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5 01: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怀疑与学问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二、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三、生词识记



程颐(yí) 譬如(pì) 腐草为萤(yíng)



虚妄(wàng) 盲从(máng) 停滞(zhì)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四、整体感知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3.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答案示例:①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己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②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③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答案示例: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5.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是否可以去掉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



答案示例: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不论对干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6.第6段包含几层意思?彼此如何联系?



答案示例:本段包含四层意思:一、首句提出本段论点,即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二、(“对于别人的话……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讲道理论证论点。先从反面阐明,再从正面阐明。三、(“许多大学问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举实例论证论点。四、(“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到段末)归纳作结,照应论点。先从正面作结,再从反面强调:“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7.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五、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值得我们学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4-5 01:10:10 | 只看该作者
18 怀疑与学问一课一练及参考答案



考点链接

(一)标点符号——引号

【技法点睛】(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且引号前用冒号。如,女排姑娘杨艺一字一顿地说:“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会撑下去、拼下去,死也要死在赛场上。”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如,《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如,他站起来问:“老师,‘顾名思义’的‘顾’是什么意思?”

(4)不是直接引述,而是间接转述,不用引号。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5)一般的专有名词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如“三个代表”)要加上引号。

【习题链接】



(二)论证思路

【典型例题】简要概括课文的论证思路。

【参考答案】文章开篇先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接着通过讲道理和摆事实论证“任何学问都需持怀疑的态度”;最后总结古往今来的新发明、新理论、新作风都要有怀疑的态度,否则人类的文化就不会进步了。

【技法点睛】分析论证思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统观全局。无论是全文还是个别段落,在分析论证思路时,都要有全局观,这样才能将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完整、通顺、正确地整合,并加以表述。

(2)紧扣中心论点。议论文全文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所以分析论证思路时要紧抓中心论点,依照“何处提出—怎样论证”或“怎样论证—推导出中心论点”的思路进行分析。

(3)言之有序。利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答题思路。

【习题链接】



01  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譬(p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2)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wàng)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2.文学常识填空。

(1)顾颉刚,字铭坚,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2)三皇指的是伏羲、神农、女娲,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基础提升◆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懒惰 锻练 折扣  不攻自破

B.盲从  迷信  流俗  辨伪去妄

C.大儒  停滞  墨守  腐草为莹

D.步骤  修正  凶险  辩别是非

(解析:A.“练”应写作“炼”;C.“莹”应写作“萤”;D.“辩”应写作“辨”。)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1)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________。

(2)________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________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3)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________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A.视察 只有/才 启迪    B.视察 只要/就 启发

C.察看 只要/就 启发  D.察看 只有/才 启迪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A.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B.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C.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D.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解析:B.引用的话是完整的一句话,且不作为句子的成分独立存在,句末标点应放在引号内,所以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D)

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②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

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

⑤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

⑥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地重现了。

A.③⑥⑤②④①      B.⑤①⑥③②④

C.①⑥③⑤②④            D.②④⑥③⑤①

7.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和名词。

B.“牢记使命”“批判精神”“熟读精思”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C.“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领袖再次描画了网络强国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网信事业的前进方向”,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解析:B.“批判精神”是偏正短语。)



02  课内精读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9.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出了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以及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二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10.“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不能。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要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1.“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论证,通过正反对比,突出“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03  拓展阅读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详见本课“名校讲坛·考点链接(二)”】

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14.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第②段,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②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

15.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举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例,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04  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在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6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6年增加0.13本。

【示例】2017年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比2016年略有提升。

17.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

材料一:



材料二: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儿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示例】少上网,多读书;家庭要创造阅读的条件或氛围;家长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21: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