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会昌教授曾对品格下过定义:品格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道德品质、人格特质和社会性方面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特征。对学前儿童来说开展品格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3月10日我们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关于《品格新园所导入培训及线上教研计划》主题培训讲座,通过观看本次培训,我对品格及品格教育等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每个品格都是金子,都在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扎根。做人乐观、自制,做事主动、创造,与人共处仁爱、尊重,这些良好的品格对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品格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符合社会评价标准的道德,也有助于个体终身发展的良好人格与社会性。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人格是一个人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内部心理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品格教育来培养孩子及完整且“具有适应性”的人格。
品格教育下的孩子会成为具有关爱、责任、尊重、同情、平等和公民精神的“好人”,同时也具有乐观、自制、主动精神和良好社会心理能力及学习品质的“幸福的人”。种下品格的种子,孩子们才能成长为具有优秀品格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先明确观念,重视品格教育,当然也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将品格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品格教育的良好作用。培训中还提到了教师需要提升的几种能力:儿童心理专业知识、家长沟通与指导的能力、品格教育活动开展的能力、教研能力、环境创设能力及因材施教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努力和学习的方向。
品格教育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同时关注了幼儿、教师与家长。品格家长共育体系中包含的儿童品格家长则是我们所需要重视的一项重要的家长工作。家长课堂可以采用“双师模式”,每月开展一次品格主题家长课堂或者品格亲子活动,由幼儿园主导,家长深度参与,内容与幼儿园教育主题高度一致,已达到实现家园在教育理念、方法、手段达成一致的目的。儿童品格家长学校可以将教师的只能从“被动服务”转为“主动引导”,教师在其中是指导者、主持者的身份,而家长则是学习者、合作者的身份,共同为建立理念一致、方法一致的家园品格共同体而努力,构建家园共育新模式。这在我们工作中十分具有使用价值和指导意义,也是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学习探索的方面。
品格教育还涵盖了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学习和反思,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最好的教育方式。当我们在孩子们的内心播撒金色的种子时,品格之花已经悄然绽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