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假里读《正面管教》,收获良多。整理自己的阅读感受,发现一个关键词,就是:改变。
一、思维上的改变
有句著名的话: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学校教育的群体性限制,老师们普遍实行的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这是以控制为目的的方法。正面管教却是与之不同的双轨道并行的管理理念。第一条轨道是学习,第二条轨道是社会和情感能力的培养。当老师放弃对学生的控制,转而用合作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努力时,教室的氛围就睡改善,变得更加协同、相互尊重。
二、方式上的改变
运用鼓励。鼓励区别于奖励,前者更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开展“鼓励来了”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做了什么与自己是怎样的人不是一回事。
运用惯例。期末一直在疑虑班级午休的问题,跟同组的老师们交流,建立了下学期班级午休纪律,获得家长的支持。可是,还是觉得单凭纪律,很难长期约束低年级学生。今天读到了这样几句话,让我思虑颇多。你无法强迫一个孩子睡觉。并且无法控制他何时醒来。有时候,父母们感觉太缺少自己的时间,以至于他们努力给孩子确立的就寝时间或者午睡时间与孩子的需要不匹配。真的是这样,在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午休质量,我们千方百计得要求学生午睡,但是总有个别孩子他本身不需要午睡,精力旺盛,还会在无所事事的同时影响到别的学生午睡。这就出现了大人,其实是学校纪律与学生需要不匹配的现象。但是这个问题一定有解决的办法。我们需要惯例的形成。在我看来,惯例与纪律之间是对立统一又相互补充的。纪律提出来,就是大人让小孩遵守的。惯例则是孩子自己养成并自觉做到的。惯例和一致性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以及鼓励其合作和学习有很好的作用。当孩子们的生活清晰明确并且可预测时,他们就会茁壮成长,而且喜欢轻松的重复所带来的安全感。摩尔博士在《儿童发展趋势研究摘要》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说道:那些生活在每天生活可预测的家庭中的孩子,在学校里会做得更好,并且自我控制能力更强。午睡建立午睡惯例,就寝建立就寝惯例,吃饭建立吃饭惯例。在学校中,惯例的设立在班会的头脑风暴中决定,可期待并且相互尊重。比如:路队惯例。怎样从教室走到校门口。之后,你就可以在这个时候问自己的孩子,接下来该做什么了呢?以便孩子能告诉你他自己要做什么。与学生一起,设立日常管理表,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三、改变是一个过程
正面管教-改变是需要等待的过程。
改变是一个包括意识和技能培养、练习和时间的过程。回想我们学骑自行车的过程。大多数人都不是在第一次尝试时就跳上自行车就走了的。刚开始时,你或许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掌握骑车的技能,而是想:我可以骑。一旦你跨上自行车,你会意识到自己真的不会,这时,你的心里会认为骑车真的很困难,我也许学不会。在别人的辅助或者帮助下,你开始熟悉怎么踩脚踏板,怎么把握方向。但是你仍然会说:别放手!接着,你越来越熟练,你心想:我做到了!某个时机,辅助的人撤掉了外力,你意识到自己成功了。这项技能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即便事后几年不骑车,你也会告诉自己:骑自行车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情。
正如这个道理,正面管教的转向和改变也是需要一个类似细致而复杂的过程的。改变需要时间和鼓励。在一个和善而坚定的老师的领导下,孩子们能做出改变,其结果虽不能一蹴而就,但他的价值是值得为之付出的努力的。保持耐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