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5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PPT课件配套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30 16:4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件下载说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最新更新的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秀教育教学课件,课件与人教部编版语文书最新教材同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的课件、试卷资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老师们下载!

课件科目:语文
课件年级:小学六年级下学期
课件版本:人教部编版

课件名称: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格式:  PPT

        请需要的老师们直接到帖子下面下载附件!如有问题请私信我或回帖说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30 16:47:21 | 只看该作者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匹配版】推荐❤.zip (5.71 MB, 下载次数: 3799)

打开微信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30 16:47:38 | 只看该作者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
1.会写“阀、避”等12个字,正确读写“埋头、整理”等3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通过细节描写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李大钊被害的过程,通过细节描写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生字,可结合偏旁分类进行记忆。如:“僻、瞅、靴、刑、哼、砖、执、绞”是左右结构的字;“阀、避、屉、魔”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区分形近字“僻、避”。本课有许多难懂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加以理解。
2.阅读理解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体会“十六年前的回忆”蕴含着的深深怀念,感悟李大钊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3.语言运用
本课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颇具特色,在引导学生品悟相关文段后,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的句式训练。这样不仅能升华情感,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阀、避”等12个字,正确读写“埋头、整理”等3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音乐声起新课现,未成曲调情先染
1.播放音乐《五月的鲜花》。
当这优美的旋律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创造的?让我们走进《十六年前的回忆》,去感受那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
2.质疑课题:课文题目为什么是“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回忆的又是什么呢?
3.认识李大钊: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教师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对于革命,学生太陌生;对于革命事迹的伟大,学生难以感同身受。因此,上课之前,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有助于学生了解、感受那些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
板块二  朗朗书声初感知,忆字藏在词句间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课件出示:
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写的,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
2.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了解倒叙。师:作者是在父亲逝世十六周年时,通过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以及父亲遇难后家人的沉痛心情来叙述课文的。我们把这种表达方法称作倒叙。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相关词语。
课件出示:
书籍        含糊        抽屉        粗暴        魔鬼        肥胖        避免        僻静        苦刑        残暴
匪徒        拘留        沉着
(1)学生自读生字词。重点正音:沉着(zhuó)、含糊(hu)。
(2)小组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磨刀不误砍柴工”,生字词的学习,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三  写写练练促巩固,革命事迹记心中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1)指导写半包围结构的字“阀、避、屉、魔”。
(2)“阀”:里面写紧凑,不要少写撇;“屉”:第五笔竖,第六笔竖,第八笔竖折;“魔”:广字头的撇是长撇,里面写紧凑,不要忘写里面的撇折和点。
2.描红、临摹本课字帖。
3.学生练写。
4.展评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1-30 16:47:46 | 只看该作者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词语勤听写,理解运用再入情
1.听写本课词语。
2.学生对照课本,检查改错。
3.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4.默读课文。
【设计意图】听写有利于夯实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够激发学生钻研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板块二  品词析句探内涵,革命形象入心间
1.品析人物语言,学习“被捕前”。
从语言训练入手,着重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
课件出示:
对“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中“知道什么”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孩你什么都不知道        B.小孩子你知道的不多        C.小孩子你不应该知道
(1)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
课件出示: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2)提示:抓住词语“坚决”“常”“轻易”“什么时候”,让学生在品词中体会父亲的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精神。
(3)将“我哪能离开呢?”这句话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2.体味人物神态,学习“被捕时”。
引导学生抓住两句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从中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
预设一:“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不慌不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李大钊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精神,更与敌人的来势汹汹形成强烈对比。
预设二:“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从“惯有”一词,体会到李大钊处变不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
3.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
(1)文章“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呢?(对比的描写手法)
(2)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①前后态度的对比。
提示:父亲烧文件“我”提出问题时的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耐心的态度作比较,体会到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
②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我”是瞪着眼、恐怖……父亲是“不慌不忙”“严峻的态度”。
课件出示:
通过这样的对比描写,我还认识了一个_______________的李大钊。
4.学习方法迁移。
(1)请学生结合前两部分的内容进行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法庭上”“被害后”两部分的内容。
(2)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从“乱蓬蓬”看出李大钊遭受了非人的对待,但他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然面色“平静”,“慈祥”一词更是写出了李大钊对亲人那深切的爱。这强烈的对比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贞不屈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展露无遗。
5.写法指导。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2)教师揭示此种写法为首尾呼应。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因此,通过学习方法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板块三  读读写写意深长,坚贞不屈好榜样
1.学生齐读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
课件出示:
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2.师:其实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今天,我们又来到烈士墓前,来深情地缅怀他们。你想对这些烈士们说些什么?
3.课件播放《五月的鲜花》。学生齐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叶挺的《囚歌》。
4.教师小结: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叶挺、刘胡兰、董存瑞、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军……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设疑导趣。
要使学生愿学、乐学,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引题激趣,巧设悬念:课文为什么用“十六年前的回忆”为题?作者回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接着请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启发学生感受革命精神,理清课题的关键词及与课文内容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脉络,把握主体,掌握学习方法。
2.质疑导思。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质疑设疑,有针对性地实施目标教学,使学生能深入浅出地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抓住重点词句领悟革命者沉着镇定、从容不迫的英雄气概。读中悟情,质疑导思,使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析疑导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问,让学生乐于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法庭上”“被害后”两部分内容时,请学生小组合作自学,使学生通过自主解决问题,激发内心对李大钊同志的崇敬之情。进而激疑,引导学生参与,继而探索。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异中求同,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领悟文章精髓。
获取更多资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名师联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4: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