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他以独特的视角,以一个中国教师的身份,在36天里,在美国的课堂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的教育方式,读了这本书除了感受到中西文化及理念的不同外,有些相同的理念引领下却有截然不同的做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 这个问题还需要回答吗?在国内,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却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句话早已深入每个教师的心灵。但事实上我们真的把学生当课堂的主人了吗?在看到中国教师的课堂实录和点评中我们自认为能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能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足以把学生当成是课堂的主人了,因为我们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能拿出去的课当然是好课了。然而直率的美国同行戴维先生却发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相悖:录像师只摄教师,很少摄学生。老师说话有字幕,而学生的发言却没有;学生回答问题需要得到老师的批准才能站起来,坐下去;点评课上老师们点评的精力也大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关心备至,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又少之又少…… 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还是如此小心翼翼,如此不受重视,学生还能被称之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吗?如果没有看李希贵老师的书我们永远都不会对自己的做法产生怀疑。当然中西方的课堂也是无法苟同的,我们的课堂是有五六十人组成的大课堂,而在西方大都是小班化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课堂将乱作一团。我们无法改变这些,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我们可以在评课时更多的关注我们的学生,关心他们学的怎么样。
我无法改变什么,但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思考我们的教育,努力将这种思考向着“以人为本”的教育靠近,努力做一名无愧于心的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