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师阅读随笔 读书,寻灵魂共鸣,获人生乐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6 11:1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一次捧读纸质书还是洗完澡换洗床单后,摊在床上舒服的打开——人性的弱点。记得在学期伊始,写给领导自己的职业计划,眼下看来,真是“写给领导”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从互联网上接触太多的片化信息,反观自己的阅读变得越来越零碎。但作为教师来说,系统性的学习和对深度资料的吸收才可为教学保驾护航。远离嘈杂的网络环境,阅读能够让我们找到灵魂的安宁,获得思想的享受。

一位读者说,“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读到后来,便觉得比获得名利更重要的,是读书会让自己活得更加明白。我自知自己从来不是一个文艺青年,希望通过阅读别人的故事,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

下面分享一位教师的(湖北省英山县实验中学教师)的阅读历程:

讲述抗战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区抗日故事的《新儿女英雄传》,是我读的第一部小说。稍后同学好友给我带来了节奏舒缓、文笔细腻、意境隽美的外国文学《牛虻》,一种全新的文学表现样式进入我的视野。渐渐地读出了味道,读出了意境,读上了瘾,尤其是对那些走心的文字,不看,睡不着,看了,更睡不着。自觉胸中天地小,书中乾坤大。

“春江水暖鸭先知”,大学期间人年轻,心气高,所谓胸怀锦绣、志寄高鸿,读书大多听从师者,内容基本属于“形而上”范畴,诸如文史哲和《傲慢与偏见》这些“高冷”的文学经典。说实话,这些书籍读来生僻,需要我们越过尘嚣浮华,沉淀内心,在昏昏沉沉中等待一个故事的结束,渐渐进入宿醉方醒的状态,觅得“理之全,论之彻”“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的雅趣。起初不解先生用意,以为装点斯文。后经多年坚持,始知其于作文处有点石成金之妙,于做人处有行止而识羞耻之功。

诚然,任何“形而上”肯定无法脱离“形而下”的基础,文学也不例外。记得我当年阅读《平凡的世界》《夜与昼》时,就是这样的昏天黑地。从晨曦到正午,从傍晚到深夜,如痴如醉。不求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是饥渴,只是快意。平实委婉而富有弹性的语言,上可达风骨、情怀,扩展胸襟,提高境界;下可知借物抒怀,培养情致,浪漫有度,风格有体。

思接千载,心骛八极。阅读之光渗入,给我们带回曾经的岁月,亦抹上一缕缕诗意的光泽。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他的眼睛终于闭上了,而睫毛下流出一滴殷红的眼泪。”这是《山楂树之恋》的结局。相信所有同龄读者读到这里都会感到“往事并不如烟”“有我之境”的。《山楂树之恋》到手后,两天两夜我沉浸在老三和静秋的故事中,畅游在艾米魅惑恣悍、入心入肺的文字里几乎忘记了全世界。薄薄的手抄本不仅培养了我的洞察力,而且提高了我阅读的品位。

2012年莫言和村上春树在诺贝尔文学奖擂台上“打擂”。“打擂”见分晓,我却花了半年时间来研读村上春树的作品,无论是《挪威的森林》,还是《且听风吟》,均是悟道之作,基调轻盈,其语言简如水,平流缓进,看之素然无色,品之却齿颊生香,引人入胜,易于进入“无我之境”,同时还医治了我的浮躁、浮浅,以及日渐滋生的麻木,让我有了问题意识、新的思想。

“书当快意读易尽。”与灵魂产生共鸣的文字,虽然它们题材与体裁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些作品里流淌着血液!徜徉在这些文字里是一种身心修养,不仅增长智慧,而且放大格局。

近年来,私人记忆与家族历史重现的书籍不少,止庵的《惜别》是最为伤感的一本小册子,虽然难免落入与时代共鸣的窠臼,但母子之间的倚靠、心心相印的叙述令人垂泪不止。

偶然翻到阿勒泰李娟的文字,心突然被电到一般。她的写作,或适可而止,或一剑封喉,或一泻而下,对于那些深谙小说技巧,但生活日渐匮乏、靠新闻资讯来支撑写作的作家来说,是一种无言的批评和劝诫。她笔下的世界,生意盎然,很小很小,又很大很大。

我曾两度走访过新疆,常常梦想着再度踏上那片土地。《我的阿勒泰》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实现了梦想。读着读着,进入一种“忘我之境”,我莫名产生一丝忧伤,这是《我的阿勒泰》的魅力,也是阅读的魅力。“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阅过李娟的文字,我顿悟,作文不走心,文心自失,仅求皮相之华,自然落入俗套。

上晓达济天下之理,下知独修其身之德。朱利安·赫胥黎说过:人们读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不再是原来的人了。开卷有益,经典加持人生。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经典禁得住回味、耐得住咂摸。流量时代,书林新叶催陈叶,有的书,眼中了了,心下匆匆,略加浏览就行;而有的书,可以细细品味,读一生一世。读书的最高境界,不是学知识,而是要发现自己、发现良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每每看到文学素养极深的人们,心中不免惭愧。读书时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做老师,更要读一些和灵魂产生共鸣的文字,使得大脑迸发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思考,为人生增添无尽的乐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6 11:19:18 | 只看该作者
二七区陇西小学刁明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15: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