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次担任初三毕业班历史教师,总体感觉到学生对材料阅读题的理解、把握和解答还存在一定问题。于是,在中考试题的讲解过程中,我特别注重树立学生面对材料题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答能力。
一、材料只是纸老虎,树立信心,敢于面对
材料题大体可以分为古文、现代文及译文,多属于基本史料,有的内容初中学生甚至从未见过,这就使学生在面对材料时缺乏自信,有畏难情绪,不愿看材料,回答问题,草草了事。其实材料表面上看起来很难理解,但其实,中考的材料题是以材料为背景,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能静下心来,读懂材料,并将其与自身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
比如:
材料: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引自《苏州府风俗考》
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原不籍外夷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32
问:材料反映了清朝政府实行的哪些政策?
初步看来,本材料为文言文,似乎有点难度,但从提问“哪些政策”中看出,政策不止一个。有的文字学生读不懂,但从“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等文字,学生很容易看出材料谈的是清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二、针对问法,缩小思考范围
一般来讲,材料题的提问有两种方式:一、“依据材料X,……”;二、“依据材料X,并结合所学,……”。对于第一种提法,学生只需针对问题,立足材料回答即可,而对于第二种提法,学生不仅要能概括出材料中的有关内容,还应答出材料中没有,而自己学过的相关知识。
三、分解材料,化繁为简
对于篇幅较长的材料,学生显得无从入手,这时,我让学生将材料分解开来,清楚这篇材料共几句话,每句话又说了什么,问题问什么,材料的每句话都反映了与问题有关的什么内容,最后,将不同的内容列举出来,相同的内容加以整合,概括总结出最后的答案。
比如:
材料:当今世界,一方面,世界各国在事关人类生存问题如反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但另一方面,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美国多次发动局部战争,特别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了狂轰滥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问:从材料二看,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此问立足材料二即可,学生先将材料分为两句话,并概括出,第一句讲当今世界还存在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和恐怖主义,而第二句则在讲美国发动的局部战争,学生概括出,这是美国的霸权主义。于是,本题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
四、概括材料,总结启示
中考试题中,几乎每道材料题后都有一个归纳启示的问题。学生有时很难答到点子上或很难答完整,这就要求学生找出该则材料在谈哪个或哪几个领域。再结合该领域的有关知识回答。如果有多个领域,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归纳,也能得出相应的多个领域的有关启示,不容易遗漏答案。
比如:
材料一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引自《苏州府风俗考》
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原不籍外夷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32
材料二:近30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1978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10亿美元,2006年末已突破1亿美元。 ——摘自胡锦涛演讲稿
问: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概括出,材料中谈了两个内容,一个是国家政策,一个是政策中的开放与闭关。关于政策,学生能很快归纳出“经济政策的制定应该顺应国内和国际形势的需要”,而关于政策中的开放与闭关,学生也能想到“闭关锁国会导致落后,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即扣题又完整,答案即可得到。
这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简单的想法,望诸位前辈与老师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