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时代上语文课,总能听出一些语文老师的课受益颇多,但是另外一些语文老师的课却没有那么大的信息量,后来发现前者是因为我们从课外辅导书中能够学习到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可是后者是因为我们从课外辅导书中学不到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为什么不同的语文老师会有这么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呢?听了丁亚宏老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我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语文课应当先抓住学生的起点,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让其自主学习,教师只是陪伴者,学生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解决是否能够读懂,其次解决是否能够读好。读懂解决的是内容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文化、思想、感情,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读好解决的是形式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文体、篇章、手法、语言,达到语文素养的目标。其中解决读懂这一方面,大多不需要语文老师插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查找信息或者其他辅助手段就能自行解决。而解决毒好这一方面才是语文老师应当敬业上岗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老师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学生读懂这一问题,结果发现本来走直线可以完成的目标,却被我们走出了一条长长的曲线,又回到了这个简单的目标上来,而真正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所获得的语文素养被简单的处理或者遗忘了。
比如《背影》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一种设计是通过分析父亲买橘子时的动作描写以及父亲的几次背影描写来感受浓浓的父爱,又通过分析“我”的几次落泪感受父子情深。这类教学设计解决的就是学生读懂的问题,也就是“知其然”。可是语文教师还应当更重要的传授的是知其所以然,也就是学生怎样读好的问题。朱自清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背影”来展现他和父亲的感情?他是怎么通过背影表现思想感情的?一位老师对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思路大致如下:首先,他通过一个微小说导入本课,这个小说大多数人听说过:7岁时,15岁时,20岁时,30岁时,50岁时,60岁时对父亲的评价。然后通过比较文中20岁时的我对父亲的看法和多年后的我对父亲的看法,从文章中的细节去品读父亲行为背后的感情,以及儿子对父亲的看法。其中插入朱自清中年以后的困顿生活简介,用作者自己的语言来展现多年后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于是顺理成章的回忆起了父亲当年的背影。学生通过这节课理解的不光是显而易见的父爱,还有成长过程中的辛酸以及写背影的原因。这比单单分析作者通过运用动作描写手法展现父爱要厚重得多。
也许是时代的进步,语文课堂对语文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能再局限于给学生碎片化的知识和技能,而应该做到真正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说到这里,丁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简单的方法:多问几个问题。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先问一问为什么教材要选这一篇文章?它有什么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作为一篇散文或小说与其他同体裁的文章相比,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即使连课后习题也要问一问,为什么要有这一道题?如果还搞不懂教什么的话,那就把教材上相同体材的文章课后题分类整理,就会有所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