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和几位家长沟通了孩子的成绩问题,针对性分析了孩子存在的薄弱项目,除了个别是口算能力较弱,其他几个同学是集中反映在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模块。当家长问到怎么帮助孩子提高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我也只能给出“多阅读,多表达”的宽泛建议。但是有哪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阅读哪些内容?我也是捉襟见肘。因此今天主要针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首先从成因上分析,就是审题不清,通俗的说就是孩子没有看懂题意,搞不懂题中的数量关系,对于文本分析和处理能力较弱。这一项如果不过关,那么接下来的学习会难上加难,这个问题的障碍大多数是文字的障碍,就是字虽然认识,但是意思不理解。往往我们给他们解释之后,他能迅速的列出正确的方案,这就是自我翻译的能力太弱。因此第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审题能力的培养。审题不清,或者是一目十行,看到数字就直接写算式,或者是看到文字一多就犯怵等等,都属于审题能力较弱,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多叮嘱,不要看到数字就下笔列算式,看到题目多读几遍,搞清楚题目,直到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题中的所有信息,说出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才算是真的搞懂。先思考再下笔,圈出关键词会更有助于理解信息。另外,可以采用“换词法”,把较难理解的词语换成通俗易懂的词语,比如“贵、便宜”换成“多、少”会更简单易懂。
二是在分析数量关系时,用画一画的方法帮助梳理。比如用小棒或者圆圈代表题中的人事物,辅助以简单的文字帮助理解。比如一年级时的排队问题“从前往后数,小明排第3,从后往前数,他排第2,一共有几人?”和“小明的前边有3人,后面有2人,一共有几人?”这样的问题,通过画图就会一目了然。随着学习的深入,对比关系的量会逐渐增多,比如“小红比小明高5厘米,小青比小红高4厘米”“妈妈5年后比聪聪大多少岁?”等等,比较的量和关系会增多,这就需要数形结合,借助线段图帮助梳理已知信息,将信息中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图形,更直观形象,有助于理解数量关系。
三是注意反思检验,列出了算式不代表这个题目就解决了,一定要回头检验,可以从新审视信息和关系图,可以把结果当成已知条件套入题目,核对数量关系。
四是注重对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看到两个已知条件,心中就要想到可能提出哪些问题。比如“一共、比多少、几个几”等等,对于简单的应用类问题,知道一个问题对应两个信息,对常见的关系要敏感,才能迅速捕捉解决问题的条件。解决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在最后一道大题出现,往往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也会有相应的题目。比如选择题中会给出不完整的题目,请学生补充一个条件,可以解决某个问题。这考察的就是从问题出发寻找需求的前提条件,就是逆向分析。需要学生对应用问题的数量关系和三个结构了然于胸。
五是注意联系生活,举一反三。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因此学习一道例题之后,一定要给孩子介绍生活情景中的类似例子,把课堂和生活建立连接,让孩子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另外,一定要让孩子从生活情景中创造相应的问题,开阔思路,既有助于扎实该模块的知识,也有助于孩子的观察能力、理解力和表达力的发展。比如我们学完乘法和加法的对比后,我布置了一项作业是“创编5×4和5+4的生活故事”,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促进对乘法含义和加法含义的理解。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想到了我们班的王楚昊同学,同学们封他为“疑问大王”,因为他的口头禅是“老师,我有个疑问”,我欣赏这样不懂就问,追问到底的同学,说明他是真正的在思考,要搞清楚,也是有自主见解的孩子。解决问题只是一种用知识的能力,而提出问题,则是一种创造性的体现,正是问题,才促进着知识的深入探究和建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