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数学老师教学小论文 揭示数学发现的过程培养数困生的数学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9:5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学的教学不只是教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能够让数困生了解数学产生、发展、成熟的一整套思维方法,关注思维的历史演进过程,培养数困生的逆向思维。

例如,通过介绍负数的历史让学生知道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也是历史上的数学家们遇到过的,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以及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据记载,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最早出现在我国两千多年前。正负数的定义是由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提出来的,定义的大致意思是,如果在进行计算时,遇到了相反意义的量,这时候区分他们的方法就是正负数。如何正确的区分正负数,刘徽当时想到用不同的颜色用不同颜色的小棍或者是摆放方式不同的小棍摆出的数来区分正负数,红色或正着摆的小棍代表正数,黑色的或者斜着摆放的小棍代表负数。不过在算筹中统一了说法,即正数用红色来表示,负数用黑色。但是这样来回的换色比较繁琐,数学家们坚持不懈,13世纪后,负数的表示多了一个在数字上面画斜杠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以及对负数的接纳,要比中国晚很多年。在14世纪,法国数学家丘凯不承认负数的存在,他认为负数是荒谬的数。直到17世纪,负数又被重新认识和使用。负数从发现到被人们接受经历了重重磨难,唯有经得住实践的考验,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去揭示数学的发现过程以及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使数学恢复充满美感的面目,依此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8: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