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学教学中,处处都是以生活为本。在课的开始,创设的是生活情境,以便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提高学习兴趣;在问题探究中运用的是生活原型,以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升学习水平;在知识的运用中更要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便体验探究乐趣,促进学生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形,因此我们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而在语文教学中是不是这样呢?最近听的一节语文课解开了我心头的迷惑。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语文课《掌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紧紧地抓住“掌声”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掌声”其实就是“爱心”。
(一)、走进生活,体验情感
在这篇课文中有一个难点就是让学生明白:当小英刚站在讲台时,为什么要给小英鼓掌?小英是怎么样的神态、心情?因为我们的同学各个都是健康的人,他们是很难理解***的感觉和心态的。所以在理解体会小英的情感变化过程中,就需要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英的同学,自己会怎样做,这样他们理解起来就容易获得一种真切的感受了。
教学片段:(教师创设情景)
师:如果小英就坐在我们的教室里,现在她要走上讲台去演讲了,你们作为小英的同学愿意为她鼓掌吗?
生大声的喊:愿意。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把掌声送给小英吧。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继续提问:你为什么愿意给她掌声?
生1:她很勇敢,我想鼓励她。
生2:小英,你不要害羞,以后和我们一起玩。
生3:小英坚强起来,快乐是生活的勇气。
生4:我很关心她。
师:小英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快乐的。
生2:她很感动,流下了泪水。
此时学生回答的非常地好,非常地准确。事实上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一本内容不一的珍贵教科书,任何人都不能去对每一种生活做一次真实的旅行。语文书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对自己或别人生活的反映,就需要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悟和体会,引导孩子们在语文课堂的小空间里去体验生活:或快乐的,或悲伤的,或感动的……
(二)、走进生活,拓展情感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升华主题,教学每一个学生都要献出自己的“掌声”,献出自己的“爱心”。
教学片段(一)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给予过别人掌声呢?
生1:在上一个星期的诵读比赛中,当我们班的同学上台时,我给她鼓了掌。
生2:在音乐课上当别的同学起立唱歌时,我给他鼓掌了。
教学片段(二)
师:在课文当中我们把爱化作了一阵掌声,其实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里。在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小事,仔细想想哪些小事中蕴含着爱。
生 :爱就是借给同学一块橡皮。
生 :爱就是扶起摔倒的小朋友。
……
师出示捐款、献血等图片并播放歌曲 《爱的奉献》学生纷纷站起来发表对爱的理解, 出示一首关于爱的小诗和学生在音乐声中一齐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就是爱的创造者,你们将会用语言,用行动将这首诗写得更美。让我们永远记住一句话: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记住这双大手,把你的手给别人,把你的爱给别人,让我们懂得爱,珍惜爱。
教师和学生在音乐声中齐读: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对比这两个教学片段就会发现:第一个片段非常的空洞,第二个片段非常的精彩,把整篇文章的主题进行了升华。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脱离了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自发地为困难学生鼓掌的情况非常的少。在我四、五年的教学中只发现了两次,对于缺乏观察力的学生来说就更少见了。而生活中带着爱心的小事就非常地多,时时处处都可以发现。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更是能做到这些小事,更容易升华这节课的主题。
生活是学习、运用的乐园,让我们每个人的教学都与生活亲密接触,既展现出学习的无穷魅力,又以不可抗拒的磁场吸引着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