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两位学生上台做游戏。(学生甲正对全体学生分别做吃苹果、喝汽水、吹笛子的动作,学生乙背对学生甲猜测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台下学生做评判同时填写《记录卡》。
2、指导学生实验,认识声音的大小叫音量。9-10分钟
(1)教师出示一把塑料直尺,让学生观察。
教师把尺子的一端放到桌子上面,并用左手压紧它,尺子的另一端伸出桌子外,然后用右手轻轻一打击,让尺子发出声音。
教师再实验一次(这次较用力打击尺子),让学生再观察一次,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2)提出假设:“声音有大小的不同”。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假设。在各小组内充分地合作实践、研究和讨论,然后由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3)提出问题:声音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音乐给学生欣赏,在播放过程中,教师一会儿故意把音量调小,让学生谈感觉如何(声音小);一会儿又故意把音量调大,让学生谈感觉又如何(声音大)。
教师边板书边讲述:我们把声音的大小叫“音量”。(让学生齐读板书一遍)
3、指导学生实验,认识声音的高低叫音调。5-7分钟
(1)教师出示一把口琴,让学生观察一遍。
教师吹奏《世上只有妈妈好》。请1~2位学生表演,师生共同欣赏。
(2)提出问题:这位同学吹的歌曲声音是什么样子的? (吹的声音不停地变化着高低)
(3)得出结论: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三、巩固练习(5-7分钟)
1、电脑投影,出示题目和要求:(利用各种乐器和实验器具发出各种声音)
a、发出又高又响的声音。
b、发出高而小的声音。
c、发出低而响的声音。
d、发出又低又小的声音。
各学习小组充分实践,师巡回指导。
2、教师按照上述要求演示一遍,并用电脑投影板书。
3、教师赠送“礼物”,(老师边说边将几个玻璃杯放在桌面上,激趣后用这几只玻璃杯子奏出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四、总结拓展,课外延伸(3-5分钟)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周围有哪些噪声。
2、学生谈噪音对人类的影响并讨论该如何减少噪音。
3、教育学生应该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良好习惯。
4、总结学习所得(学生齐读板书),质疑。
5、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数粒绿豆籽的矿泉水瓶让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 里面装的是什么?为什么只要轻轻摇晃一下就会发出声音呢?你们有什么办法设计—个实验使摇晃的声音变小或消失?(让学生充分发言)
作业布置: 请学生回去把这个实验做一做,并写好活动记录,下节课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