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2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PPT课件含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8:0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件下载说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2019年最新更新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秀教育教学课件,课件与部编版语文书最新教材同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的课件、试卷资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老师们下载!

课件科目:语文
课件年级: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册)
课件版本:人教部编版

课件名称:习作:我想对您说
课件格式:  PPT

        请需要的老师们直接到帖子下面下载附件!如有问题请私信我或回帖说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8:05:25 | 只看该作者
习作:我想对您说.zip (5.67 MB, 下载次数: 3970)

打开微信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8:05:39 | 只看该作者
习作:我想对您说

1.确定说的对象和想要说的话,学习用书信的形式与父母进行交流。
2.能够做到叙述有条理,语句连贯,注意用具体事例来表达真情实感。
3.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写完后能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读给别人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进行修改。
重点
学会选用典型事例来表达真情实感。
难点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1.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力求突显学生作文的“真实”和“真情”。
2.回忆生活、体验真情。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声,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提建议,表白真心。正文要引导学生以具体的事例说明“我”的观点,提出的建议要有理有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8:05:50 | 只看该作者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确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教师指导习作,赏析范文。
2.学生选择素材,酝酿真情实感,真情诉说,真情交流。

一、多媒体课件导入,激发交际兴趣。
1. 播放动画《当你还很小的时候》,并朗诵。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
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
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
教你洗脸,教你梳头发,
教你做人的道理……
2.他们指谁?听了老师的朗诵,你想到了些什么?
3.生自由发言,初步感受父母的爱。
4.教师引导过渡:是啊,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的爱。面对着爸爸和妈妈,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可是,有些话说不出口,有些话不方便说,那怎么办?依我说,把你想说的写成一封信是个不错的选择。(教师板书:我想对您说)

用多媒体课件导入课程,趣味性强,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直观形象地感受父母的爱,为写作打好基础,这样导课也比较自然。
二、出示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
1.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第88页中的习作内容以及写作要求。
2.学生读内容,明确任务和要求。
多媒体课件出示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明确习作任务,既直观形象,又灵活机动,还可以重复使用,时时提醒、指导学生的写作。
三、习作指导。
1.选材:对谁说?说什么?(教师适时板书)
(1)“对谁说”这个问题好解决,只有两个选择,即爸爸或妈妈。关键是“说什么”。可以说父母是如何爱我们的;说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烦恼;说对父母的建议或劝诫;说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不论说什么,都要真实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板书:写真事,吐真情)
(2)选材训练。
小调查:平时经常与父母沟通的同学有多少?教师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模拟练习:提出一个话题,模拟与父母诉说,如:爸爸,那一天,我真的很伤心……
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向爸爸诉说。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诉说引导:说事情,讲具体。(教师板书:说事情,讲具体)
(3)阅读引路。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篇范文,分析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情,是如何把事情写具体的,以此引导学生学会选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拥有了素材,就为写出好作文打好了基础,所以选材是根本。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生活中真实的故事,酝酿真实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
2.构思(如何安排材料):有条理,有中心。(教师板书)
(1)凡是生活中令你有所感触的事情都可以向父母倾诉,可以是以前发生的事,也可以是刚刚发生的事。在叙事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按照顺序并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写具体、写详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阅读引路: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篇范文,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写作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构思。
(3)列提纲,巧构思。
①以“感恩”为主题,选取典型事例来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②以“沟通”为主题,从孝敬父母和为父母着想两方面出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③以“诉说烦恼”为主题,将成长中、学习中的困惑和烦恼告诉父母,寻找解决方式。
(4)交流修改。

在这个环节中,有导向、有例文、有实践,同学们对行文构思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条理清晰,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作文该写什么,怎么写,并且列出了提纲,为下一步的写作做好了铺垫,为了让同学们的作文更具体生动,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选择素材,争取使文章的材料更丰富,更贴近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8:06:01 | 只看该作者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个性习作,彰显自我。
2. 引导交流,赏析修改。

一、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1. 学生构思酝酿,草拟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 教师随时发现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并加以指导、解决。
二、交流习作,评议修改。
1. 课件出示几位学生的优秀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说说你最欣赏这篇习作的哪些地方和你对这篇习作的修改意见。重点看看这篇文章的材料是不是来自生活,是否真实;文章有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
2. 教师随机指导讲评,以激励为主。
3. 学生互评,修改习作。
三、范文赏析。
经过写作前的认真观察和积累,以及精心的组织和认真的写作,我们的这篇作文写完了。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对说明文又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能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语言也准确、生动,内容富有一定的条理。希望同学们继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把生活变成自己习作的源头活水。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应该没想到我会给你们写信吧?其实我给你们写信,是想对你们说一些我的心里话,希望你们今后能考虑一下我的感受。
妈妈,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希望您不要再过分地溺爱我,因为我需要磨炼。长期以来,每次上学前,您都帮我把学习用品一一整理好,放进书包,我几乎没有自己收拾过书包。有一次,您出差到外地去了,我便自己收拾书包去上学。到了学校整理学习用品时,我才发现自己的一本数学练习册落在了家里,顿时,我懊恼不已。妈妈,希望您能适当地放开您的双手,让我有机会锻炼自己,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更有利于我的成长。
爸爸,您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这让我很敬佩。但是,每当您“吧嗒吧嗒”地抽烟时,您考虑过我和妈妈的感受吗?香烟里含有大量的尼古丁,您抽烟不仅危害着自己的健康,还在损害他人的健康。您知道吗?为了让您戒烟,我和妈妈煞费苦心,我们把家里所有的烟都藏起来了,可您还是会在外边买。爸爸,您就听听我和妈妈的劝告吧!爸爸,戒烟吧!为了您自己,也为了我和妈妈的健康,戒烟吧!
爸爸妈妈,以上就是我想对你们说的心里话,希望你们能够接纳。
祝爸爸妈妈:
身体健康!
儿子:吴漾
5月18日
评语:在这封信里,小作者针对爸爸妈妈的不同情况,把想对他们说的话有条理地分别记叙了下来,在叙述具体事情的经过时,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文字朴实无华却又饱含真情。
四、小结。
师:同学们,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把它读给父母听。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认真改一改,并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8:06:08 | 只看该作者

本次习作指导课,体现了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参与性。课堂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教学活动,而是一种多向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这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有利于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只有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所以这堂习作指导课,指导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有一定的条理,着重培养学生想清楚再写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2: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