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桂馥兰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6:28:52 | 只看该作者




被减数是6、7的减法
教材第54页的例题,“试一试”及第54~57页的习题。

1.在问题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6、7减几的计算方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巩固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看一幅图列两道减法算式。

重点:根据一幅图列两道减法算式。
难点:自己探索减法算式间的关系。

挂图,学具盒。




1.口算训练。(以听算的形式进行)
3+2=   3+3=   3-3=    4+3=
2+5=        4-2=            5+1=         1+6=
3-1=            5-3=            4-3=             3-0=
2.学生说出6和7的分与合。
3.小结学生的口算情况,提出要求。

星期天到了,智慧爷爷要带同学们到课外去学习一些知识。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1.学生观察情景图。(出示挂图)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2)一共有6人,女同学有2人,男同学有几人?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几人?怎样列式呢?
(3)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6-2=4,6-4=2)
(5)观察算式:学生说出每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比较两道算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列式,并简单表述想法。
讨论交流,总结看图列式的方法:如果去掉左边怎样列式?如果去掉右边怎样列式?初步学会看一幅图列两道减法算式。
(板书:7-2=5,7-5=2)

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智慧爷爷很高兴,他要奖给你们一些礼物。只要你们答对问题,礼物就属于你们。
1. 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看图列式。
(1)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交流时重点探讨第2幅图。
2. 教材第55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让学生先读算式,再填写得数。然后集体交流。

  3. 教材第55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让学生先说出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再自己画线连一连。小组交流。
4. 教材第55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限定学生时间,独立口算,结果写在书上,集体反馈,小结学生的计算情况。并对个别学生给以辅导。
5. 教材第55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
出示数字卡片并示范。学生同桌合作完成。指名两人到黑板前演示。
6. 教材第55页“想想做做”的第7题。学生独立描红并算一算,教师巡视指导。

教材第51页“想想做做”的第6题,看图填算式7-=。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列式,答案不相同,从而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7-3=4 7-4=3 6-5=1 6-1=5
2. 1 6 3
3.略
4. 1 3 3 2 2 4 3 1 5
5、6.略
思维训练
答案不唯一,和算式相符即可。
7-0=7  7-1=6  7-2=5  7-3=4
7-7=0  7-6=1  7-5=2  7-4=3
教材习题
教材第56~57页“练习六”
1、2.略
3. 7 6 5 2 4 7 3 6 6 0 3 6
4.略
5. 4+2=6 2+4=6 7-5=2 7-2=5
6. 5+2=7 7-3=4
7. 3 3
8.长方体 正方体
9. 7 3 2

  被减数是6、7的减法
6-2=4  6-4=2
7-2=5  7-5=2




本节教学根据一幅图里总数的构成,从中去掉一部分,剩下另一部分的数量关系,写两道减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通过例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示,列出不同算式,体会“一图两式”。减法的“一图两式”只要求学生写减数,一方面是适当降低要求,另一方面防止出现其他意思的算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6:29:01 | 只看该作者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第58页的例题,“试一试”及第58~5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经历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道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喜欢学习数学,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看一幅图能写出四道算式。
难点: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数字卡片,学具盒,挂图。




1.口算。
3+4=  7-2=  5+1=  6-2=
4+3=  7-5=  1+5=  6-4=
2.学生说出8的分与合。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根据一幅图列两道加法或减法算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利用这方面的知识来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1.出示游泳活动的情景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
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1)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怎样算?
怎么想5加3和3加5等于几?
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2)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去掉在岸上的3人,要算有多少人在游泳,该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反过来考虑呢?
3.思考:同样的一幅图,小朋友们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四道算式,你想到些什么?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兔子拔萝卜的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3)集体订正:让学生结合图说出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及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1. 教材第58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1)看图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2)集体订正: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2.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1)看图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2)集体订正: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只列出两道算式?
3.游戏巩固。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的第3~5题。
游戏一:帮帮小熊。
出示□+□=8,说明:小熊遇到难题了,看它多着急啊!你能帮帮小熊吗?
让同桌一起用数字卡片摆一摆,说一说算式。
游戏二:旋转木马。
在旋转木马的音乐声中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同桌互相交流。
游戏三:放鞭炮。
用卡片逐题出示“想想做做”的第5题,指名口答。如回答对,其余学生发“嘭、啪”声;如答错,则发“嗤”声。
回答错的小朋友再给他一次机会,及时鼓励与表扬。
4. 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的第6题。
小组合作探讨:根据图意你们能列出多少道算式?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多说出几道算式。


课堂作业新设计
1.7+1=8 8-1=7
1+7=8 8-7=1
2. 4+4=8 8-4=4
3.游戏一:略
游戏二:6 3 7 2 1 5 4 0
游戏三:8 8 7 6 2 1 4 8 8 8 8 3
4.(答案不唯一)如:2+6=8 8-6=2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5+3=8     8-3=5
3+5=8     8-5=3
6+2=8     8-2=6
2+6=8     8-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6:29:15 | 只看该作者




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60、第61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的习题。

1.通过直观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加、减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列式解决,体会加、减法的应用。
2.发展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看图会正确列出算式。

主题图,投影等。



1.口算。
2+6=  8-3=  8-5=  4+4=
3+5=  8-6=  5+3=  8-4=
2.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利用这方面的知识来学习带有大括号和问号的实际问题。

1.教学第60页的例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对图的不同认识,知道图的意思,在小组里交流。
2.教师提问:盘里有(  )个苹果,盘外有(  )个苹果。
学生回答: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
教师讲解:下边的括线表示合起来的意思。(板书:5+3=8)
  3.集体交流学习“试一试”。
(1)集体观察,看看此图与例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3)集体交流,订正答案。
(板书:8-1=7)

1. 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1)看图后让学生独立数出踢毽子的人数和跳绳的人数,并列出算式解答。
(2)集体订正。
2.教材第61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教材第61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 教材第61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5. 教材第61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
本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方法。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4 3 4+3=7
2. 3  6-3=3
3. 4+4=8 5+2=7
4. 8-3=5 7-1=6
5. 3 3

  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
5+3=8
8-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6:29:33 | 只看该作者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第62~65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的习题及“练习七”。

1.使学生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学具盒,挂图,数字卡片。



1.口算。
6+2=  2+4=  6-4=  3+4=  7-3=
0+8=  8-6=  3+5=  8-4=  3+2=
2.摆一摆,列算式。
学生左边摆6个圆片,右边摆2个圆片。提问:可以列成怎样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3.口答9的组成。
引导学生有序地回答。
4.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

1.教学第62页例题。
(1)出示例题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说出图中的有关信息。
思考:有几个小朋友在跳高?有几个小朋友在观看?要算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谁会列出算式?(板书:8+1=9或1+8=9)
(3)根据图,同学们还会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指名让学生说算式。(板书:9-1=8,9-8=1)
(4)讨论两道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同桌练说,指名回答后小结:根据同一幅图,不但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出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
2.教学“试一试”。
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圆片,操作:把9个圆片分成两堆,说出四道算式。
(1)同桌可以合作完成。
(2)集体交流,指名学生有条理地叙述,说出你是怎样分的。
(3)学生写出算式,同桌相互读一读算式,并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1. 教材第62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让学生拿出数字卡片。
(2)请学生把这些数字卡片中加起来等于9的两个数排在一起,看谁排得快。同桌小朋友可以合作完成。
(3)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用排在一起的两个数说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你有几种排法?
2.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教师先说明题意,用9减每个泡泡上的数,学生自己口算,然后同桌互相练习。
3. 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处理方法: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集体订正时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并选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对做错的学生再给一次重算的机会,也给予充分的肯定。


1.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看谁想的算式多,并且有规律。最后组织交流。
2.
  += += -=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略
3. 9 6 7 2 5 9 9 9 9 3 9 4
思维训练
1.略
2. 6+3=9 3+6=9 9-6=3 9-3=6
教材习题
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
5. 5+2=7  8-4=4
5. 3 6+3=9
教材第64~65页“练习七”
1.略
2. 9 6 1 8 5 9 9 3 8 3 2 9
3.略
4. 6 7 8 9 7 5 3 1 9 7 5 3
5.略
6. 5 4 5+4=9
7.略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8+1=9     1+8=9
9-1=8     9-8=1





和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是在前面一图两式的基础上,通过一图四式组织学生学习,初步建立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学中既要处理好一图两式与一图四式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使学生比较自然地理解根据一幅图所列的四道算式,又要引导学生联系一幅图的图意,把列出的四道算式对照起来看,体会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从一道算式推出相应的另一道算式的结果。和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内容较多,在练习过程中要多创设形式活泼、学生喜爱的练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对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要让学生说说图意,感受生活的情境,并联系实际生活的经验,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6:29:43 | 只看该作者




和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第66页的例题和“试一试”及第66~6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四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难点:由一图四式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主题图,花图片,投影等。



谈话:同学们喜欢足球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场足球比赛吧。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情景图。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左边有6人,右边有4人;戴帽子的有3人,没戴帽子的有7人……)
再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表达,并适时在情景图中用大括号、问号等表示出条件和问题)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弄清了图的意思,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出示问题1。(图意:左边有6人,右边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人呢?你会列式吗?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6+4= 4+6=)
再问:你能算出这两道算式的结果吗?(着重说一说是怎样算出6+4=10的,并强调可以根据6+4=10,直接写出4+6的结果)
出示问题2。(图意:一共有10人,左边有6人,右边有多少人)
提问:要算右边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10-6=)
再问:怎样算出10减6等于几呢?(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根据加法算式想减法算式结果的方法)
出示问题3。(图意:一共有10人,右边有4人,左边有多少人)
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并很快算出结果吗?
学生列式,并算出结果。
〔设计说明:从现实情境入手,引导学生经历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活动的效率。同时,要求学生用三句话(两个条件,一个问题)表达图意,渗透了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算式想后面算式的结果,既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加、减法的联系,又促进了算法的优化〕
谈话:刚才有同学说,图中有3个小朋友戴帽子,7个小朋友没戴帽子,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先自己写出算式,再和同桌说一说每一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说一说是怎样算、怎样想的。
(设计说明:充分利用情景图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再次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根据一幅图列出四道算式的理解。让学生说每一道算式的意思,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教学“试一试”。
谈话:我们来做个抛花片的游戏好吗?(拿出花片)老师这里有10个花片,每一张花片的正面都印着花的图案,背面都没有图案。像这样(边说边操作)把10个花片抛在讲台上,请同学们猜一猜,可能有几个正面朝上,几个背面朝上。(学生猜可能出现的结果)
验证:想知道谁猜对了吗?请一位同学上来帮老师数一数。(指名数花片)
提问:你能根据抛花片的结果,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指名说出四道算式)
谈话:请同学们从自己的学具中数出10个花片,抛一抛,看你抛出的几个正面朝上,几个背面朝上。再根据抛花片的结果写出四道算式。
反馈各种不同的结果,当学生说自己抛出的是5个正面朝上和5个背面朝上时,提问:你怎么只写出了两道算式?
谈话:根据抛花片的结果,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算式,你能把这些算式按顺序排一排吗?(学生活动)比较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揭示课题: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板书)
〔设计说明:抛花片的游戏,既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猜抛花片的结果,有助于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有序思考;根据自己抛花片的结果,列出四道算式,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把算式按顺序排一排,并说一说其中的规律,有助于内化新知,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1.教材第66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教师先示范,然后让两人一组进行,还可以再说出两道减法算式。
2.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也可以在游戏中完成。
3.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的第3、第4、第6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

1.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
2.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2.略
3.第3题:2+8=10 3+7=10 4+6=10 5+5=10 6+4=10 7+3=10 8+2=10 9+1=10
第4题:10 9 10 10 2 10 8 3 10 10 0 7
第6题:5
思维训练
1.略
2. 8+2=10 2+8=10 10-2=8 10-8=2

  和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6+4=10     10-4=6
4+6=10     10-6=4




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例题同8、9的加法与减法类似。例题通过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得出相应的四道加减算式。“试一试”让学生抛花片可能出现的正、反面的几种情况,归纳并学习有关10的所有的加减法算式。“想想做做”主要巩固这些加、减计算。
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不高。大部分学生未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运算等学习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6:29:57 | 只看该作者




连加、连减
教材第72、第73页的内容。

1.通过直接观察,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投影,小棒等。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2.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 = 

1.分步出示小女孩儿推南瓜的图,学习连加。
(1)动态显示推南瓜图的前半部分。请同学们用三句话说说图意。(原来有4个南瓜,又推来2个,一共有几个南瓜)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2。
(2)继续出示一个大南瓜,这里还有一个大南瓜,一共有多少个大南瓜?谁会列式?
(板书:4+2+1)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式子叫连加。(板书:连加)
(3)读算式,教师范读4+2+1,读作4加2再加1,表示把4、2、1这三个数合起来。自由读,互读。
(4)4+2+1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回想刚才出示图的过程,提示:是在多少的基础上又运来1个,(6个)6是怎样来的?(4+2得来的)那么我们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1,教师边说边完成:。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2.学习连减。
(1)动态显示小女孩儿摘丝瓜的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原来有几条丝瓜?先摘了3条,还剩几条?怎样列式?(板书:8-3)继续演示又摘了1条,提问:又摘了1条,现在还剩几条?怎样列式?(板书:8-3-1)
(2)教师范读:8减3再减1,表示从8里面去掉3,再去掉1。
(3)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学们互相说说计算方法。
(板书:)(先算8-3=5,再算5-1=4)

1.教材第72、第73页“想想做做”的第1、第2、第3、第6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重点说图意和计算方法。
2.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指导,主要说计算方法。

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第1题:3+3+2=8 10-4-2=4
第2题:4+3+3=10
第3题:9-2-4=3
第6题: 2+3+4=9 10-2-3=5
2. 8 2 0 10 8 3
思维训练


  连加、连减
  4+2+1读作:4加2再加1,表示把4、2、1这三个数合起来。

  8-3-1读作:8减3再减1,表示从8里面去掉3,再去掉1。




教学设计意图:
这部分教材包括:连加、连减两部分内容,其中理解连加、连减意义是重点,正确计算连加、连减是难点。
连加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编排的。10以内的减法口算只需一步计算,而连加要分两步进行计算,第一步先求前两个加数的和,第二步再用前两个加数的和与第三个加数相加。因为学生初次接触连续两步的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又往往看不到第一步的得数,所以计算第二步的时候会发生困难。教材的编排考虑到了这一点。例题出示采用了直观形象的小鸡图,用三只小鸡加上跑来的两只小鸡,再加上又跑来的一只小鸡来说明连加的意义,又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运算顺序并注明第一步的得数,来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为学生继续学习连减、加减混合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图列式计算。(演示课件“加减法含义”)
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3+2=5
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跑来的2只小鸡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5-2=3
为什么要用减法?(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二 指导探索。
1.教学连加。
(1)理解连加的意义。(分步演示课件“连加”)
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3+2+1=6
教师范读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几?
学生齐读算式。
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板书:连加)
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2)研究算法。
3+2+1能直接算出结果吗?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3+2=5,再算5+1=6,
板书:3+2+1=6
学生自己叙述3+2+1的计算过程。
2.教学连减。
(1)理解连减的意义。
一共有几只小鸡?走掉几只?还剩几只?你是怎么想的?(6减3等于3)又走掉了几只?现在还剩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减2等于1)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就是一共有6只小鸡,走掉3只,又走掉了2只,求还剩几只。
谁能自己再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在学生独立叙述的基础上指名叙述图意)
要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
板书:6-3-2=1
你知道这样的算式叫什么算式吗?(板书:连减)谁会读这个算式?
(2)研究算法。
结合题意,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6-3=3,再算3-2=1。
板书:6-3-2=1
学生练习说6-3-2=1的计算过程。
三 巩固练习。
1.看算式摆学具。
出示:2+4+3=   9-5-4=
让学生用学具摆出这两道题,要求边摆边叙述题意。
2.看算式直接说结果。
3+4+1=      6-2-1=
1+5+4=        6-2-3=
2+2+2=        9-3-6=
6+0+4=        10-2-6=
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连加算式表示什么?连减算式呢?怎样计算连加试题?怎样计算连减试题?


例 一队小朋友排队上车,从前面数,小强是第4个,小强后面还有5个小朋友,这一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
分析:从前面数小强是第4个,说明小强前面有4-1=3(个)小朋友,小强后面有5个小朋友,因此这一队就一共有3+5+1=9(个)小朋友,计算的时候不要忘记加上小强自己。
解答:3+5+1=9或者4+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6:30:07 | 只看该作者




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74~79页的内容。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指导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里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课件,投影等。



1.口算,并说说计算过程。
2+4+4=     10-5-2=
2.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课件显示(或动态投影):原来车上有7个人,到站下去2个人。学生观察后,提问:这时车上还剩几个人?怎样列式?(板书:7-2)再显示又上去3人。提问:这时车上有几个人?怎样列式?(板书:7-2+3=)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怎样计算。
3.集体交流,引导说出先算7-2=5,再算5+3=8,老师同时板书:。
同桌互相说说计算方法。

1.教材第74页“想想做做”的第1、第2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主要说图意和计算方法,抓住找被减数或已知加数这个难点。
2.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的第3、第4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检查指导。

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自己搜集信息,任意列出两步计算的算式。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第1题:6+2-3=5
第2题:5-2+3=6
2. 第3题:7 7 3 7 1 2 9 3 第4题:略
思维训练
答案不唯一,只要理由合理,算式正确即可。
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息列式计算。
选择小熊可列2+1+4=7……
选择小兔可列8-3-1=4,还可列3+1+4=8……
选择小猴子可列4+3+2=9……
教材习题
教材第74~75页“想想做做”
6. 7+3-5=5 10-6+4=8
教材第76页“练习九”
1.略
2. 10 5 9 4
3. > = < 
4.略
5. 6-3+2=5
6. 5+4-2=7 10-5-4=1
教材第77~79页“复习”
1. 5+3=8 3+5=8 8-3=5 8-5=3
2. 2+3=5 10-3=7 
3、4.略
5. 8 2 5 5 9 6 4 3 1 10 9 2 8 2 5 5 6 5 6 1
6. 4 5 8 4 6 (最后一题答案不唯一)
7. 10 7 5 5
8. < = > > < <
9~11.略
思考题:7 6 5   5 3 2 (第2个图上、下空答案不唯一)

  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上车、下车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生活里的加减混合的现实问题。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还安排了一幅可以列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的图,意在让学生体会生活里的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答案的不确定性。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入学四个月左右的一年级新生,在参与数学活动时,他们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他们年龄小,爱活动,学习兴趣是支持他们投入学习的巨大内动力。所以,教学时应选取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活动素材。
其次,他们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因此,数学活动的设计更要富有情趣,要灵活多样,要富有挑战性,要用具体生动的情境或丰富多彩的画面来呈现活动内容,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和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最后,他们喜欢动口、动手、动脑,每个人都表现自己。所以,在数学实践与活动中,依据丰富的学习内容,确立多样的学习目标,营造趣味化的学习情境,创设探索化的学习过程,采用民主、平等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合作,参与评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与畅所欲言的机会,真正成为“探索者”“发现者”,而不是“观察者”“验证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1 08: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