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文成公主进藏》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教材:《文成公主进藏》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这组单元以故事为主题,有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这篇课文属于民间故事。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有很多版本,这个民间故事以历史为依托,却又与历史有出入。反映了百姓对公主的崇拜与爱戴。故事首先讲述了公主进藏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进藏的经过,最后讲了进藏的功绩。文章语言生动,叙述张弛有度,扣人心弦,极富传奇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格。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基于文章的特点和我对教材的理解,把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感受故事的魅力。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感受故事的传奇与美妙。

新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限制新风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第二学段目标中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突出这个重点,我准备从以下两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

一、   听读故事,感受魅力

1、老师讲述《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尽量做到讲得生动具体,让学生感到我喜欢这个故事,并且要让他们觉得我也要向老师一样讲故事。小 学 教学 设计   网  W W w.xx j x s  j.cn
   讲这个故事是因为:一是这个故事与《文成公主进藏》相类似,两个故事都是讲联姻,都是对双方有好处的事,是两桩比较美满的婚姻,不含有屈辱的和亲关系。二是为下一个环节让学生讲述故事作个铺垫。

2、问:老师讲得怎么样?总结出讲故事的注意点(课件出示):讲故事就得讲清楚,讲明白,而且要生动,要是能做到有声有色更好。

3、(课件出示)历史意义:昭君出塞后,一直劝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不发动战争,因此六十年无战争。她促进了民族团结,给国家带来了安定,给百姓带来了幸福安宁。

4、还有一位公主,她的远嫁使百姓幸福安宁以外,还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她把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所有的百姓都很崇拜她。

5、接下来我们再读一篇这个故事的秭妹篇《文成公主进藏》。

1)、默读文章,有趣吗?学生可能会说太神奇了,文成公主真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太有趣了,没想到文成公主进藏前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等等。

2)、激发起学生读故事的兴趣后,再推荐学生读《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故事(课件出示)。

3)、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对比阅读概括出民间故事中有5件神奇的事:

搭木桥   撒     遇乌鸦    见天鹅    背乃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09:31:00 | 只看该作者
这时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人们要编出这些神奇的故事来,那是因为对文成公主的崇拜和爱戴!

意图:因为故事内容很浅显,学生一看就能懂。所以设计这一环意在让学生从更多的故事中去感受故事的魅力,并通过与历史故事的对比阅读使学生分清历史与民间故事是不一样的,民间故事是以历史为基础,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而历史却不同。

二、讲述故事,积累语言

这么神奇的故事想不想讲给你的朋友或家人听?意在激发学生讲故事的热情和欲望。

1、首先得理清文脉:

进藏原因

进藏过程

进藏功绩  
2、回忆讲故事的要点:有条理,讲清楚流畅,尽量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要重点讲途中的几件小事。

3、集体合作讲述故事。由于是四年级的学生让一个人把这么长的故事讲下来有点难度,于是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先合作讲一部分。然后派代表合作把这个故事讲下来。如果有时间的话,就让一个孩子把所有的故事串连下来,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

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在复述的过程中内化并积累语言。

二、    拓展故事,培养兴趣

读另一传说《文成公主进藏》和《同步阅读》中的《一幅壮锦》《猎人海利布》等民间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20: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