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材分析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小学语文第10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革命烈士叶挺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成的。这两首动人的诗篇,虽然出自于不同的作者,却诠释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笑对死亡,视死如归,愿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献身。叶挺和陈然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跃然纸上。
两首诗歌在反映的内容和情感基调上,都有相似之处。因此,在课文的处理上,可以通过“教师引导赏析”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因此,在字词教学上,教师不用面面俱到,可以联系文章具体的语境,对重点字词进行点拨。
由于这两首诗都是简洁明快的现代诗,学生在阅读时,对全诗内容的梳理、把握上,难度不大。但要真正通过语言文字,体验诗歌中的某些具有特别含义的字眼,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比如《囚歌》中,叶挺两次所提到的“自由”,对于语文学习力较弱的同学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指导。
此外,由于课文中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对于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破裂而导致的革命者被捕被迫害的事件,学生可能不一定完全理解。这就需要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感悟。
三、教学目标
目标一:
认识“棺、叛、乾、坤、罕”,会写“囚、躯、棺、叛、逆、颠、罕”。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能结合字形,在具体的诗歌语境中,重点理解“囚”的写法与含义。通过重点字的点拨,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对于《囚歌》中两次出现的“自由”,则通过比较的方法,加深学生的认识。
目标二:
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练、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以《囚歌》为例,教师在对课文第一节的处理上,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些关键词作为突破口。如在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一句中, “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等词语,都蕴含着两层意思。这是诗歌中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写作手法。如 “人”这个词语,表面看指的就是人这一个体,实际更是指像叶挺这样坚贞不屈的革命者。所以,通过对比与分析,学生只有在弄清这些关键词含义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地感知诗歌的写作特色。
目标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革命者为捍卫信仰和尊严不惜牺牲的伟大精神。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囚歌》和《我的“自白”书》是革命者坚定意志的赞歌。教师应借助朗读,去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句,感受叶挺与陈然为捍卫信仰和尊严不息牺牲的伟大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