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上午,正埋头在办公室里写博客,回忆着孩子们考场上的千姿百态。正当快写完的时候只听一声报告,我扭头看了一下,发现是我们班的孩子,我想是不是来办公室帮刘老师拿东西的?未料到这孩子径直跑到我的跟前——老师你快过去吧,申浩轩跟数学老师打起来了。当时我一下子就呆住了,然后啪的一声,一拍键盘就急忙冲出了办公室,脑子里闪过无数的念头——怎么可能?这孩子怎么可能干出来这事,是不是和数学老师吵起来了,然后学生理解错了?天呐!
跑到了班里,一进门就看见刘老师攥着申浩轩的胳膊,浩轩的情绪也有些激动,想要挣脱。于是我赶忙把他拉到一边,非常严厉的让他站好,好好冷静一下,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随后走到刘老师那里,安抚了一下她的情绪,了解一下事情的缘由——浩轩怎么会干出这种事情呢?
听了刘老师的解答,其实事情倒也很简单。刘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结果浩轩连续两次不按要求来写,第一次,给他说了怎么写,让他后面不要在写错,结果第二次还是一样,于是刘老师就批评了一下,让他重写。结果没过多大会儿,他把作业往抽屉里一放就趴在桌上哭了起来,刘老师赶紧过去问他怎么了,但怎么问都不说,一直在哭。于是刘老师有些生气了,就说既然不愿意跟我说,那现在去办公室找你们田老师说。这孩子人依旧没反应继续哭。就这样刘老师让他站起来,结果他硬拽着桌子不动,当刘老师问他你想干啥的时候,这孩子的情绪一下就爆发了,使劲甩开刘老师大声嚷道:“我想干啥就干啥”。最后就演变成了后面的情况。
我拉着这孩子来到了教室外面,让他将情绪冷静下来之后,重新解释一下怎么回事。其实他和刘老师说的大致差不多,就是满腹委屈的样子,语气里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
这孩子呢,性格有些内向,什么事都喜欢闷在心里,不愿意向他人诉说,很多时候不懂的问题,或者说没有听清的事情,不敢向老师询问。像这次,他第一次因为注意力没有集中,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也不敢去问,就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而第二次,他仍然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还觉得老师说的不清楚,又不敢去问,还是按照原来的想法去写。结果被批评要求重写,心里觉得十分的委屈,明明不是自己的错,越想越觉得委屈,忍不住就开始哭。同时,身体也有些不太舒适,昨天的发烧还没好完,心里比较烦躁,被林老师问他怎么了?他心里委屈,但又不敢说,越不敢说就越委屈,就这样恶性循环,情绪最终一下子爆发了。
在听完孩子的诉说之后,我帮他梳理了一下事情经过,把他的心理过程梳理一遍,这个委屈和难受是怎么产生的,告诉他老师能理解你这种感受。再来一起思考这个结果的产生是什么样的原因?在中间的这个过程,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从刘老师的角度分析,帮他将心比心体会刘老师对他的感受。这一过程中,孩子的情绪才算真正稳定下来,开始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想要跟刘老师道歉。
其实孩子跟刘老师关系也并非不好,相反,刘老师对孩子们特别的负责,孩子们对刘老师也都是非常喜欢的(说句自恋的话,三年级的孩子,我自认为,对于我们三个老师,都是非常喜欢,至少不存在讨厌。),这件事并非孩子的本意,只能说是个“意外”,必然发生的“意外”,孩子的心理问题不解决的必然结果。最后我向他表示,这件事会通知家长,犯了错就得承担责任,知错就要去改,要勇于面对,不能害怕,不能逃避。
浩轩这孩子平常很乖,但这个乖并不是好事,由于一系列的家庭和幼儿园到二年级的同学纠纷等外在原因(有个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和他是同学,然后经常和他吵架打架,一直到二年级升三年级,以那个孩子转学方能得以结束,虽然这几年里老师、家长都在不断的进行处理,但对孩子影响是怎么也消除不掉的。家庭方面,因为有了弟弟而感受到不受重视。虽然在家长看来有了弟弟之后并没有偏爱弟弟,甚至由于浩轩的心理上的问题,对他的关注更多,但在孩子看来家长还是偏心弟弟,所以孩子内心愈发的敏感、封闭。),再加上孩子的性格本来就比较内向,孩子的内心的敏感实际上在不断增强的,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应比较强烈,有时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因为这些,孩子严重缺乏自信,上课很少敢回答问题,被提问到了,即使会也不敢大声回答,总要多次鼓励才能将声音提高一些。至于和老师交流,更是不敢抬头,从来不敢主动来问问题。班级信箱的设置,最开始便是考虑到了这孩子的情况,通过文字交流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效果来说,对他有一定的作用,但变化不是非常大。指望多年的心理问题短时间就能解决,也不太现实,还是需要老师和家长互相配合,一点一点帮助孩子放开心理防线,重拾自信。
午休时,我、刘老师、浩轩和浩轩妈妈就这一问题聊了一个多小时,对浩轩的情况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平常一些话孩子不会对家长开口,有些话也不会主动对老师说,难以真切了解到孩子的内心感受。现在一些话一说开,不说其他,至少孩子的状态有了很大变化,从最开一说这个事情就哭个不停,让说话就是哭着小声嘟囔,不敢抬头,到虽然语气不好,但敢回答妈妈的质疑,到最后能做到好好表达自己的想法。总的来说,这次“四方会谈”还是比较有效果的,我想孩子对父母应该有了不同的理解,家长也对孩子有了一更深层的了解,有些事应该更能从孩子实际的想法考虑,而非想当然。对于我和刘老师而言,孩子比之前稍稍更敢亲近我们一些,下午上课时脸上的笑容多了一些,举手也多了。我相信,只要未来老师和家长双方做好配合,一定可以帮助孩子一点一点走出内心的围墙,敢于去拥抱外面的世界。
我想这个假期需要好好安排一下,如何让假期时间内继续帮助孩子提高自信,至少保证不发生倒退?也要和领导沟通一下,确定一下下学期的工作安排,方便假期制定合适的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