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9-6-2 17:15:10
|
只看该作者
干预措施:
1、肢体接触,安定情绪。克劳斯——肯内尔假说表明,孩子与大人之间的早期皮肤接触会促进依恋关系的早期发生,丫丫进入了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和人,离开了母子,恐惧、忧虑等情绪油然而生,情感上如断乳期一般无法适应。我能理解丫丫主动要求老师抱抱的想
法,肌体的皮肤接触,寻求保护,我尽量满足了丫丫的要求,抱抱她,使她感受到类似母亲般的爱抚,感到安全,满足丫丫的情感需要,让丫丫对我产生亲切感和依恋感,从而缓解入园焦虑,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
2、利用玩具与游戏,转移注意力。由于丫丫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好像老师是她一个人的,霸占着老师,不能抱别人。我假装手酸,用夸张的口气说:“老师的手酸死了,你下来自己坐会儿。”然后可以用好玩的玩具吸引她的注意力,使其暂时忘却不愉快的情绪。也可以用游戏可以帮助丫丫尽快与同伴熟悉起来,如:开火车游戏,就让她接在老师身后的第一个位置,丫丫也能愉快地进行游戏,渐渐地,她也能接纳同伴了,找到安全感、归属感。
3、逐渐她转移对书包的依恋。离开了父母,丫丫把情感的表达对象转向了自己的书包,爱背书包是她的恋物表现。我并不用急于要拿走她的书包,过一些时间,再与她商量,背着书包太重了,拿下来才好休息。或让书包去开火车(小朋友的书包排队开火车),或让书包去上“书包幼儿园”放学时再去接它。这时的她对我有了亲近感和信任感,她也能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案例六:懒惰
糖糖小朋友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刚开学时,她还很嫩,很爱哭,因此,我们特别宠她,特别照顾她。连脱裤、穿裤都是在我们的帮助下完成。一连过了两个月,我们认为孩子们有能力自己穿裤脱裤了,不过就糖糖小朋友还是很习惯的一直对我们说:“老师,我要小便。”我常说:“好的,你自己脱裤子吧,糖糖现在长大了,可以自己脱裤子了,对吗?”可是她把我们的话当作耳边风,还是一直站在那里,一直这样等着,希望老师能帮他脱裤子。不过最后看她还是站着不动,我们还是无可奈何的给她脱了。
就这样几次以后,她用同样的招术得到了我们的帮助,这样下去一定会形成孩子极大的依赖性。并不是为她好,而是害了她。因此,我们两位老师商量了下,最后干脆硬下心来,谁都不帮她。虽然有几次她还是无可奈何的自己脱裤子、穿裤子,但是后来发生一件让我们都意想不到的事情。结果,她干脆不告诉老师要尿尿了,直接尿在裤子上。从那以后,她也经常被她奶奶批评。她奶奶也经常跟我们说:“老师,请你们帮她脱裤子吧,她穿的多,脱不掉的。”当时我的心真的一阵冰凉。
要想改变这个孩子,我想,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还是要慢慢的来,让她逐步接受老师的要求才是最理智的方法。最后,我们即满足了她的要求,又提出新要求,我们帮她脱外面比较厚的裤子,她自己脱里面的裤子。同时在她成功后进行表扬,她也在老师的表扬下逐渐喜欢自己穿脱裤子了,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在糖糖有飞速进步时,我也找了她奶奶进行了交流沟通,希望能进一步得到她的帮助,告诉她在家里也要给予糖糖自理的机会,并加以表扬,使她感觉家里跟幼儿园里都感觉她很能干,体验自理的乐趣。
分析:
通过上述生活片断,我们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存在着普遍的一个现象――生活自理能力差。主要原因还是家长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