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 全册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课 文 说 明

这篇文章写于1977年。作者接触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有感于他们的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因此,他以小茅屋为中心,讲述了人们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感人事迹,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一、旧主题翻出新意

作?者说过:“一篇作品能否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关键在于作品是否有特色和新意。”“学习雷锋”是一个很早就有的主题,许多作品都表现过这一主题,但作者独出心裁,不落窠臼,以新的角度和新的深度表现了这一主题。第一,作者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不断发扬、不断传递的过程加以展示,展现了这种精神经久不衰的生机和世代相传的生命力。如果作者只从一般的“学习雷锋”这个角度处理文中所选题材,固然未尝不可,但是很难写出新意。而作者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这些相对独立的事件上,而是抓住它们之间连续十几年从未中断的内在联系,将这些事例勾连在一起,揭示出更深一层的主题。第二,作者善于把雷锋精神同生活中的美好现象、美好心灵融为一体来写,把方便过往客人的深山茅屋作为雷锋精神的见证,把建造、照料小茅屋的行动作为雷锋精神的体现,把洁白、朴素的梨花作为雷锋精神的象征。这就把雷锋精神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优秀品质结合了起来,突破了一般的学雷锋做好事的窠臼,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设置悬念,巧妙穿插

本文所写的故事,前后延续了十几年,时间跨度大,如果按一般的写法,容易写得庞杂拖沓。为此,作者避开一般的叙述,而是把笔墨集中到一个晚上和一个早上“我们”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上,细致地表现了小茅屋作为助人为乐的象征所给予人们的方便和温暖。同时,文章在记叙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有节奏地穿插有关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使得有关小茅屋的故事得到全面而细致的表现。这样就使文章结构紧凑而不拖沓,材料丰富而不庞杂,文章浓缩而又疏密有致,文字少而容量大。

这样,悬念的设置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引人入胜。由于对材料的巧妙安排,使得情节常常是出人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富于戏剧性。比如文章一开始,深山月夜,梨树林边,当用炭写着“请进”的小茅屋出现的时候,就给全文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这一悬念恰好是读者的疑问,也正好从此领起全文。围绕“谁是主人”这个问题,文章分两层来回答。第一层写瑶族老人,从而引出梨花姑娘;第二层从哈尼小姑娘的出现,引出解放军建造小茅屋的过程。这两层,实际上是“设悬──释悬──推出新悬念”的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思巧妙而新颖。

三、梨花双关,笔墨传情

本文题为“驿路梨花”,这个梨花仅仅是指路人一眼可见的梨花吗?答案是否定的。文章先写夜行路上开满枝头的白色梨花,引出文章的重点──小茅屋,把读者带入优美的意境当中,这是自然界的梨花。接着点出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从自然界的梨花写到人,点出文章的主要人物。再写梦中的梨花,写梦中在梨花丛中歌唱的哈尼小姑娘,从而把自然界的梨花与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自然而然地结合到了一起,二者虚实相映,交相生辉。最后,作者引用前人的诗句,使梨花寓意双关,点明本文的主题:这开着的梨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梨花;这“驿路梨花”,是自然界盛开的洁白的梨花,是哈尼族小姑娘的梨花,更是象征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的梨花。

●关 于 练 习

一、本文通过插叙展示了一组人物群像。找出文中的插叙部分,然后按时间顺序说说建造和照料茅屋的过程。想一想,课文采用插叙有什么好处。

设题目的,让学生了解插叙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采用插叙。

插叙部分是解放军建造茅屋和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按时间顺序应该是: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学雷锋建造茅屋──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后送来大米──“我们”路过这里住宿,修葺小茅屋。

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二、找出课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看看哪些写的是自然界的梨花,哪些写的是人,二者的前后照应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设题意图,让学生体会文章前后照应的妙处。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这是自然界的梨花。

“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这是写人。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双关花和人,实际上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以花写人,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突出了人的精神美。

三、揣摩下列语句,注意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设题意图,让学生仔细研读课文,把握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1.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这些修饰词语,烘托出“我们”在深山中见到小茅屋、有歇身之处后那种愉快的心情。

2.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

“我和老余”误以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所以“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话,表达了“我们”对“主人”的感激之情。

3.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闪出”写出了动作的轻快,活跃,与她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4.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充满朝气”写出了哈尼小姑娘的活力,“不由得”写出了作者被这种情景所感动,不由自主产生了强烈的赞美之情。

四、课堂讨论: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的称赞,市场意识也正在增强。假如哈尼小姑娘在驿站开起了旅店,勤劳致富,你怎么看?

设题意图,语文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

不求统一看法,但求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教 学 建 议

一、本文比较长,可以让学生进行速读练习。可以限定时间,读完之后,让学生结合练习一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大意。

二、在完成练习一的基础上,重点讲一讲插叙,然后找出课文中插叙的部分,体会这样安排的好处。

三、本文也可以做复述训练。各请几位同学,分别按课文安排的顺序和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复述,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记叙顺序知识的了解。

●有 关 资 料

一、作者简介

彭荆风,江西萍乡人。他只读过两年初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进驻云南边疆。195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5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1956年与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和《芦笙恋歌》,后拍成电影,受到好评。“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坐了七年监狱。打倒“四人帮”后,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绿色的网》,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驿路梨花》一文是在打倒“四人帮”后作者重新提笔的第一篇作品。

二、《深情写梨花──谈〈驿路梨花〉的写作》(彭荆风)

我从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以来,30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生活。……我写《驿路梨花》是在被迫搁笔多年后的1977年秋。那时,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我觉得经历了十年浩劫,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被“四人帮”破坏无遗,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向雷锋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但,我不满意那些平铺直叙的图解式的文章;反对那种用口号代替行动、用政策代替人物性格的写法,那只会把雷锋精神写歪,写干瘪,不能有效地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认为既然是文艺创作,那就必须从生活中来,用自己深受感动的故事和人物去感染读者。

我对雷锋精神是这样理解的,它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风尚,以及今天社会中的共产主义教育紧密联系的。雷锋从历史中、生活中、群众中、党的教育中吸取营养,成为一个崭新的典型形象,这种雷锋精神又推动了千百万群众向着共产主义的境界迈进。

云南边疆民风纯朴,尽管他们并不把学雷锋的口号挂在嘴上,但他们却一向有助人为乐的好习俗:好客,热情,关心他人。我在他们竹楼里做过客,养过病,也曾和他们一起跋涉远行,钻老林,爬大山,睡过无人的山间小茅屋,也常在大树下肩并着肩露宿……一想起这些,许多动人的故事和我的好朋友们的音容笑貌,都会在我眼前出现,使我心情激动,难以平息。

三中全会后雷锋精神又受到人们的重视,我的记忆的闸门也被叩开了,我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我想到了我曾见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那只是为方便旅人,并无他求),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事的先行者。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我立即拿起笔来。

……

如果不是长期在边疆生活,我是难以写出《驿路梨花》的。最近,我和老作家艾芜同志作了一次长谈,他举了许多事例鼓励我多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用简练的词句精辟地表达人物感情和山川景色。这是老一辈作家的经验之谈。我就是读了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引起了我对过去哀牢山区梨树林中穿行时的回忆,而写出了那一段梨花盛开时的树林夜景的。诗人的好诗引起了我对生活意境的回忆,增添了作品的光彩。

(摘自《语文学习》1981年第8期)

三、彭荆风谈《驿路梨花》的文体

我的《驿路梨花》,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所以,常被人误以为小说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特别是我在写小说时(虽然是我虚构的一个故事)写进了我的感情(我过去在边疆的感受),力求写得真实感强;加上我这篇小说抒情味较浓(我喜欢用这种笔调写边疆生活的风貌),所以,被一些人误认为是一篇“真实记事”的散文。

(摘自《语言美》1983年26期)

四、关于陆游诗《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及解释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武均州即武钜,当时任均州知府兼安抚使,诗中“白发将军”就是指他。西京,即洛阳。公元1161年12月,武钜率军抗击金兵,收复洛阳,陆游得到这个消息写了这首充满激情的诗。末联两句是说,可以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驿路梨花》综合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速读全文,理出故事情节。
  2、学习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手法,以及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写作技巧。
  3、 弘扬雷锋精神,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下当代作家彭荆风的一篇小说《驿路梨花》。(板书题目和作者。)

二、出示目标:
    (投影片)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是(学生看投影屏幕,轻声读一遍,记在心里。)

三、指名学生朗读注释①,解释“驿路”的意思。
    学生轻声朗读预习提示,圈画出重点语句。出示投影剧院片正字正音。      
                    (教师领读二遍)
                 jì  miè  jǐ  qì  jùn
                  驿  篾  麂   葺  菌子

四、学生尝试自读课文。
  注意思考题目的含义和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学生读完后,教师提问:驿路梨花仅指自然界的梨花吗?
  学生回答,师生明确:不仅指自然开放的梨花,还指梨花姑娘和梨花精神。因此课文题目是一语双关。
  教师提问:小茅屋到底是谁建造的?
       (解放军)建成以后又是照料的?
       (梨花姑娘)梨花出嫁后谁在照料小茅屋?
       (哈尼小姑娘)后来谁又到过小茅屋?
       (瑶族老人等过路人)最后才是我和老余来到了小茅屋。     
        但是课文中人物的出场次序却与建造、照料小茅屋的次序不同,最先出场的谁?后来依次出场的谁?师生共同填写一幅梨花图
        课文构思巧妙,引人入胜,多次设置悬念。请问课文设置了几次悬念,请同学们找出来。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共有三次悬念
             1、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2、瑶族老人不是小茅屋的主人,谁又是小屋的主人呢?
             3、解放军为什么在这里建造茅小屋呢?
        在悬念逐步解开有过程中,产生几次误会呢?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共有两次误会(一次是误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一次是误认为梨花的妹妹就是梨花。)     
        教师提问:课文中几次写到梨花?
             哪次是实写哪次是虚写?
             学生回答,师生明确:共有三处,第一、三处为实写,第二处为虚写。
             课文中为什么一再写梨花呢?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
                  ① 因为题是驿路梨花。
                  ② 梨花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③ 课文中梨花一语双关,即指自然界的梨花,又指梨花姑娘,还指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作者反昨写梨花,赞美梨花,取得了人映花、花衬人,使故事充满诗情画意的效果。洁白如雪、芳香四溢的梨花是人物群美好心灵的象征。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人物群象美好心灵的赞美之情。

五、尝试分析课文。
  教师启发:课文中对哪些人物进行了直接描写?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梨 花妹妹等哈呢小姑娘。)
       对哪些人物进行了间接描写?(梨花姑娘、解放军)
       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的“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到“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这一部分。圈画有关的关键字词,说说这样写表现了梨花的什么优秀品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课文没有直接写梨花,却无处不在写梨花。
            表现了梨花热情诚恳、细心周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读“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这一段。启发学生把课文中,画龙点睛的一句话画下来,即“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小结: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相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直接写的人有力的衬托了间接写的人。
   看黑板的板书,问: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人都是小茅屋的主人,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明确:助人为乐,甘于奉献,他们都是雷锋精神化身,都是活着的雷锋。
              同学们愿不愿意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人呢?学生回答是肯定的。
   同学们再看文章的结尾一段,齐读之,作者最后引用一句诗收束全文,即点题又点人,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你能给这句诗对一个下句吗?
   学生回答:雷锋精神代代传。

六、布置作业:
  用间接描写的方法写一个人,要一二百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短篇小说,颇具典范性。

    一、本文歌颂的并非哈尼族姑娘梨花一个人,而是先进人物的群体。解放军战士是小茅屋的建造者;梨花姑娘和他的妹妹是小茅屋的照料者;瑶族老人、“我”、老余等人,既是小茅屋的投宿者,又是照料者。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都乐于为他人服务,他们的行动都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本文正是通过这些人物,歌颂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揭示雷锋精神经久不衰,正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

    二、本文歌颂雷锋精神,不落常套,具有新意。文章没有写人们怎样学习雷锋的事迹和思想,而是写他们在雷锋精神影响下的先进行动。他们的行动从解放军开始,前面的人影响着后面的人,具有传递性。这就写出了雷锋精神的传播过程。

    三、从“我”和老余的见闻来看,是顺叙;从小茅屋的产生和为路人服务的过程来看,是倒叙。这就是本文把顺叙和倒叙逆向相迭的巧妙构思。

    四、“这是什么人的房子?主人是谁?”这是贯穿全文的悬念。先是误以瑶族老人就是小茅屋的主人,后是误以为那走在前面的哈尼族小姑娘就是梨花,直到最后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正因为这个悬念一次次欲解而未解,再加以误会一次次出现,就使得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五、本文运用了以花喻人的写法,用梨花暗喻着助人为乐的人们的美好心灵。

    教学设想

    为了贯彻语文教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为国家培养既有献身精神又有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四有”人才;本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大力培养创造能力,和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本文教学的总体设想是:

    一、本文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甚多,但面面俱到,则会是蜻蜓点水,莫不如集中目标,突出重点,反而效果更佳。从实际出发,拟重点学习写作顺序和悬念的设置。

    二、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智力是在实践中发展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使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评析、议论、争辩等活动,领会课文,增长能力。因此,拟组织学生重点研究、讨论下列问题:

    1.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2.本文是顺叙还是倒叙?

    3.本文的故事情节为什么引人入胜?

    这三个问题研究解决了,本文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上就领会了。

    三、阅读理解一篇作品的过程,应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初,应充分发动学生质疑,而后教师有领导地指导学生解疑,最后由教师讲疑解难。

    四、为了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必须重视大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和学习运用本文的写法时,要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才能完成的阅读分析作业和其他作业。

    五、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课前不安排学习预习,课后不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

    本文的教学拟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首先安排学生通读课文。在学生通读之前,向学生提出:认真阅读课文,读后根据你们对课文的理解,给这篇课文拟一个揭示中心思想的标题。读毕,请几名学生拟题。

    〈设计意图〉

    1.通读全文,了解全貌,是阅读分析的基础。从整体到部分,是阅读的规律。这样安排,是为深入阅读作好准备。

    2.安排学生拟标题,是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是为了促使学生理解课文。

    3.通过拟标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学生在课堂上拟出的标题,教师则进行了一次课堂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文的中心思想理解的程     度,以决定授课的起点。

    二、安排学生速读课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时间要求)并提出下列要求:

    1.出示学习本文应理解和应掌握的词语卡片及单字卡片。即:①陋(背面写l¨u)②倚(背面写yǐ)③撵(背面写niǎn)④麂(背面写jǐ)⑤葺(背面写q¨)⑥迷茫⑦简陋⑧恍惚⑨修葺⑩修长。提出:读课文时注意前五张卡片上面的字的读音,注意领会后五张卡片上面的词的意思。

    2.通过读课文,你们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或发现了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请提出来。

    读毕,运用单字卡片正音(翻转卡片,诵读记忆),运用词语卡片提问“修葺”、“修长”二词的意思,而后请学生提问题。

    〈设计意图〉

    1.让学生速读课文,一是为了进一步作好阅读分析的准备,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三是为了变换阅读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解决难字的读音和容易理解(无需结合课文领会的)且课本上又有注释的词语的解释。

    3.通过学生质疑进行课堂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讲疑解难。

    4.安排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即是阅读能力的训练。

    三、教师提出:谁能够不按照原文的记叙顺序,自己重新安排一种比较合情合理顺序,作简要的复述?

学生复述后,通过不同记叙顺序的对比研究,使学生理解本文顺叙和倒叙逆向相迭巧妙构思。

    〈设计意图〉

    1.通过复述及其准备过程,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为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再一次作准备。

    2.通过这样创造性复述,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完成领会本文巧妙安排记叙顺序的教学任务。

    四、教师提出:假如你是一名记者,经历了课文所述事情的全过程,你要写一篇题为《驿路茅屋的主人是谁》的简要的带有一点评论性质的报道,你怎么写呢?现在请你把这篇报道口述出来。

    学生口述后,通过大家不同看法的述评,组织研究讨论,完成理解解放军战士、梨花姑娘和她的妹妹、瑶族老人、“我”和老余等都是小茅屋的主人,本文赞颂的是先进人物的群体这一教学任务。

    在讨论研究过程中,抓住学生述评的恰当时机,顺势结合语言环境,完成“迷茫”、“简陋”、“恍惚”三个词的教学任务。

    〈设计意图〉

    1.采用口头述评形式,一是为了调动学生阅读分析、发表见解的积极性;二是促使学生理解课文;三是教师进行课堂调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种种理解;四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述评、讨论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理解课文。

    3.与理解课文的关系比较密切的词语,放在阅读课文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去解决,一是为了借助语言环境解词易于理解,二是为了借助词语理解课文便于领会。

    五、运用字词卡片,把本节课学的字词复习一遍。

    〈设计意图〉

    人在识记的20分钟后,仅能保持记忆的58.2%,1小时后则仅能保持44.2%,下课前用一两分钟复习,以达到使学生巩固知识的目的。

第二课时

    一、运用字词卡片,复习第一课时学的字词。

    〈设计意图〉

    人在识记的1天之后,仅能保持记忆的33.7%,第2天上课再次复习以巩固知识。

    二、教师提出:雷锋的名字在课文中只出现了一次,本文是用哪些内容或办法表现雷锋精神的?

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可根据需要作如下的启发:

    1.课文对小茅屋的介绍,都起到了哪些作用?

    2.有人说“文中不只一次提到梨花,标题中也有‘梨花’,这是因为文中有个哈尼族姑娘叫梨花”,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经讨论得出结论:方便过往旅客的深山中的小茅屋,是雷锋精神的见证;人们建造、照料小茅屋的行动,是雷锋精神的体现;洁白、美丽的梨花是雷锋精神的象征。

    设计意图

    1.这样设计是为了一举完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象征作用,标题的含义,本文从多方面表现雷锋精神的写法这三项教学任务,“浓缩”教学过程,实现精讲。

    2.启发提问避免暗示性,而且方式多样化。

    三、教师提出:本文的标题以犁花象征雷锋精神,深刻、含蓄而且很美。如果抛开这一点,不去考虑,这篇课文要是以“学雷锋”为题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通过讨论研究明确:“学雷锋”三个字还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本文所写内容的特点。这篇课文写的是学雷锋,但是没有写学习的过程,而是写学习雷锋精神所做的事情,而且是你影响我,我影响他,一桩好事彼此传递,前后延续。这就生动地说明了: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已经深入人心,代代相传,而且正在发扬光大。

    设计意图

    不是直接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判断一个假设标题的可否,这样做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发表见解的积极性;二是为了使学生在争辩中领会本文内容的特色,及其深刻含义。

    四、教师提出:假如“我”和同行的老余,住进茅屋后正好碰上了回娘家路经这里的梨花姑娘,故事会怎样发展下去?请大家发挥想象力,在不改变原文基本情节的情况下,简要谈谈你们的设想。

    学生谈出种种设想后教师提出:这些设想本文的作者不一定没有考虑过,那么他为什么要选定我们读到的那种方案呢?

    通过讨论明确:这样写,文章开始不久就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即“这是什么人的房子?主人是谁?”而这个问题后来又两次误测,直到文章结束才得到解答。这样,就紧紧地吸引着读者一口气把故事读完,想知道个究竟,取得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设计意图

     1.学生面对课文这一种情况,分析思考相对的难度比较大。假设出另外几种情况,与课文对照,有了参照物,分析思考就比较容易了,以完成领会本文设悬念、造误会的写法这一教学任务。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五、教师简答学生质疑时已提到,而在两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又未能顺便解决的,且又并非离题或过于枝节的问题。

    设计意图

    1.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只让学生问,教师不解答,其积极性便会挫伤。

    2.保证授课突出重点,有条不紊。若不分轻重缓急,学生问什么教师就答什么,势必造成点面不分、被动混乱的局面。

    六、巩固知识与能力训练

    1.用字词卡片提问第一节课学过的字词。

    2.用“迷茫”、“简陋”、“恍惚”作口头造句。

    3.口头作文

    题目:《原来如此》

    要求:学习运用本文的悬念法和误会法。

    设计意图

    1.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创造条件给学生运用知识的机会,以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2.在课堂上安排巩固知识和能力训练,是为了不布置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通过口头作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10:03:00 | 只看该作者
我教《阿长与山海经》
自从做了中学语文教师以来,我最愿意讲的课文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散文。每次讲鲁迅的作品,都会令我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一种教者、听者与作品之间的生气勃勃的精神交流,而往往也只有在这时候,我才有可能超越这个职业本身所决定的、也极难避免的琐碎和"匠气",体会到它所蕴涵的精神的意义。

  这学期人教社新编初中《语文》第二单元第六课是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曾经选作课外阅读的材料。不过,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篇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我考虑之后,决定用讨论的方式来教。

  我先启发学生:“阿长”这个人物曾经在哪篇文章里出现过?一个学生说,在以前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她给鲁迅讲过美女蛇的故事,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给你什么印象? ”“她知道一些希奇古怪的事儿,还有点神秘兮兮的。”我笑着赞许。我告诉学生,在鲁迅一生中,阿长——即长妈妈,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鲁迅没有专门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却在他四十五岁那年,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以纪念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个保姆,可见对她的感情之深。而阿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与《山海经》又有什么关系? 我让学生自己认真读全文,边读边用铅笔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

  孩子们十分踊跃,抢着举手。他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大致可归为两类。第一类属于常识性的,诸如“什么叫门房? ”“为什么不说‘吓’死了,而说‘骇’死了? ”“为什么长妈妈管鲁迅叫‘哥儿’? ”“为什么晒裤子的竹竿底下不能钻过去? ”“‘谋害隐鼠’是怎么回事?”什么叫‘石印’7,“‘郝懿行疏’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过继’? ”等等。我先让学生解答,实在答不上来的再由我来解答。比如“骇死了的‘骇’字”,我以为是绍兴方言的缘故;因为我是浙江人,略知道点绍兴话。但像“郝懿行疏”这样的问题,说实话,我也不大清楚,课本后面只有关于“郝懿行”其人的解释。于是便让大家一起查字典(我平时要求他们每天带字典),我也查,结果查到“疏”是“分条说明的文字”。至于“谋害隐鼠”事件,我告诉他们自己课外去读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一文,其中便有关于“隐鼠事件”的解释。

  最有趣,也最能看出他们理解力、想像力特点的当属后一类问题,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一个学生问“题目为什么不叫《长妈妈与〈山海经〉》? 这样不是更尊敬些吗? 因为文章中提到鲁迅只有憎恶她时才叫她‘阿长’。”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争着回答。有说“长妈妈”的称呼太普通,不如称“阿长”有趣;有说叫“阿长”更亲切;还有认为叫“阿长”是代表周家人对她的称呼等等。我一一予以肯定,称赞他们体会得很好,各有道理。不过,我补充说,称“阿长”更体现“长妈妈”的特点,也更能表达鲁迅对她的感情,而且富有幽默感。还有学生问文中那个远房叔祖的太太晒衣服的时候为什么要“愤愤地咒骂‘死尸’! ”马上有学生回答说,这里的“死尸”是“不中用”的意思,是骂株兰的枝条连一根竹竿都经不起。“你们体会一下,这里是不是还有讽刺这位太太的意味? ”我启发道。还有一个学生读得很仔细,他问长妈妈怎么把洪秀全军和土匪强盗都混在一起叫做长毛。这跟他们历史课本上说的好像不太一样。我先夸他这个问题提得好,然后解释说,这是因为长妈妈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她分不清;另外当时的太平天国军队确实也有滥杀无辜的现象,弄得百姓很害怕,在长妈妈眼里,自然就把他们混为一谈了。他们的问题虽然天真,但仔细一想,都自有其道理,像关于“长毛”的问题其实还牵涉到历史观--对太平天国的历史评价。如果不是让他们自己来提,做老师的恐怕很难想到。

  这种方式的讨论使学生的兴致大涨,有些平日从不举手发言的学生也主动举起手来。其中有一个学生提了一个关涉全文的问题——“为什么说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好几个学生纷纷举手。有学生说,因为前头已经说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做成”,并且还进一步解释道:这里的“伟大”是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神力”是指她能够做成功。还有学生说,因为鲁迅“渴慕”《山海经》,长妈妈替他买到了,所以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而有一个学生说得特别好。他说,小孩子很天真,说话本来就喜欢用一些很夸张的词。我夸奖他们领悟得好,对我也有启发,这就叫教学相长。不过,我还补充了一点:这是从儿童的眼光来看大人。我启发他们:“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一种体验? ”全班只有两个学生举起手来。我定睛一看,不由得乐了--原来这两位都是班上的宝贝,一个几乎从来不好好听课,总是静悄悄地坐在教室后排,低着头,自顾自地不知忙些什么。他在同学们的笑声中站起来,很认真地说,他小时候认识一个疯子,是他家的邻居,那时一般人家还都没有电视机。每次那疯子说什么时候下雨,就果然什么时候下;说什么时候刮风,就什么时候刮,灵验极了。他觉得这个疯子很有“神力”。另一个孩子说的跟他差不多,只是那人是一个瞎子,却居然能够用手在空中那么一撩,就逮住一只蝴蝶;我表扬了他们两个,还建议他们可以拿这件事写一篇日记。可等到下了课,我再去细问他们的时候,第二个孩子却说他是编的。

  还有一些纯属孩子式的问题,一派天真烂漫。比如有一个学生不解地问,阿长是怎样买到《山诲经》的? 她不是不识字吗? 我灵机一动,反问说——“你们来想像一下,阿长是怎样才买到《山海经》的? ”我让他们用小组讨论的方法一起来想像这个过程:阿长怎样向别人打听,又怎样一次次地碰壁,遭人奚落,她又是怎样地不甘休,最后终于大功告成……。于是乎教室里人声鼎沸;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只听见整个教室里一片“阿长阿长……”的声音。忽然有一个小组吵吵了起来,还听见他们喊:“问老师去!”我过去一问,原来他们在争论买《山海经》的钱是谁出的。——这可是个大难题! 我一下于懵了。想了想,说应该是阿长出的吧,因为鲁迅事先并不知道阿长会去买书的。当然,其中也有问得比较深的,或者说带有那么一点学术气的问题。比如,一个学生问:“为什么说‘仁厚黑暗’的地母,‘黑暗’是什么意思? ‘地母’又是什么? ”他的问题还真把我考住了。因为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说人死了要到阴间的阎罗王那里去报到,那里是一个阴森恐怖的去处。可这里的“黑暗”显然不是这个意思。我想了想解释道,这里的“地母”可能是借用了西方神话中的大地母亲的说法,而“黑暗”是指地底下是黑暗的;不过,我又对他们说,这个问题我可以再向鲁迅研究专家去请教,也许他会有更满意的解释。那天中午,我打电话给北大中文系的教授钱理群先生。他听了先是一愣——大概从来没有人向他问过这个问题吧,然后他说,有可能是采用了西方神话中关于大地母亲的说法——“你稍等一下,我去找一点资料。”他一会儿便找出来了,说:“这是一首流传在湖北神农架地区的古代民歌,题目叫《黑暗传》,我念一段给你听——

  先天只有气一团,
  黑里咕咚漫无边,
  有位老祖名黑暗,
  无影无踪无脸面。

  那时没有天和地,
  那时不分高和低,
  那时没有日月星,
  人和万物不见影,
  汪洋大海水一片,
  到处都是黑沉沉。

  他接着说:“可见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也有类似于地母的这样的人物。”至于文中的“黑暗”,他建议,“你可以让孩子们回忆一下,小时候跟母亲一起睡觉,睡在母亲身边时是不是有一种黑暗的感觉。”我脑海中一闪,接口道:“人在出生之前,在母亲的子宫里的时候,也是处在一片黑暗中的。”“对,只有当他发出第一声哭声时,才冲破黑暗,来到人间。实际上,人是生于黑暗,又归于黑暗的。”“那么,这里的‘黑暗’并不像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象征着邪恶、恐怖,而是意味着安宁和归依。”“可以这么说吧。”他赞同道。

  第二天,我把与钱先生的讨论告诉学生。他们用惊奇、兴奋的目光望着我。我知道,在他们中间,有些孩子听懂了,有所领悟了;有些半明半昧的;而还有些仍是茫然。但这都不要紧--只要他们的心灵曾被这样一种充满人性之光、人情之美的文字沐浴过,他们就不会一无所获。将来在某一个时候,碰到某一个机缘,再与这篇文章相遇时,他们也许会恍然领悟的。——人生需要等待,需要耐心,需要机缘,一个人的读书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第二节课上,我让学生再一次通读全文,找出文中表达鲁迅对长妈妈感情的句子和最感动自己的地方,体会其感情的变化流动。为了帮助学生领悟,我还在黑板上画出展示其变化轨迹的板书。之后,我带着学生反复朗读文中的重要段落,尤其是课文最后一段——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这最后一句犹如裂帛似的令人颤栗的呼告,既是发自赤子心灵的对母亲的深情祝祷,也是人性的升华。当我用凝重的语调为学生朗读这一段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读罢,片刻,突然响起一阵掌声。下课之前,我布置了作业:以《阿长买〈山海经〉》为题,写一篇 300字的想像短文。接着,我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给学生们传看。他们兴致勃勃地寻找着“人面的兽、九头的鸟……”,还问我哪儿能买到这本书,他们也想买一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7-6 04: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