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复制链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换一种角度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脉络

──近代以来我国思想解放回顾

重庆巴蜀中学历史教研室 张波



思想解放运动是引起历史变革的重要前提,在高考和中考中,历年的考试都要涉及。它是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的重点也是考试的热点。理顺近代以来我国思想解放的重大历史事件,还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从思想的角度把握近代以来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脉络和线索。

1.五四运动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虽然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它并没有使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随之消亡,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袁世凯的封建复辟就是代表。为了唤醒民众,从日本回国的陈独秀在1915年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他认为,中国之所以有这些反复,就是因为中国没有自己的思想解放运动,具体而言就是中国没有文艺复兴或者启蒙运动。在中国的先进青年为“平等、自由”而呐喊时,在俄国爆发了著名的“十月革命”,俄国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中国的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共产主义的大旗。1918年,一战结束,中国在战争中对德宣战,属于战胜国之一。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相互勾结,中国的正当要求被完全否决。巴黎和会彻底暴露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狰狞面目,打破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幻想。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唤起了广大民众的爱国政治热情,也使知识分子重新认识到改革政治与社会的重要性。“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思想界相当一部分人由怀疑以至否认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转而向往社会主义。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是现在和将来人类的共同理想”。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1920年,李大钊和陈独秀就建立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取得了共识──共产党在中国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还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先进青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在中国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将它写在指引党前进的旗帜上成为指导思想。

2.延安整风运动

1935年,遵义会议在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成为共产党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但是,遵义会议并没有解决思想路线问题。1937年,王明带着共产国际的指示回到延安,攻击毛泽东和洛川会议制订的路线方针政策,接着抛出了系统的“右”倾投降主义观点。1938年,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王明公然挑战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但是,没有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王明不甘失败,1940年,他编写的《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在延安再版。该书是教条主义的典型代表,是用教条主义来构建左倾机会主义的纲领。1941年,皖南事变的惨重损失使毛泽东不仅思考苏维埃后期的左倾错误,而且对抗战初期的右倾错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毛泽东认为,“左”和“右”看似两个极端,但是,由左转到右,则说明两极相通。它们的根源在于同一个思想方法,都是没有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就是思想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整风运动开始酝酿。1941年,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这是开始干部整风的标志。1941年9月会议之后,整风运动首先从延安的高级干部开始了。1942年,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候,毛泽东发表《整顿党风、学风、文风》标志着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开始了。随着整风运动的开展,对错误路线负有较大责任的同志离开了中央领导岗位,1943年,刘少奇参加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主席毛泽东获得“最后决定权”。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从组织上得到确立。这是整风运动的最大成果──最终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延安整风运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把“五四”运动中寻找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变成党的一个指导思想。所谓启下,是指延安整风运动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在整风运动中,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将中国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

3.真理标准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6年,毛泽东逝世。1977年,华国锋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思想。这表明,文化大革命虽然结束了,但是华国锋还要沿着“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继续走下去。“两个凡是”犹如一道巨大的屏障挡在人们面前,引起了人们的思考:究竟该用什么态度对待毛泽东思想?1977年,邓小平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并提出了要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7月,在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复出。他的复出实际是我党对“两个凡是”的重大突破,但是“两个凡是”与“完整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较量没有结束。1977年3月,中央党校恢复。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理论动态》上发表,第2天在《光明日报》发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积极支持真理标准的讨论。这次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冲破了个人迷信,实现了全党全军的思想大解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揭开了思想解放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掀起了思想解放的高潮。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是邓小平理论诞生的逻辑起点,最终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4.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面对国内外复杂变化的局势,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不要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正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谈话。南方谈话关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精辟论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理论等等,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的问题展开的,邓小平从理论上做出了新的回答,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它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是20世纪末我国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与1978年的思想解放不同的是:1978年的斗争是从哲学上突破的,1992年的斗争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突破点和动力源也在经济领域。中国真正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

5.“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001年7月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了全面的阐述。它是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展,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

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中,上述的5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影响最大的。它们之间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破除了对封建理论的迷信,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获得了马克思主义;延安整风思想解放运动,破除了对共产国际的迷信,高举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旗帜,实现了中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思想,重新高举事实求是的旗帜,开始了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邓小平南方谈话,破除了对传统计划经济等观念的迷信,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发的思想解放,进一步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高举“与时俱进”的旗帜,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四川省阆中市水观中学校 周斌顺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着力于传统美德教育,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

一、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3.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5.文明礼貌,仁者爱人。我国是礼仪之帮,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历史教材中介绍的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的事迹;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的善行;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1.正面诱导。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杨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确立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真挚的道德情感,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师要通过“自我塑造”来达到塑造学生的目的。

3.现场教育。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大陆政策”和“大东亚共荣圈”



重庆巴蜀中学历史教研室 张波



近代日本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也是学生很难全面认识的问题,特别是日本近代对中国侵略的历史,更是显得扑朔迷离。要正确、客观认识这段历史,有必要完整了解日本近代的两个基本国策:“大陆政策”和“大东亚共荣圈”。

一、奠定日本近代对外扩张的国策──“大陆政策”

1.“大陆政策”理念

所谓的“大陆政策”就是日本妄图吞并朝鲜、经营满洲、征服中国、称霸亚洲和全世界的政策。日本向大陆扩张的构想在近代以前的日本就存在了。1592年、1597年丰臣秀吉就先后入侵朝鲜,结果失败。进入18、19世纪以后,日本所谓的“经世学派”诞生,他们鼓吹“雄飞海外”理论。1823年,佐滕信渊在他的论著《宇内混同秘策》中扬言:要“征服满洲”并“将中国纳入日本的版图”。他还提出了日本向北扩张的具体计划,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鼻祖。他认为要使“全世界都成为皇国的郡县”,首先征服“当今万国之中土地最为辽阔、物产最为丰富、兵威最为强盛”的中国。具体步骤是:日本先夺取黑龙江再取吉林城,征服“满洲”后直取中国。这种当时看起来是痴人说梦的想法在100多年后居然变成了现实。他富有侵略性的“大陆政策”构想被近代日本的“国家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分子”所继承并付诸实践。在西方列强的冲击面前,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政府继承了日本近代的对外观,即:企图继续构筑“日本式华夷”秩序,坚持对外扩张政策。于是,他们以朝鲜问题为突破口,开始了众所周知以“征韩论”为序幕的“大陆政策”。出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和对西方弱肉强食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认同,日本开始确定了与欧洲列强为伍,共同吞食在亚洲的利益。而且,当时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急需海外市场,亚洲被日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势力范围。

2.“大陆政策”实施的阶段

(1)积极的大陆政策阶段

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特别是日俄战争的胜利,是日本大陆国家化的跳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政府的“大陆政策”以及亚洲战略开始进入具体实施的关键性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萨洲的“上原派”推行的积极的大陆政策为标志的。所谓的“积极的大陆政策”就是注重殖民地经营,追求与西方殖民者“平分秋色”。在这种政策的指引下,1905年,日本攫取了关东洲与南满洲的铁路;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1914年,日本占领山东半岛;1915年,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8年,日本出兵西伯利亚。

(2)消极、赢利的大陆政策阶段

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大陆政策在国际上受到了“华盛顿体系”的制约,在国内受到政党政治的限制,处于低潮中,“大陆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以经济扩张为主。

(3)全面实施阶段

1926年中国的北伐战争、1928年前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的大陆政策得以复苏。随后,日本大举进攻中国,从占领东北三省的“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的大陆政策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3.“大陆政策”的实质

近代日本在推行“大陆政策”中采取的方法是首先以军事扩张开路,然后具体实施其经济扩张即殖民地经营的政策。其实质是想用武力征服中国的东北和内地省份,攫取在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进而攫取全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二、为对外扩张掩饰的“大东亚共荣圈”

“大东亚共荣圈”一词的使用开始于近卫内阁的松岗洋右外相。1940年8月1日,在有关日本政府对外讲话中,松岗洋右首先强调自己主张“布皇道于世界”这一“皇道使命”的立场。他说:“……作为我国现行的外交方针,其目的在于本着这一皇道大精神首先确立以日满支为其一环的大东亚共荣圈。”[1]因此,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皇道外交”的具体体现。共荣圈建设作为日本的“基本国策”于1940年8月1日被第二次近卫内阁以政府纲要的形式固定下来。主要内容是“皇国的国策……以确立世界和平为其根本,首先建成以皇国为中心,以日、满、支紧密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共荣圈有两个基本的支柱:一是南进强占殖民地,一是与德意联手形成“轴心体制”。从本质上说,“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近代以来实施的一系列亚洲政策的结果,是“大陆政策”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其出发点是乘英、法等面临德国的长驱直入自顾不暇之际,夺取西方殖民者在南亚的殖民地,使日本的势力实现从“东亚”向“南亚”的扩张,妄图建立一个大日本帝国。但是,由于战线太长,加上陷入了中国战区不能自拔,为了解决扩大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等问题,日本打出了“共存共荣”的旗号。这样,一方面可以在亚洲国家抓壮丁,解决日本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又可以对亚洲各国的掠夺正当化,还可以以假象蒙蔽日本人民。正如北岗伸一说的那样“在日本决定重要政策的过程中,解放亚洲并非主要目的,‘自存自卫’才是其经常性的目标。”[2]

三、小结

不管是“大陆政策”还是“大东亚共荣圈”,都是近代日本对亚洲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从时间上来看,两种思想完全形成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之后,其中,“大陆政策”的提出要比“大东亚共荣圈”早。从实质上看,两者都是日本的基本国策,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大日本帝国。在思想根源上与近代从西方传到日本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分不开的。和任何国家的基本国策一样,日本的这两个基本国策也是从本国的根本利益出发,伴随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大东亚共荣圈”是“大陆政策”的延伸和具体化。不过,由于其国家利益是建立在“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基础上的狭隘的国家利益,必然注定日本在近代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且,对于这些侵略历史又自认为是建立在“普遍公理”基础上,所以,日本政府竭力否认其侵略的行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6: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流动的历史发展中的人
──浅谈知识观的转变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58中学 尹淑英
“历史是科学”,这是固生在我们头脑中颠扑不破的真理。因为历史是历史学家尽可能占有大量历史资料,公正无私的进行探讨,不夹杂个人的主观意图,得出的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真理和统一科学结论,历史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当我们拿到历史课本和历史教学参考书时,犹如手捧《圣经》,神圣而毋庸置疑;当中国现代史的历史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政权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学教育与文化等等展现于面前时,我们身肩“授业”之职责,小心谨慎地将历史教材上一字一句、一史一论搬运到学生的“智囊”中,唯恐稍有闪失会玷污客观存在的历史,因为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与绝对性。于是形成一历史教学模式:教师(主体)──教材──学生(客体),也就是说,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材是联系师生活动的中间环节。久而久之,教师是灌输的机器,学生是接受的容器。由此,凝固的、无生机的、封闭的历史和机械的、无思维的、僵化的学生诞生了。而厌学历史的学生与日俱增,就是学历史的学生其目的也很了然──应付考试。历史教师无不慨然并且开始反思我们的历史教学。历史教育的目的何在?难道就是以历史知识知道多少为目的吗?那么承载着众多凝固的历史知识的学生在未来社会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吗?细思种种问题如陷入泥潭,其症结究竟在哪儿?我认为症结应在“如何看待历史和历史知识”。的确,历史是科学,历史是过去的不可重复的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历史只有被人们认识和了解,进入人们的认知结构中,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因此,认识历史是通过历史学家理解和诠释中介质而再现历史本来面目,重构当时的社会生活原貌。然而历史学家有着自己的意识结构──哲学观点、知识基础、生活阅历及性格气质等,历史已赋予了主观意义。既然历史是由人去重构和再现的,那么普通的社会成员和学生也可以尝试着走进历史殿堂去感受历史。那么,学生是如何学习历史知识的?也就是说:历史历史知识?何谓历史知识?历史知识是主体有意识领会到的和留在记忆中的关于历史客体的信息。主体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主体只有体验和亲自感受才能深刻领会。因此,历史知识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和情境性。这就给历史教学一个新的启示──学生可以站在历史学家的角度,在教师帮助下利用一定的中介质(历史资料等)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重新审视和再造历史,而获得一定的历史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历史历史知识,也就形成了一历史教学模式:学生(教师)──中介质(历史资料等)──历史知识。对待历史与历史知识的看法转变【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与绝对性历史知识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和情境性】深刻影响着历史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师(主体)──教材──学生(客体)学生(教师)──中介质(历史资料等)──历史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
下面,我列举三个教学实例来说明知识观的转变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一、开放的历史,探究中的人
八年级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其难点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如果按部就班的讲述背景、过程、意义,阐明其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这种事先预定好的,按照既定方案实施的,最后又归结于预定目的的封闭的模式能否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使学生真正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思想理论的准备?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首先,出示了三段历史资料作为“先行组织者”:
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 ──华国锋,1977年
2.客观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泽东《实践论》
3.任何思想、理论,即使是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证明为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而得到补充,丰富和纠正。──《光明日报》1978.5.
学生根据以上材料分辨出了两种观点,分析和概括出这两种观点的具体内容,初步认识了真理标准的分歧:一是“两个凡是”──毛泽东思想是真理;二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以上结论并没有嫁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我适时地抛出一个问题: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你能否举出实例来证明你的观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框架,带有自己独特的个人意识。因此学生会用自己的眼光和潜在知识去阐释及理解面前的问题,无形之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开放性的模式出现了,这之后有意想不到的变化……经过小组讨论和磋商,结果的确五花八门。有人赞同第一种观点,其理由及实例是:毛泽东曾在革命时期立下了丰功伟绩,毛泽东思想则是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当然是真理。比如,遵义会议挽救了革命,抗日战争的持久战和人民战争,解放战争的运动战等等……。有人赞同第二种观点,其理由及实例是:人无完人,伟人也是人,毛泽东晚年对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同学们提到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比萨斜塔物理实验、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圆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在变化的教学中,外部各种刺激形成,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交互作用,从而使学生内部知识结构发生同化和顺应。在开放的历史知识学习中,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努力地探求知识的真谛,积极主动地合作与讨论,这一过程体现了──开放的历史,探究中的人。
二、生成的历史,求索中的人
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关键是深入领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问题。如何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特区这些概念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历史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结构去阐述复杂、曲折和丰富的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首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
关于1978年以前人民生活状况的社会调查表
姓名


调查对象


曾居住区


(农村或城市)

生活状况










调查结果得出一结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物质匮乏、经济贫穷落后。学生会思考一问题“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了几十年了,人民还挣扎在饥饿线上?”我适时引入“人民公社”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统一计划、统一安排、统一劳动、统一分配、社员吃公社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公社和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自我封闭、与世界隔绝。在寻根溯源之后,学生有了生成新知识的平台。于是,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名决策者,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局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小组进行积极的思考、磋商和发言:有的说,农民可自主经营土地,多种多得,少种少得,不劳者不得食;有的说,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的说,企业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要按照劳动的好坏给职工相应的报酬;有的说,企业要自主权;有的说,可允许私有经济的存在;有的说,学习西方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引进先进的设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特区这些概念在活动、交流中产生。在这动态生成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虽“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学生仍“上下而求索”,体现了──生成的历史,求索中的人。
三、情境的历史,创新中的人
八年级下册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措施与政策。如何将发展教育事业的措施根植于学生的认知结构?我认为应该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的网络中(教育困境),使学生与改革发展中的教育这一历史知识交织在一起,形成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状况,使学生在情境的历史中作为一个参与者习得一定的历史知识。
于是,我设置了如下情境:我国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在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儿童不入学的达10%以上,即使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辍学率也较高。有一份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一个乡的100多名初中流失生的调查报告显示:一是随着市场开放搞活,劳力合理流动,出外打工成了一种潮流,一些家长和学生受外面世界的诱惑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便把目光从读书移向了打工挣钱,因外出打工辍学的学生占40%;二是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些家长的传统就业观难以适应。他们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不理解,从而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由于家长的认识问题不让子女上学的占20%;其三,当前中小教育中,尤其是初中,还存在许多急待改革的问题。譬如单一办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方法、过重的课业负担、沉重的升学压力,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因学生本人厌学不愿读书的占20%;第四,有少数家庭因为特殊困难,无法承受学生上学的费用,因家庭经济困难读不起书的占20%。
在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教育的困境,然后我进一步设问,激活学生思维:我们为教育的悲哀感到痛心,为失学的孩子感到惋惜,那么我们同学能否付诸于行动出谋划策想一些方法,让这些失学的孩子能重返校园?在进行讨论后,学生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1.法律保障。2.社会捐助。3.国家要尊师重教。4.教育改革等等。在情境的历史学习中,学生积极寻求可行的方案,不拘泥于课本,萌生一些新异的想法。可谓是──情境的历史,创新中的人。
显然,历史知识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自我调节系统。历史知识随着学生的思维的跳跃而流淌着,这期间有生生对话,师生沟通,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有主动的探究,密切的合作,思维的切磋,有积极的倾听,批判性的反驳,独立自主的思考,有驰骋的想象,大胆的假设,灵感的迸发,创造力的萌生等等……学生就在这一动态系统之中感受着历史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它就像水和营养成分一样滋养着学生内在的知识树。渐渐地树长高了,长大了,有了进一步获得阳光和生存的能力。也就是说,历史知识的习得和积累并不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其目标是通过动态、开放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此为资本、为起点去创造更多、更新、更能推动社会发展的知识以适应未来高速发展的社会。这就是我们历史教育的宗旨所在──流动的历史,发展中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6: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郑州中学历史组 刘玉芳



【内容提要】传统教学中,中学生大多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方式学习历史,这与以主动接受和探究发现紧密结合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往往使学生形成一种定向、定势思维,不利于学生转换视角产生创新思维,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本文即是针对这一弊端,提出几种创新教学的尝试与感悟,以求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历史学习方式变革  素质教育  创新作业

早在3000年前古希腊人普鲁塔戈就曾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今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也日益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但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学习手段却较为单一。绝大多数学生仅凭历史教材和练习册学习历史。上课“勾”教材、课后“对”教材、考前“背”教材,考完“扔”教材,成为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要环节。这虽然也可以学到一些历史知识,掌握一些历史学习方法。但是,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消磨了广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长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新颖性、发散性、变异性和流畅性。,历史教学要改变学生原来的机械学习、个体学习和接受学习的旧方式,积极地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的崭新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大刀阔斧地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变革,赋予历史教学以鲜活的生命,让历史课堂真正变成学生施展个人才华,发表个人见解的大舞台。本人试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几种“创新历史教学”的设计方案。

一、大胆引进网络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历史课堂教学。

对历史的认识,亦即历史的结论,形成于历史学习过程之中之后,而不存在于历史学习过程发生之前。走进历史,发现问题,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辨别、论证,得到答案,这是现代历史学习的一般程序。然而反思我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可以发现其编写方式长期以来往往是用单一的史观裁剪史料,最后推演出历史结论。这种“一锤定音”的简单表述就造成了教材中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简单片面,或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久而久之,中学生也总是习惯于对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下简单的是非之论。这种强调"定论"、服从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说是违背求真、务实、怀疑、批判和探索的历史科学精神的。可以说,如果我们仍然只用一种史观、一种结论去编织近代史,最后只会把丰富的、多元化的历史简化了,留给一代中学生的就仍然是一幅片面的、残缺的历史图景。如对近代重要历史人物李鸿章,中学教科书一般都把他写成了昏庸无能、卖国求荣的汉奸;相反央视一套在黄金时段播出的《走向共和》中的李鸿章却成了高瞻远瞩、一心为公、忍辱负重的爱国政治家。这些强烈反差使学生对历史的真相提出了激烈地质疑―如果电视剧的描述是真的,那么我们在教科书里学到的又是什么呢?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如果上述反面人物特别是李鸿章都是爱国的政治家,那么离给秦桧翻案的日子也不远了。诸如此类的质疑还表现在对曾国藩、袁世凯等的评价上。当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质疑时,本身就说明学生在思考问题了。面对这种可喜的现象,如果我们再一味地坚持让学生死记课本观点的话,只会造成学生积极性瞬间被打消,更别说培养什么历史兴趣了。认识到这一点后,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也为了使学生多角度地了解真实的李鸿章。我设计了一个“李鸿章,爱国者或卖国贼?”的课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撰写简单人物评传。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在一个课题结束的时候,学习小组提交了一份资料详实、图文并茂、观点清楚的报告。通过这次活动,我欣喜地看到,就连以前最不爱背书的学生也忙前忙后地收集起了资料,在辩论赛上,大家在为辩手们的精彩表现喝彩之余,自己也无形中接触到了大量鲜活的例子,从而比较前面地了解到了真实的李鸿章,而且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及团体意识也都有所增强。初次尝到胜利的果实后,我又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我眼中的秦始皇”、“辛亥革命是成功了或是失败了?”的辩论赛,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与时代潮流结合,开展专题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能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千百年来的古训尚且如此,我们今天的历史教学就更不能满足于追求象牙塔里的学问,而是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了解过去就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将来。当今世界,风云变换,每个事件后面都有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渊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培育学生健康的时代精神。针对此,我创设了“寻找身边的历史”的活动,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资料用专题演讲的形式对身边的大事或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追本溯源”。如围绕着现在普遍关心的“台独”和台湾归属问题,我就让学生围绕着台湾的过去、现在、未来问题开展了“台湾—想说分手也很难”的时事开讲活动。围绕日本篡改教科书事件和申请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我就组织学生编写了《日本侵华大事记》的编年册,当图文并茂、激情盎意的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时,我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战争本身引向对战争所造成的对人类的伤害上面。那一刻我听到了学生低声的啜泣,我感受到了学生的义愤填膺。我想此时不用我多说,他们也已经感受到为什么“要反对战争,要珍爱和平”?

三、大胆进行“作业的革命”

如果学生交来的作业本中画的是面目可憎的秦始皇,如果整个作业本就是一份《中国近代屈辱泪》的手抄报。或者学生要问你“什么是‘东交民巷’?”等等,你会有什么反应?我就经常收到这样的作业本,而且总是乐此不疲地批阅着。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已经注意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每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都成为单调的“原因、过程、意义”或者“背景、内容、作用”等的固定陈述。

我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例如,2002年,党中央发出了“道德行为进万家”的号召。而当时我正在讲授“诸子百家”,在课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我就欣喜地看到了“古代思想家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这篇精美的小论文。而今我的案几上《俯瞰秦朝》、《远古人类》等历史小报,以及学生设计的“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秦灭六国示意图”、手制唐三彩、《历史模拟剧场──秦统一度量衡》等作品既让我感受到了学生丰富的创造力,也让我真正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增超和进步的快乐。

记住,以后你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再是一只只被驯化的羊,而是一头头充满睿智和无穷创造力的狼,只有自己永保创新的激情,你谱写出的才是永不停息的灵动音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6: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中学历史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张洁



所谓新课程就是指一种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涉及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的深刻变革,也就是说这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传统的观念已把教师的职责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它内含着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在培养目标上,它指向的是“学”而不是“做”,它缺乏着一种创新意识,在深化教育的今天,这种观念已越来越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悖了。在实施新型教育中,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授课活动的教师们将面临着时代发展的严峻挑战,所以对过去的常规的课程进行深刻的变革的新课程出现了。那么,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如何面对这次教学改革的洗礼,走进新课程呢?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有感触,现将体会简谈如下,希望得到同仁们进一步指教。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前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按照一般的传统理解,课程内容规定了“教什么”,教学活动则主要解决“怎样教”,两者楚河汉界壁垒分明。多年来教师只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严格按照课程规定,亦步亦趋,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学生则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在“课程进度”和应试取胜驱动下,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拼命地在适应“课程要求”中挣扎,而学习效果则事倍功半。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人士开始对“教学大纲”所带来的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最终要以“课程标准”来代替“教学大纲”,这也就迫使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脉搏。在“统”字模式下,我们中学历史教师一是应该对众多的教学材料进行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更适合本学校学生学习和资源利用;二是教师不应再去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教师即要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对教科书,进行重新认识。三是教法上,教师不能再单一地讲授,而是要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对于教材,教师只能把它作为一种学习的材料。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领域,可增删教科书,也可以增补课外知识,以补充教材内容,同时也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内容和方法上有所改进。总之,此次课改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那就是要变“以传授知识为核心”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变“权威的传授者”为“平等中的首席者”,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二、重构师生关系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落脚点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储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如何寻求和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走进新课程中,必须重组师生关系。新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将不再是单向传递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能力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要同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认识交往,只有通过心灵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才能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如历史教学中,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如果简单的把结论告诉学生,必然会使教材黯然失色,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更主要的是完善了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不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由此可见,新课程中师生关系的构建,这个过程不是说教师的作用降低了,而是充分激发了教师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成为驱动教师的内化动力,其作用相应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在和学生进行灵活的课堂交往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教学才会富有吸引力,才能实现“教与学相长”。

三、知识结构的开放是中学历史教师走进新课程的途径

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是知识内容不变或基本不变的封闭型结构。教师的主要知识基本上局限于长期不变的教科书中的内容,知识的陈旧和老化已成为教师走进新课程的障碍。要构建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历史学科知识结构,每位历史教师随时都要更新知识,在当今社会,谁不更新自己的知识,谁就会成为当代意义上的文盲。形势急迫,只有不断“充电”,加强教学业务进修,才能从传承走向创新,从主动探知到发现新认识、新信息,在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发展间架起一座桥梁。从新课程来看,虽然形式多样,但内容以课为单位,使教师容易忽视前后课的内在联系,不能够使学生形成对某个阶段的整体认识,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从初中高中的衔接来看,由于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的教学要求和能力培养的目标,更不了解历史学科高考的能力要求,造成初中高中的教学脱节。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随着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知识的一体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型的中学历史教师不应是固守于一门学科的狭隘专业人士,而成为具有丰富知识的人才,对每一个历史教师来说,科技、文学、宗教、艺术、哲学等,都应在他的视野之内,如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在讲到外国地名、人名或重大事件的名称时,教师如有意识地加上几个英文词汇,比如black people,Industrial Revolution,booty,Monopoly等学生熟悉的词汇,或增加媒体图画形象显现,这样在教学中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把历史和英语学习结合在了一起。虽然教师在备课中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但却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思考的独立意识。当然,教师在走进新课程时,知识结构的开放仍是有侧重点的,它体现了一中有多和多中有一,是一和多的辩证关系。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运行机制

所谓学习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特征的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学习者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而新课程的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在上课时,也只是按照事先的“脚本”如同演戏样地“教学表演”,于是这些教师难以跨越传统授课的局限性。在传统的教学中过多强调的是如何“教”,而在新课标中则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相应于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上课时引导学生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在实现新课程学习方式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要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要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关键是能否将“各种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因此,“活动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将会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参与到教学环境中来,通过实际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最终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提供成功的体验。

为调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构建和设想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创新模式,力图打破过去从一张试卷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模式。在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下,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选择开放性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开放性考试在某些问题上不强调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鼓励提出独特、新颖的观点,具体形式可以是:①写历史小论文 ②制作历史小报 ③制作历史小画报 ④历史小制作等。设想每学期初,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种考试形式,学生在制作开放式考试作品中,都将融入了他的智慧和创新。新课程强调的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考试模式的确定,它符合了新课程的特点,必然会反馈学习方式的改进。因此,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这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运行机制。

新课程的实施已为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新抉择,或在张扬教学质量中升华学生素质,或在压抑课堂教学质量中漠视学生素质,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否则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观念的改变,新型师生关系的重塑,开放性知识结构的建立,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的任务是迫在眉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6: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历史课改中要把握好的几对关系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甘波



2004年9月,在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四个省(区)进行了高中新课程的课改实验,这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处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是这次课改的实践者。我们在尝试着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评价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的“热闹”背后,透露出的是困惑、浮躁和形式化的东西,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没有真正的转换,评价体系尚不清晰。如何正确而有效的把握新旧教学观念的转换,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关系

《历史教学大纲》把思想教育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项任务提出来,但在“知识主义”和“能力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传统的教学目标以“双基”(基础知识目标、基本技能目标)为主,思想情感教育成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附属物。《历史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出发,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之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指出,无疑使历史教学任务由传统的“双基”变成了“三基”(认知目标、应用目标、情感目标),它在统一融合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更加体现历史学科的本质属性―人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新课程标准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程目标方面更加明确指向五个方面:爱国主义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民主和法治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通过对历史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要养成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历史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放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构成一个发展性的动态目标体系,这就为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实现找到了有效的途径和依托──以过程和方法为手段,把情感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认知领域(知识和能力)加以整合,使学生认知发展与情感培养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是在不断探究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情感、态度倾向,这种倾向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态度,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价值观的形成都需要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学习来落实,同样,通过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知识与技能,也就是说三者之间是一个整体。

例如,在讲岳麓版本26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时,讲到新中国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时,可以通过开展历史活动,强化历史“体验”。如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影片,再现当年“文革”时期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再联系当今美国对我国人权状况的批判,使学生从中体验政治建设道路的艰辛和当今政治改革的不容易,让学生既明白民主法制建设的艰难,又要珍惜当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之不易,从而将学生的观念性教学转化为现实性的道德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2004年的课程改革中,与《历史课程标准》配套的有4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如何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令广大一线教师头疼的问题。对二者的处理我是这样理解的:教材(即课本)只是范例,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不是学生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的一种载体。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就应该放弃功利性的价值尺度去认识教材,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的错误观念,有时甚至无暇顾及学生精神上的渴求和追寻。其实,我们的定位应该以学生为本,因为历史教育是以成就理想人格、培养合格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在历史教学中,应以《历史课程标准》为核心,集中体现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的理念,拓展历史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定位目标。要使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掘人生的意义,选择人生的定位,确定自己的未来。而这一理想目标在现实中到底发挥多大的效益,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在学生身上到底有多大的成效,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历史的领悟能力。

例如,在讲岳麓版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时,课标从原因、过程、影响几个方面来要求的。如果只局限于课本,就达不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尽可能的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尽量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德育有机渗透在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中。讲第30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讲欧共体的形成时,就联系到欧洲联盟,适当补充欧盟的东扩过程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以及欧盟主席普罗迪与我国总理温家宝的互访,使学生明白地区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今天的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进一步融入其中。讲第32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时,我专门列了一个专题──当今世界局势动荡之原因及表现。其中讲到了美国因素,联系到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印度洋大海啸后美国在亚洲战略的调整,使学生明白当今我国周边局势的严峻形势,让他们明白维护世界和平,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仍是他们这一代不可推诿的神圣职责。总之,努力使历史知识的传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注意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关注世界风云,主动参与对国际政治的分析评价,既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又引导他们关注当今世界,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这也正是课标所要求的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公民。

3.如何处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关系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被广泛使用,成为新课改中一道亮丽风景。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装饰”效应,没有注意“因材选媒”,使教改走向误区。一些学校规定一个学期的总课时须有一半以上课时进行多媒体教学,甚至在优质课比赛时规定,如果没有采用多媒体就不得评奖。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其实应该是相得益彰的。现代教学媒体应该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可能代替传统教学,更代替不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好的多媒体应有利于使学生展开联想,将不易明白的问题说明白,将难以观察、体验的让学生能直观感受,并要给学生留有探究的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切不可为了体现“现代教学”一味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忽略了学生自我体验、交流的过程。

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以下几个原则应该是要注意把握的:一是“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二是要有效调配。不能在屏幕上演饰的是一套,说的又是另一套,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视听混乱”。在教学中还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教师讲在前,多媒体演示在后,前后搭配没有同步,没有掌握好教学的节奏。

4.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学的完成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师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丧失了。而新课程则把教学教程看成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此次历史课改特别指出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要完成这两个转变,关键是教师。尽管新课改也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三个具体的目标,提出了学生学习方式要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但怎样自主?自主到什么程度?合作什么?哪些问题值得探究?怎样探究?这些都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这一课程基本理念下,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当然,教师仍然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但知识传授不再是教师惟一的任务。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

(1)建构与学生的民主平等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历史课程标准》已经把“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列入此次历史课改的基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建立起“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平等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师是否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只是教师与某个、某些学生之间的个人关系问题,它牵涉到把学生训练成顺民还是国家与社会未来的主人问题。不管学校中的民主教育、法制教育如何地进行,师生之间长年累月相处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隐性课程。它或者是一种看不见的民主生活训练,或者是一种捉摸不定的顺民训练”。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才有可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民主的意识。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才能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的讨论气氛,惟有建立起民主平等关系,才能使学生各抒己见,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才能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主导性。

转变教学观念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但最关键的应该是牢记这次历史课改的真正目的是还历史教学的本来面目。把历史教育从以前带功利性的考试教育变成人文素养的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表面上理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认为要达到这些就是要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教师成为旁观者,把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二者对立起来。事实上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要以牺牲教师的主导性作为代价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不应该削弱,反而应该加强,只是“加强”的含义变了。以前是如何教,现在是要研究学生是如何学的,如何学得更多,更好,更会学。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想的,自己做的,自己推导的,教师就不能越俎代疱。不要以为教师讲得多,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才算是成功的教学,心里才踏实一点,这是多数教师的实际心理。实际上,恰恰忘记了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的简单事实,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孩子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3)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历史教学中除了完成知识传授外,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在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在这一教学教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历史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例如,在讲到岳麓版必修(Ⅱ)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时,可以让学生制作地理大发现的沙盘或历史地图。讲第14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时,让学生对本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方式的变化进行调查,认识交通进步对当地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并撰写出调查报告。这既学到了有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也是新课改要求的)。讲到第20和21课: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时,针对我校地处珠三角的中山,每个班又订有《南方日报》的具体情况,在课前二周便叫同学们搜集中山改革开放前后生活巨变的图片和文字材料,然后办了一期板报,这样做一可以增加同学们的感性认识,二可以培养同学们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三来培养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感情。因为只有能够热爱家乡,热爱父母的人才有可能热爱国家。试想一下,一个不爱父母,不爱家乡的人又怎会爱国呢?在完成这些以后,引导同学们看《南方日报》上登载的珠三角在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同时,又普遍存在着技术含量的低下这个问题,通过这些分析,一方面让同学们为祖国的繁荣感到自豪的,但同时又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因为只有忧患才能兴邦),以此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9 12: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