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复制链接]
9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课堂的巩固和延伸

──作业之我见

河北省唐山49中 周彩秀



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作业的水平,既可以反映出一个老师的讲课水平,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也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和学习能力的高低。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的智慧。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智慧才有可能去点燃它。

搜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包括:历史资料和新闻资料。

历史资料的搜集,这也属于课前预习的任务之一。寻找与本课有关的资料。比如这学期我们讲一战和二战的时候,学生准备了大量的资料。有课外书上的文字资料,还有从网上下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九(11)班的陈伟航同学把找到的一战资料制成了幻灯片。对我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对她自己来说,也获益匪浅。

再比如我们曾进行了两次辩论会。一次是对鸦片战争作用的认识,一是对科技革命后果的认识。课前大家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实践证明,大家对这样的作业很感兴趣,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地去准备资料,课上积极发言,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新闻资料的收集,一方面,对于青少年来说,应该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中考要考时事,还可以把热点问题与历史知识相结合,对于课文内容的领会会更深刻,做到学以致用。

这个作业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搜集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都得到了升华。

做题训练

上完一节历史课,我都要留一道综合性强的问答题,要求学生第二天完成。这样的题,在课本上是没有现成的答案的,必须在听讲的基础上认真地看书、思考,才能总结出来。我给学生批作业时,采取打分制。把作业当作考试,每一道题的分值是10分,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酌情给分,并给予适当的评语。有表扬的,比如,你很有头脑;也有提建议的,比如,注意审题,要分清层次等等。

这样的作业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同时,老师批改作业也是与学生的一次沟通交流,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拟题训练

在学世界历史第二册时,我在11班和12班进行过一次尝试。由学生自己出材料题和问答题,正面写问题,反面写答案。然后把每个小组出的题装订在一起,封皮上写上小组的名字。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其中,我认识到:每一个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勘探和开发这些资源的能力。这次的寒假作业之一就是让每个学生自己出一份试卷,规定出题范围、题型和数量。开学回来后由小组长组织装订。这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来自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其实学生找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这个作业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多见题。如果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独立的智慧努力,而获得了一些能够概括大量事实、现象和事件的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是极其宝贵的。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学生的知识范围越广,学习起来就越容易。目的之二是体现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资源共享。

复习日记

放假之前要留作业,怎样让学生学有所获呢?我的原则是不搞一刀切,经过绞尽脑汁的思考后我有了这个创意。既然是复习日记,就要有日期、范围、收获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的,学生也会非常珍视的。老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打对号,而是负责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以书面的形式解决,对师生双方来说,都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如果问题多或有难度,就要找学生面批。实践证明:这个本是极有价值的,尤其是到第二学期时,这个本的作用就会更明显。

这个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特别是发现自己不会的知识,各个击破,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学会重点突出,重点有两个,一个是老师讲课的重要知识点,一个是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解决一个问题,就排除一个前进的障碍。让学生在思想上有这样的认识,他们会更愿意去做这个作业。

写小论文

这学期我留过三次论文作业。

学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战争之我见》,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对战争的认识,并进行评比。先由语文老师初评,选出每班的优秀作品10篇,再由李校长选出四个班的优胜者。李校长不仅给学生写了评语,还为这次活动准备了奖品。在发奖仪式上请获奖同学发表感言。段智超同学是这样说的:希望世界永远和平。可以说他的发言道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声。把这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学完科技革命后,我让学生写了一篇《我与科技革命》,把学习知识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合二为一。通过看学生的文章,我觉得学生的思想真正受到了触动,在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都知道:每个人的素质前进一小步,整个民族的素质就会前进一大步。

在2004年的最后一天,我突发奇想,留了一篇作文《我的2005年畅想》。总结04年,展望05年。元旦回来之后,9班交的最多,而且每篇文章几乎都是05年中考的誓言书,让我颇受震动,我给每一位同学的作业写了评语。我还趁热打铁,在9班上了一节综合课,由学生自己主持,主要展示这次作业的成果,让学生的自信心更足。解金玲老师曾去听课,她说学生表现非常出色,体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我也专门写了一篇反思──《一节不寻常的历史课》。这就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的一个典型事例。正所谓教学相长。

这个作业真正体现学以致用,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认识。老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到适当引导,因材施教。

背书──读书

我选择了一篇文章要求学生背诵,题目是《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相信能感动我的文章,同样会感动别人。于是我把它打印出来,贴在每班的教室里。我不仅向学生推荐了这篇好文章,还要求每组背诵其中的一段。进一步扩大它的影响。学生真的没有让我失望,有越来越多的小组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们集体努力的成果。看得出来,他们的确很喜欢这篇文章。去读、去背,慢慢地也会这样去做的。

其实,我主要以这种方式引导大家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来缓解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人生的道路上应该有很多让自己轻松一刻的驿站。这主要靠自己去创设。

除此之外,我还想引导大家去读更多的好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读书、读书、再读书。由读书引起的精神振奋的状态,是一个强大的杠杆,借助它能把知识高举起来。在这种状态下,脑力劳动的强大的源泉就会被打开而汹涌奔流。精神振奋和受到鼓舞的情绪越强烈,就会有越多的知识进入人的意识。读书,会使人增添新的认识力量。为此,我给四个班的学生买了大量有关学习方法和提高自身修养的书,轮流借给他们去读,并要求他们说出或写出读后感。一个现代的人,如果没有经常与书籍的精神交往,如果没有一种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尊严的自豪的愿望,那么他的生活就是枯燥乏味的。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我觉得读好书,才能做好人。

帮家长干活

元旦放假时,我把这项作业放在了第一位,回来后我进行了检查。让学生自己说在家怎样帮助父母干活,干了哪些活。以后还要坚持每天去做这件事。我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德育,从孝敬父母开始》。我觉得很有道理。我虽然不是班主任,但我认为德育教育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是班主任的“专利”。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从小事入手,从小事抓起。这样,一定会有大的起色。

这个作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关心父母、体贴父母,懂得知恩必报,增强孩子对父母、家庭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起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达到历史课思想教育的目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教学的核心是想学,教育的核心是做人。无论哪一类的作业,我都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只有当老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老师才是真正合格的教育者和指导者。

架个天梯给学生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架出更好的天梯,还要及时地修补、加固,让每一个学生走得更稳、更高。

(本文曾获全国十五课题学与教策略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历史认同与民族认可

──历史教学的意义之新识

李国平 张芳 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研究所 843300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历史的深层作用、以及历史教学在延续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进行了透析和解剖,从而说明历史、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深刻联系,进而阐明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之所在。

【关键词】历史认同  民族认可  历史教学  民族凝聚力

一、中国历史的特色

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许多特色,为今日许多号称文明先进的国家所没有。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举其特点有三:(一)悠久,从黄帝传说以来约四千六百余年,自《竹书纪年》以来,约三千七百余年;(二)无间断,自周代共和行政以后,有年可考,自鲁史公元纪年以下,有月可查;(三)详密,就史书体裁而言,主要有三,一为编年,二为纪传,三为纪事本末,其他不胜枚举。

而且,就时间悠久且无间断而言,虽然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等文明古国,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中国历史则数千年来,虽有朝代的变革,但前一朝代的历史为后一朝代所继承,所以历史和文化连续一贯,未曾间断。中间虽有少数民族和域外文化的进入,但都与主流文化融和而成为新血脉,考古发掘证明,中国历史之悠久,远超过了文献的记载,例如西安半坡和河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远超过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中国历史的另一大特色,便是史学发达,史籍丰富。远在殷商时代,就已经设置了史官,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近代甲骨文的出土,证明了文献记载的可信。殷商以后,历代以来除了史官负责记录当代的历史外,史学名家辈出,自西汉史学大家司马迁首创“纪传体”后,这种体例为班固《汉书》所沿用,成为此后专记一个朝代“断代史”通用的体例。其他史书的体裁还有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也有专记典章制度的文化史,历代累积的史籍之多,可谓汗牛充栋,仅一部二十五史,就有令人“蔚为大观”之叹!中国史籍之丰富为今日各国所不及。梁启超曾说“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可见并非自夸之词。

二、历史的功用与历史认同

历史是否有用,在现代某些人的心目中似乎受到了怀疑,但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功用是被肯定的,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历史具有“垂训鉴戒”的功用。例如,西汉贾谊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贾谊:《过秦论》,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太史公曰》。);唐太宗的名言:“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旧唐书·魏征传》),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近代学者,则深知,历史具有发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操的功用。“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份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有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

除了上述以外,历史显然有保留“集体记忆”及逻辑思维的功用。古今中外学者对于历史的功用,所论甚多,有关这方面的名言名句根本无须赘述。我们需要注意的应是历史知识的性质,与其他学科有何不同。

现代许多人质问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概源于对历史知识的性质和功能不够了解。笔者以为,就历史学的教学而言,它的性质至少具有以下三项特征。

1、它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学科。清人龚自珍说:“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出自龚自珍《古史钩沈论》)。历史学科与民族精神教育的关系,是毋须多言的。有关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论者颇多,但在实施上,我们必须从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奋斗的艰难历程以及文化上辉煌的成就,近代中国的忧患和挫折,以及当今应有的警示和努力。这样,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才能落到实处,我国的的历史教学宗旨即特别强调这一点。

2、历史是民族文化陶冶的学科。西方学者指出:“人类是文化的动物”。作为一个现代的国民,除了具备世界的眼光和胸怀以外,更要有中华文化的气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诸如忠恕仁爱之道、四维八德的精神,都需要透过学习历史加以陶冶,使历史知识和民族气质内化成人格的特质。

3、历史教学具有公民素质教育的性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应为世界各国教育的主要目标。我们常说教育乃百年大计,那么健全的公民教育不啻是实现此百年大计的总目标。各国的公民教育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一个国家的公民教育必须在本国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实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公民教育不能从国外移植,它必须在本国的历史文化基础上生根,历史教学和公民教育的密切关系,也就可以想见了。

历史学科的性质既如此,那么各级学校实施历史教育,显然是属于国家的责任。这与数理或技艺科目相比,在性质上也就迥然不同。历史的认知是没有办法做到像数理或技能科目一般,超然于国家民族的界线之外的,也无法完全摆脱民族文化的传统而不顾。总而言之,它是有主观性、有特定立场的一门学科。因为历史不是技艺或实用的学科,我们如以“实用”要求它,质问历史有什么“用”(这里的“用”人们通常指的是现实生活中实际的“效用”),当然是错误的。据学者归纳,“历史”这一概念有如下三种说法:

(一)广义上,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

(二)狭义上,指人类社会史,只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阐述历史发展的过程,用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提高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水平。

(三)习惯上,对历史的记载和阐述也称历史。如正史、野史、政治制度史、经济史、思想史、宗教史和文化史等。

就“历史的记载和阐述”而言,很显然,著者是避免不了主观立场的。例如以三国的历史来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魏为正统,对于诸葛亮北伐之事则记载为“诸葛亮寇边”。但是南宋朱子的《通鉴纲目》因以蜀汉为正统,所以对诸葛亮北伐这同一件事,则记载为“丞相讨贼”。同样的历史事件,出现完全不同的记载,并不是著者任意歪曲历史的真相,而是由于立场不同的缘故。历史的记载和阐述固然应力求客观,但同一史事,涉及两国之间的关系,则立即出现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便是由于有特定的立场之故。“历史认同”,实则以“集体记忆”或“共同记忆”为基础,一旦记忆消失,“历史认同”也就会随之改变,爱国情操、民族精神也就会随之消失或改变,清人龚自珍指出“灭人之国,先去其史”(龚自珍:《古史钩沈论》),其道理就在于此。影响一个时代人群的政治观、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最重要的经验和记忆,常发生在这时代个人的青少年时期与青年早期(约当11-25岁之间),因此青少年(甚至年轻成人)的社会记忆成为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

三、民族凝聚力与历史认同

“民族”一词的概念,学术界似乎还没有一致的共识,中文“民族”一词,乃梁启超在本世纪初年(1903)把欧洲政治理论的民族概念介绍到中国以后,“民族”一词才在中国普遍使用起来。欧洲政治理论认为民族有八种特征:1.同居一地;2.同一血统;3.同其肢体形状;4.同其语言;5.同其文字;6.同其宗教;7.同其风俗;8.同其生计(经济生活)。而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形成民族的五个因素: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孙先生对“民族”一词所提的概念,影响颇为广泛。

今日的中华民族,是由许多民族构成的,据芮逸夫先生在《中国民族》一文统计,中国民族可分七个宗支,七十五族,共56个民族,其中最大多数为汉族,其他为少数民族,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以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最多。

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如同江河,河流越长,汇集的支流也就越多,中国民族的情形正是如此,它在悠久历史的融合过程中,不断地加入了新的成分,吸收了新的血液。例如春秋时代的“蛮夷戎狄”、魏晋时代的“五胡”、宋元时代的契丹、女真、蒙古等,即是明显的例子。今日我们习用的“中华民族”一词,固然以汉族为骨干,但也已成为各族的共称。梁启超在其《历史上中国民族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通常是指汉族,但也包括中国各民族。他说:“凡遇他族而立刻有“我是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见《饮冰室文集》第41页)

“历史认同”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异常的作用。春秋时代的“诸夏意识”为先秦时代凝聚华夏民族的精神基础,但其时的历史认同并不十分强烈;战国秦汉时代,中国历史系统逐渐形成,这一系统的主干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夏、商、周。此后,凡是被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或边疆民族,他们除接受了汉式生活方式之外,便是在精神上认同了这个历史系统,而自认为这一历史系统是“我们的”历史,例如魏晋南北朝时代,胡族建国的国名有采用“夏”与“周”的,而北魏的拓拔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宇文氏则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而“鲜卑族”为黄帝少子“昌意”之后。今日的汉族,则大都自认为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四川北部的羌族,则坚定的认为自己是大禹的后代。这是一种从历史意识中所产生的历史认同之表现,实则在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变成了汉人、汉人变成少数民族的事例也并非一二。所以,历史认同应为民族认同的精神基础。

四、结语

民族的构成要素有物质基础和精神积淀,前者如体质、经济生活,后者如语言、风俗和宗教信仰等,像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其精神基础的深层结构应是“历史的认同”,关于这一点似乎被历来的中外学者所忽略。

中国自古以来有敬天尊祖的文化传统,中国人的宗教意识相对较淡薄,所以“历史认同”对于维系民族的凝聚力,其作用远大于以上所列诸要素。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体质相同、经济生活相同者,未必就能凝聚成一个民族而不分散,语言相同、生活习俗相同、宗教相同的民族,走上分裂之途者也不乏其例。“历史认同”的先决条件是保留“历史记忆”,一个失忆的民族,也就无从产生历史认同。所以保留历史记忆应是近代国家各级学校中设置历史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保留“历史记忆”必须通过一种历史意识,认为“这是我们的历史”或“这是他们的历史”,才能产生“历史认同”;有了“历史认同”才能产生“民族认同”或“国家认同”,所以中国古代学者有“国可亡、史不可亡”的警语。历史失忆必会产生“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结果而不自知,“历史认同”发生错乱,必然会产生对民族或国家的疏离感,逐渐地也就不认为是这个民族的一份子了,可见“历史认同”之于“民族认同”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几年前台湾当局在初中一年级实施“认识台湾”新课程,令人担心青少年的“历史认同”会发生错乱,最近几年,又在草拟九年一贯课程,欲以社会科“合科”的名义,将历史、地理等学科消失于国民教育之中,并于2001年付诸实施,如果其企图得以实现,则势将造成下一世纪台湾的青少年历史失忆。一旦“历史失忆”,自然就不会对中国历史认同,当然也就不会对中华民族认同了,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对它进行深刻的历史性思考。

参考资料: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6月。

②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③ 贾敬颜,《历史上少数民族中的“汉人成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④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⑤ 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

⑥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编写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

【作者简介】 李国平(1977──),男,汉族,山东省临沭县人,塔里木大学教师,法学硕士。

张芳(1979—),女,汉族,新疆塔城市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构建历史自主学习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马新元 北京市丰台区大成学校 100039



【摘要】自主学习成为一个人适应信息时代必备的能力。这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由培养学生学会知识以应付考试转变培养学生会学知识以适应社会。但完成这样的转变,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实践交流、思考探索。本文依据本人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在研究中的历史教育实践,进行总结概括,介绍了本人在教育工作中构建历史自主学习模式的思考与实践,及在此基础上总结的具体实施办法。以期引起教育同行们更多的交流和探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  平等民主  非智力因素  舞台

一、问题的提出──自主学习势在必行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世界范围内的物质的、观念的许多形态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科技知识日新月异,人们凭着曾经拥有的知识想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每个人来讲,就越显重要了。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知识更新速度如何加快,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如何强烈,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及时有效地掌握新的知识和信息,提高自己,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

随着时代的洗礼,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教师完全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学习的主宰,学生只能围着教师的讲、问、练团团转,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严重的压制和损害。传统教育下,有一个令人悲哀的现象出现了,每一个呀呀学语的小孩,求知欲望都非常强烈,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正是在这样强烈的自主思考中,他们能够很快很好的学到许多知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阶段的提高,他们反而再也不去主动的思考,他们习惯了从老师那儿接受“是什么”,再也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了。殊不知,这正是传统的教育模式磨灭了这些孩子先天的自主性,最终使他们成为老师的“应声虫”,至多也只不过是前辈科学家或知识分子的“应声虫”。因此,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力还给学生势在必行。

二、问题的思考──自主学习的理解

“自主”就是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觉主动地去发现、探索、理解知识的过程,即“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努力使学习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活动、自我拓潜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然,要打破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转变,也需要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所必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刻苦的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必须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努力下,使学生经过不间断的培养,才能达到的。为此,我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研究、在研究中不断的历史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概括,提出了构建历史自主学习模式。

三、问题的解决──自主学习实施办法

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安排,一般为每周2-3课时,这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比,相去甚远,这使历史老师与学生接触沟通的时间较少。另一方面,一般历史老师任教班级又较多,多者甚至同时任教8-9个班级,这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老师相比,又超之甚多。时间少,要接触的对象又多,要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好像就更加困难了。其实不然,师生关系的建立并不在于接触的时间多少,当然更不在于那些说服教育。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杆秤,当老师在学生心中那杆秤上的分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变得容易多了。所以,我们老师应努力增加自己在学生心中那杆秤上的分量,尤其是我们历史老师,更不能忽视每一个与学生接触沟通的机会。我们要及早的摒弃传统教育观念,放弃“师道尊严”,用一颗真诚的心,就像对待朋友一样,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只有当我们老师做到这些,真正用一颗真诚的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位学生都看着朋友,热情爱护、平等对待,对每一位学生自始至终都要充满期望,充分相信,对学习困难者更要倍加关心,适时启发点拨,才能通过学习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相信自己、感到自己能行。在这样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下,构建历史自主学习模式才能具有可行性。

2、非智力因素──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

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与行为活动。是人类行为最强烈的动机之一。其强弱与外界新奇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求知欲是一种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知识,就会产生探究新知识或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人就能比较早的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爱好。

首先应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问题的难度是形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指出:“当感性认识与人的现有认识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不相符时,人的兴趣最大。”例如在历史课上讲河姆渡、半坡居民生产状况时,可以让学生看书,然后让学生回答:“河姆渡、半坡居民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技术?”但是,这么讲学生就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失去求知欲望。所以,我在上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考古学家在挖掘河姆渡、半坡遗址时,出土了若干打磨得非常光滑的骨器、石器、陶器,有箭头、鱼叉、鱼钩盆、碗等物品,在一个窖穴里,还发现了稻谷、蔬菜子、麻布等物品。请根据以上材料想象河姆渡、半坡居民当时的生活情况?”这样就用一个启发、探究式的问题代替了枯燥的问答,既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创造思维、展示自己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其次应支持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对他感兴趣的问题,才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喜欢追根究底。所以,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对这一学科的某些内容产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使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滋长、扩大,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因此,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一定要有热情、耐心,正确引导。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挫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再次应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经常注意学生提出的不寻常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想法。例如历史课上讲大汶口文化时,学生发现:“大汶口居民之前社会没有贫富差别,而大汶口居民出现了贫富分化。”随后提出“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贫富分化?”作为教师首先应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给予表扬鼓励,但面对问题时不能直接解答,而应该有意识的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寻找答案。面对问题,我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有一千块钱,我一分钱没有,让你分我一半,你愿意吗?”有的同学马上就明白了:“当然不会,那是私有财产,这就出现了贫富分化。”紧接着学生又提出:“那么大汶口居民以前怎么没有私有财产呢?”我又给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在一个原始森林,又冷又饿,想打只野兔充饥,可你一个人又打不着,这时你看见一个陌生人,他跟你一样,你会怎么办?”这样,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自己不断的思考寻求答案,而且就把一个非常枯燥的问题变得非常生动有趣,进一步提高了他们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在学生想知道还不知道时,及时、热情、耐心、巧妙的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不但满足、强化和鼓励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使他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增长了才干,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自主学习指导

阅读指导。历史课程的特点就是知识涵盖量大,纵贯古今中外。所以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能力。教师帮助学生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史料、历史地图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在开始的时候仍然可以先由老师提出问题。对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应该适当的转化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牢固掌握;对不容易掌握的理论、历史现象、历史规律等内容,可以转化为讨论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发散性思维、横向纵向联系、多层次比较,达到正确、全面、深刻理解,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接着要对学生阅读的习惯和方法进行纠正。不少学生由于抓不住重点或者阅读不仔细,致使答题不准确或者用词不规范,每逢出现这种情况,就应该及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教材中文字、图片等各种历史材料使用意图,分析问题与内容的联系,正确的答题思路,在教材大量历史材料中迅速提取有用信息的技巧,使学生从中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真正懂得怎样正确阅读和理解历史材料。

思维指导。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三是掌握历史的横向的、纵向的联系。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探究指导。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历史在教学中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在学生掌握一定历史学习方法,敢于讨论、善于发表自己见解时,教师就应该注意指导学生挖掘历史学习中隐藏的“发现”因素,逐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相互之间提出问题、学生提问老师等多种提问方式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做到了集思广益,同时也让学生在自读、自问、自悟、自解中初步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功喜悦,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过渡。

4、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既然要构建的是历史自主学习模式,就要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那么传统教育下,专门供老师滔滔不绝讲课的地方──讲台也应该成为历史了。因此,我提出构建历史自主学习模式,应该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当然,这并不是说,课堂上就不要老师了,而是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转变了,由原来的“授鱼者”变为“授渔者”。这其实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依靠拥有的“鱼”已经不行了,老师必须不断地研究“渔”之法,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开始,老师可以为学生搭建舞台和表演节目。如针对原始人类的学习,开展一堂想象课,学生根据书本内容并利用计算机查找相关资料,想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又如针对秦朝历史的学习,开展一堂辩论会,以“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为辩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利用计算机查找相关资料,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再如针对中国古代历史遗址与建筑的学习,开展社会调查,学生利用北京拥有历史悠久的人文优势,进行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对北京各处的历史遗址和古建筑进行档案整理,在课堂上进行成果汇报等等。

经过一定的培养训练后,指导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课题内容、自己来设计课堂形式,并可以邀请各个班级之间互相观摩学习。这既有相互竞争,增强积极性,又有彼此学习,共同进步之效。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为了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内驱力空前提高,教室、老师办公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到处可以看到学生学习历史的身影,三五成群,或排练着历史小品、或探讨着历史学习中的新发现、或查找资料编纂着历史小论文等等。经过他们自主学习,付出艰辛而得来的学习成果,他们深受着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迫不及待地想在课堂上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所以,课堂上,每个学生都非常兴奋,汇报着、探讨着、辩论着,有的时候甚至老师都插不上嘴,而且有时老师的言论也会遭到学生们“肆无忌惮”的反驳。虽然老师从讲台上“退位”,虽然老师的“师道尊严”不复存在,但这不正是我们所要构建的历史自主学习的模式吗?

总之,在我实践研究、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构建历史自主学习模式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潜能得到发挥,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提高,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使学生一生受益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我构建的这一模式还需不断充实、完善。希望与教育同行们更多的交流和探讨,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诚信是本和谐发展

──课程改革评价的思考

湖北兴山榛子中学 曾令红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展开,本校也在这种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开始了两年的课程改革。所有的教师都在为课程改革寻求新的切入点,所有的专家、学者及有关领导也在为课程改革呐喊、助威、助阵。

经历一段时期的涌动,我们感到有喜悦,有欢笑,更有阵痛。“喜”的是课程标准提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学习”的目标,提出了人文化的学校教育理念,使中国教育摆脱了纯选拔式的教育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普及教育、基础教育,学生有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有了一种和谐的受教育的空间,真正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终身学习。“痛”的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大幅下滑,新的评价体系的形成过于缓慢,单纯的考试评价体系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制约着新的评价体系的形成,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无法拿出一个较好的评价体系,因而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

针对这种状况各课程改革实验区相继进行了相应的课程评价调整,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对整个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不十分明显。因而构建一个较为科学的、系统化的评价体系成了每个课程改革实验教师思考的焦点。我认为构建一种以教师为主,学校为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适时监控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推动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

其一,课程评价的根本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志向不同、兴趣不同、要求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评价中考虑这诸多因素。因而构建一种公式化的系统评价体系已经不可能。因为学生不是一种产品,可以用它的性能等多项指标来进行评价。多元的评价系统将会同时并存,并针对每为学生不同的个性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要达到这种评价的目标显然依靠教育主管部门来进行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太少,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是以公式化的方法进行评价的。例如一般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都是利用学生考试的得分进行综合测评,按照一定的比例评价到每个学校、学科、教师。这样就要求学校教师围绕这个评价系统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高系统比值,提高本校办学声誉。这样就完全扼杀了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也不可能在多方面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因而过于全面化、公式化的评价系统不可能做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也就不可能真正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更不可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其二,要达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评价的最直接评价者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因为真正了解每个学生兴趣、爱好、志向、要求的是每位教师。他们能够给每一个学生忠肯、合理、发展的评价。但现代社会那种扭曲的评价系统让每个教师的评价无法得以顺利的实施教师诚信评价的系数大幅下降。这就要求我们要率先破除旧的评价体系,同时培育新的诚信评价的根基,让每个教师能够具备真诚、真实、合理、发展的教育评价能力,并应用这种能力来评价每个学生,从而建立一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真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释放自己的全部潜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和情感,充分展现每个学生的不同风采。

其三,要达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评价的真实性还应该建立较为系统的学生发展“成长记录袋”。让每个学生真正看到自己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每个学生。

其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应该建立一个教师诚信监管体系,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发展的不同方面进行测评,确保各个学生有一个公平、公正、真诚、发展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科学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泊里中学 杜秀军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发端于问题,没有问题哪来的探究。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科学课程改革的成败,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这又是一个新课题。怎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这就需要科学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因此,科学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是科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没有问题哪来的探究。可见“问题是深入阶梯,是长进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牛顿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开始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从“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这就需要科学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因此,科学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是现代科学教育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网络环境下,能够展现或模拟现实,现再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科学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符合心理学规律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实际,并且能够假设历史,解释历史,再现真实的历史情景。

历史的既往性特点决定了它无法重现和演示,学生感知历史事物的主渠道是教材,但由于受篇幅、课时的限制,教材所交待的一些史实往往非常简单,很多历史情景被隐去了。所阐述的一些结论和观点,没有足够的历史情景支持,往往比较抽象,并且是站在现今的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论证的,因而,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完整地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让学生置身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以当事人或者当时的局外人身份去感受历史,理解历史结论和观点,解决相关历史认识问题。

那么,科学的探究性问题情景的内涵是什么呢?

二、科学的探究性问题情景的内涵

科学的探究性问题情景的内涵:就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或者学生运用教材所述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去创设相应历史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该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情景之中,亲身感受历史现象,从中接受相关历史冲击,获得相关历史认识,发现和解决相关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辩证思维能力等学科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问题情景的创设过程中应注重创设一种能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景,并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问题情景与学生心理情景的共鸣和最佳融合。创景可有多种途径,不拘一格。那么,如何来科学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呢?

三、科学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的途径

1、用形象的语言、实物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起联想,启示对问题理解、追求探索。即利用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录像、电影或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某些重大事件的背景材料和场面,使其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教学中国古代史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的导入时,展示铁耙,铁犁后紧扣课题,提问“这些小小铁器如何引发一场伟大社会变革”,“引发”二字引起学生广泛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心理,迫切地想知道怎样“引发”,注意力高度集中,以实物导入并创设问题情境,效果极佳。再如,“张三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形币去买米……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显然比起“战国时货币形成有几种?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的问法有情境、有趣味。

2、利用趣味性的问题、典故来创设问题情景。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历史学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呢?生动和趣味的学习材料是学习的最佳刺激,以趣引思,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学生在这种情景下,会乐于学习,且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贮存和对概念的理解。兴趣是成就学业的沃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向活跃状态,挖掘教材中趣味点进行教学问题的设置,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有丰富学科知识,还善于引用教材,选准切入点。设计出以情优教的问题,创设一种其乐融融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空间,使历史课变成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兴趣,激发求知欲。历史上任何一个学有成者都与他的某方面兴趣爱好分不开的。兴趣能使人集中注意力,能促使人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设计的提问是否有情趣、有吸引力,是否使学生在生疑、解疑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能够体会积极思维的欢乐是问题创设优劣的标准。

3、利用现实生活,充分联想来创设问题情境。将现实与历史,将学生和历史人物移位联想,使学生站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之下,以历史人物的身份来体验历史,认识历史,思考问题。《寻访丝绸之路》一课中讲完楼兰古国后,创设一个探究问题情境“设计出21世纪以后新楼兰。”学生情绪相当活跃,科学地想象,充分展现:新楼兰国,有太阳能发电站,有保护沙漠化植树造林工程等。

4、利用媒体来创设问题情境。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不断发展,许多兼具影、像、声、光等功能的教学设备,如实物投影仪、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充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课件”,熟练操作运用这些电教设备,为学生创设最佳的“视听”情景。

5、利用实际操作来创设问题情境。大家知道,操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在操作时必须同时思考,如何摆放,如何剪拼,如何移动,如何折迭,操作活动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动作”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这在推进学生内化知识意义,发展逻辑思维与空间观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激发兴趣,集中注意使学生在亲身动手创作的过程中,愉快地、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破解彩陶之迷》一课中展示了小口尖底瓶模型装水演示后,提问学生“为什么装了水后瓶不会倒,会自动竖起来?”以揭示尖底奥秘,紧接着再提示一个问题:“如果拿两个尖低瓶去河里汲水,装好一个后怎么办?”“拿回家后倒水时尖底又起什么作用?”这样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破解彩陶之迷。学生的思维一直被老师带动,充分发挥其丰富想象力,达到破解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6、利用故事、漫画等手段来设喻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利用《狼与屠夫》的故事来导入和描述德国、日本、意大利法西斯的“狼”的本性;可利用漫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英法美的从容侵略;可利用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来类比二战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

7、语言描述,通过教师的充满激情和感召力的描述,来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回到当时的历史情景之中,去体验历史,获得认识。再如,在讲授《日本明治维新》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弄清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内容、意义,然后围绕这一问题,提出如何评价明治维新?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再进一步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异同点,最后加一问“为什么明治维新能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不能?” 。对同一史实通过发散性提问,引导学生多思维,拓展思维空间,既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始终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形成强大的自主探索的动力。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一位普通教师只能奉送真理,一位优秀教师则教人怎样发现真理。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通过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感悟。他们或用提问法,直接将问题摆到学生面前,或用激情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热情,或用演示法使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推论其原因所在,或用故错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在反思其中的乖谬等。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是培养和发展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启发剂”,应贯穿于教学始终,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倡导教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同时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问题情境设置、激发思维、引发兴趣,是实践课程标准的最佳形式之一,应贯穿于教学始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导入法初探



陆国芬



王仲孚教授说:“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而历史是基础的基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课更是起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我校历史组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初中一年级开始实施为期二年的“发挥历史功能,激发爱国情感”的实验。作为实验组的一员,我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模式,寻求“发挥历史功能,激发爱国情感”的方式、方法。本文根据实验心得,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的经验,对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导入法作一些探讨。

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其中,历史教学导入法语设计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然而,历史课传统的导入法设计多为新旧联系式,即采用复习法。当然,复习旧课而引入新课,有利于知识间 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体现着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但往往缺少了趣味性,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显得平淡呆板而常常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不拘一格,因课而导,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 那么定会大大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我与实验组其他人员注重研究导入方式。在备课中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导入方法,有些课有三种导入方式,在上课时根据班级情况再灵活运用。导入方式重视抓住学生兴趣,重视投入小而收效大,抛弃了以前纯粹的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陈旧方法。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悬念,激发兴趣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我在讲《两汉与匈奴的和战》这一课时,我先问学生:“在2000年举办的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共得了几块金牌?”学生几乎是齐声回答“28块”,我紧接问:“那同学们知道这第一名,也就是冠军的称呼从何而来呢?”学生都不知道,坐在那儿直摇头。然后我就指出:这冠军的称呼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历史人物──霍去病有关,那为什么有关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

通过这样的导入,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吸收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希望得到解答,上课就认真听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置图像,增强直观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如我在讲述《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时,在幻灯上投影出秦的疆域图,让学生说出它的大致范围,然后又投影西汉的疆域,请学生两相比较。然后指出在西汉统治时,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都是西汉的统治范围,这一地区是在西汉统治时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称之为“西域”。那西域又是怎样在两汉时期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呢?通过本课的讲述,我们就能知道原因。这样的导入,既联系了地理知识,把历史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用时事,联系史实

在教学中,根据新闻时事,联系具体的史实来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学习历史能增长我们的知识,锻炼我们的能力,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述《昌盛的秦汉文化》时,我这样用报上摘录的新闻来导入新课:据报导,1990年7月, 探险家们在美洲密林中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汉人村,村民都讲汉语,保持了民族特色。据考证,这里的汉人可能是秦始皇时代徐福率领数千名童男童女漂洋过海留下的后代。在日本也有类似的传说,现在日本还有一座徐福墓的遗址。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秦汉时期,封建迷信思想怎样在统治阶级中盛行呢?

时事的来源,关键在于平时的留心与积累。它的运用除了上述作用外,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融恰师生情感的作用。

四、渗理论,强调观点

对于知识尚少、抽象思维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的初一学生还不能进行纯粹的历史理论教育,必须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将历史理论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达到教学目的。在历史教学中,我也注意将历史理论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渗透到导入方法中去,这样的导入方法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比如我在讲《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时是这样导入的: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大家对秦始皇的评价有两种说法,有的说他是暴君,有的说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也就是说,他既有功也有过,那我们上一堂课学了他的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的过。通过这种导入法,既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初步明白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最基本的方法。

五、叙家乡,引起热忱

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都非常熟悉,运用乡土历史导入,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进入课堂的角色。 比如在讲《动荡中发展的南朝》这一课时,我先投影出常建的著名诗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印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我作出简单解释后指出这首诗所描绘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常熟兴福寺,兴福寺初建于南朝齐代,名大慈寺,到梁代改名为兴福寺,因寺内正殿后有一块巨石上有着奇异的花纹,左看像“兴”字,右看像“福”字,故名兴福寺。它是在南朝齐梁年代修建的,那么齐梁年代是谁在何时建立起来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运用乡土历史的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总之,以上的几种导入法,虽然形式各异,但殊途回归,目的都是为了使中学历史教学化抽象为具体,融趣味于严肃。导入法是一门教学技巧,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可单独使用,有的可揉合着用。我们应当依据不同的教学对像,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新课的方法。但导入法的选择,都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即学生听得懂,感兴趣。H·A多勃洛波夫也说过:“当学生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强制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这个领域的无穷奥妙,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吴洪华



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国务委员、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充分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的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但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美国学者克拉克一针见血地指出:“多媒体不能帮助学习正如用汽车运食物不比马车运食物营养更为丰富。”多媒体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笔者在自身教学实践和观摩了多堂初中历史课后,发现一些历史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这样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误区一:由“人灌”到“机灌”

过去我们批评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但利用多媒体手段后,有的老师误把计算机等同于多媒体,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让计算机从头到尾地“唱戏”,忽视教师应起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岳飞抗金》小节时,计算机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演示,展示了“岳飞抗金”这一历史事件,而教师只是作为操作者,不加任何分析和讲解,到最后学生连“岳飞为什么不是民族英雄?”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茫然不知,同时教师的教学风格也无法体现,课堂气氛拘谨而不灵活,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终导致由原来的“人灌”到现在的“机灌”。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播,更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初中历史教学有很明确的教学目标,初中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解还不够,学生思维的时间也不易持久,这需要教师对课堂学习进行很好的组织,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叩启历史知识之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并积极鼓励学生思维,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使“传道授业解惑”有的放矢。而多媒体手段只能辅助历史教师教学,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作用。

目前,教师的讲授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的语言、教态、情感对初中生起着巨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生动直观不乏幽默的语言,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蔼可亲的教态,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因此,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不是老师撒手不管任凭计算机牵着学生走。我认为教师要时刻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的交互功能,高屋建瓴地创设一些情景引导自学、思考和分析,使教师能按自己的需要组织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受课件的限制和左右,失去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

误区二: 从接受者到观赏者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要做到这一点既要看老师的教,也要看学生的学,归根结底要看学生的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时往往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先传统手段的师生交流、讨论都在光、声、图像的展示中湮灭了,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成为仿佛置身课堂之外的观赏者,学生常常停留在对精彩画面的欣赏上,而对实质性的历史内容不去留意,时间一长就不自觉地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例如在讲授《郑和下西洋》小节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把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用地图的形式展示,应该说出发点很好,但色彩艳丽的画面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再加上没有适当的提问、讨论等形式的交流,结果台上热热闹闹,台下冷冷清清,把一堂历史课变成观赏课,时间一长有的学生就开小差了。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把学生看作是有目的、有能力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的人。在历史教学活动中也不例外,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可以说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不可能取得高效率,而前面所说的“学生成为观赏者”则背离这一要求。

事实证明,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应从历史课的授课类型和历史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同时还要从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初中生能保持精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而心理学又告诉我们如果长时间单一做某种活动,会使人感到疲劳。),科学地运用多媒体使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另外注意适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一些人机对话类型的讨论题、思考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多媒体展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也会感到有有张有弛精神也会非常饱满,也就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了。总之,“教就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用什么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误区三: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部分,它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课件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能肤浅地停留在表面。但有的老师不注意教学目的,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而没有真正的实质内容。另外历史的多样性常常导致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被牵扯进课件中来,但有的教师往往热衷于追求多媒体显示效果,学生对显示画面印象很深,但仅仅而已,不能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这样的课件给人以喧宾夺主的感觉。还有的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不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难有所体现,整堂课下来感觉平淡无奇,轻重难辩,缺少一个"拎起来一条线,撒下去铺满地"的教学主旨,这样的课件真是“绣花枕头稻草芯”。

诚然,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展示功能,它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但光有好看的课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讲究实际,课件设计要体现历史教材的教学目标,要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符合科学性和客观实际,同时要围绕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哗众取宠,堆砌素材,也不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在图象的处理上要简洁,大量的讲解和分析应让老师去完成,另外还要注意课件设计的艺术性,色彩搭配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布局要合理。总之,课件的设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要有鲜明的目的和实质的内容。

误区四:盲目使用 效率低下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有的老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越能显示教学水平,一味盲目使用,从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明显增强。例如有的教师喜欢将大量的历史知识的板书和逻辑推导写入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而这样使学生对其印象反而不深,不易吸收,有的学生连笔记都来不及记。我觉得到不如老师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分析一边板书,学生也能边听边想边记。再比如,有的老师喜欢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而由于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图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往往受到限制。与其花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仪、录像机或挂图来得方便。

多媒体手段有着自身突出的优点,但它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而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实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因此要改变盲目使用多媒体的现象,我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的缺点,将传统教学媒体与手段和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能用别的手段达到预想的效果就用别的手段,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要表达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或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红军长征》小节时,教师通过电子地图,配上活动箭头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加以演示,同时每到重要的地点(如遵义等)在附应的影视资料;同时,请同学用讲故事的形式补充一些红军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讨论分析红军为什么开始失败?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总之,多媒体并不是独媒体,能把多媒体跟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得很好的课,才是真正得多媒体教学课。

毋庸置疑,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确实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优势,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它能包办一切,它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要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使用时要注重科学性,要使多媒体的运用做到“适时、适度、适当”恰到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8: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