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行云流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居家必备生活教科书:健康生活百宜百忌

[复制链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 21: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居家必备生活教科书:健康生活百宜百忌

第63节:二、饮食调理防疾病(22)


  同样是一分钟就戒烟的人还有,那就是列宁。列宁青年时也是吸烟者,一天他妈对他说:家里这么穷,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给别人洗衣换来的钱都被你抽烟抽掉了。列宁听后,二话不说,当即把吸剩下的烟扔到地上,一脚踩灭说:"妈,我不吸烟了。"从此列宁终身不吸烟。

  因此,戒烟也很容易。悟性高,说戒就戒;悟性低,千说万劝也不戒;但死神一露面,不说也一分钟就自动戒了。

  男人要戒烟,女人是关键

  女人的教育和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应大力加强和重视。西方有句谚语:"摇摇篮的手管理着世界。"中国也有句俗语:"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都说明了同样的意思。

  在男人戒烟的众多原因中,因病而戒烟的均属较年长者。有启发意义的是:妻子劝说丈夫戒烟成功者比父亲加母亲的联合力量还大一倍。这是一个好现象。妇女不仅是健康教育、戒烟运动的生力军,还是家庭和整个社会的重要力量,远超过半边天。

  一个健康家庭应当是无烟家庭,因为,吸烟者的家空气是污浊的,二手烟即被动吸烟,危害尤其大。研究表明:吸烟者家中儿童呼吸道感染及哮喘发病率都较高。他们上学时,数学计算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均不如其他儿童。更重要的是,吸烟者的妻子肺癌患病率高一倍,患乳腺癌的人也增多。

  据1984年我国对50万吸烟人的抽样调查,男性吸烟率为61%,女性为7%,全国平均为33.8%,属中高水平。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女性吸烟率较低,这对督促男性戒烟以及创建"无烟家庭"更有帮助。

  从小不吸烟,烟民后继无人

  从人群吸烟的角度看,控烟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儿童、青少年从小不吸烟,使烟民后继无人。一项研究表明:对小学四年级学生一次生动的控烟宣传后,他们的日记和作文中,个个天真而又义愤填膺地表示:要和烟草作坚决斗争,不仅自己长大后决不吸烟,而且要加入到控烟的队伍,决不允许香烟再害人。有这样可爱的青少年,不需要太长,只要两代人,我们的世界就将是一个阳光明媚、清洁无烟的世界。

  主动戒烟,高高兴兴,心甘情愿;被动戒烟,癌症更多,死得更快

  戒烟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戒烟,病人高高兴兴、真心诚意、心甘情愿、主动戒烟;另一种是被动戒烟,戒烟以后,好的效果不明显,甚至于得癌症更多,死得更快了。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抽惯了烟,一戒掉,不习惯,就得病了呢?当然不是。主要原因在于他是被动戒烟,是被迫的、窝囊的戒烟,不是心甘情愿的,所以在情绪上、心理上都是抵触的、郁闷的,效果自然不好。

  吸烟的害处已举世公认,越早戒越好。如果一时戒不掉,可以把每天的吸烟量限制在5支以内,这样吸烟的危险度就会小一些。需要提醒的是,患心肌梗死的人吸烟量更要减少,干脆不吸最好。

  每天限5根,不妨试试看

  在国际上风行的"五日戒烟法",经我国引进后试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1979年提出至今,各国已有2000余万人用此法戒烟,平均戒烟达37.4%。

  "五日戒烟法"采取集体施教,每日授课1小时,座谈、知识讲座、行为矫正指导相结合,学习班结束后随访6个月评价效果。讲课中心的教师以幻灯、投影、座谈等方式帮助学员下定决心,树立恒心戒烟,示范腹式呼吸法,介绍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互相鼓励,共同度过"戒烟不知期",走向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5-1 21: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居家必备生活教科书:健康生活百宜百忌

第64节:二、饮食调理防疾病(23)


  学习过程有三个阶段:

  生理准备。教授腹式呼吸,指导有氧体育运动和放松学习;回避所有能影响戒烟决心的药物与习惯;调整食物结构,增加饮水量,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学习准备。思考吸烟利弊,权衡得失,掌握自我意识的控制能力,摸索一套没有香烟的健康生活模式,选择一个明确的日子突然彻底戒烟。实践证明,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可取的方法。要充分了解,戒烟中出现的症状是戒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难,是你身体建立新的平衡信号。回吸只是发展中的一个曲折,而不是最终结果;对某些回吸信号采取积极措施,就可以保持戒烟成果。

  社会准备。找对策回避烟友和吸烟环境;学着抵御烟草的诱惑;与不吸烟者交朋友;从朋友和家人处获得帮助,接受监督;经常发现戒烟在生活中的各种益处。

  通过"五日戒烟法",吸烟者会惊喜地发现自己身心各方面的变化,最大益处莫过于重新获得了自信、自尊、自爱,以及对生活和自身的控制。许多人发自内心地说:"我能控制自我,知道如何对待生活了。我摆脱了尼古丁。小烟卷,永远告别了!"

  烟酒亲兄弟,并非一家人

  人们常把烟酒混在一起谈,"烟酒不分家",以为两者差不多,其实它们有本质的不同。

  从历史上看,酒有5000余年历史,在文字出现以前,远古的岩画上已有酒具的图案,而烟是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带回欧洲的,吸烟的盛行只有200余年的历史。从地域上看,世界各古老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米酒、果酒,各具特色,五彩缤纷,而烟草则仅此一种,别无分号。从医学上看,酒有广泛的用途,酒与医本是一家,现代医院每天都离不开酒精。烟则有百害而无一利。从文化上看,酒在各国都有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文化人文内涵,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风花雪月,情仇爱恨都有酒的故事,而烟则相形见绌,只能甘拜下风。酒的气质和品位是烟所无法比拟的。

  酒的消耗量是一些民族焦虑程度的指标

  人是感情动物,有七情六欲,在内外环境压力下,人的感情需要有宣泄释放的途径。酒精的刺激、兴奋、释放和麻醉功能正符合人们的需要。心理人类学家维特·巴诺教授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社群的研究发现,酒的消耗量是一些民族焦虑程度的指标,并认为适用于所有饮酒民族。

  但凡人的种种郁闷忧伤,慷慨悲愤,兴奋激动,思念惆怅或亲人相逢,接风饯行,遣忧排愁,贺吉致喜,此时酒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其文化与疏导功能是任何其他东西所无法替代的。试想,世上还有什么能把人类的精神、心灵和感情如此酣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仃浊酒杯"。而"青梅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更是在杯酒之间演绎了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当然,其中也夹杂一些不良的"醉酒文化","今朝有酒今朝醉"、"浩歌一曲酒千钟"、"酒醒还醉醉还醒",使"酒杯是小,淹死的人比大海还多",对社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8-5-1 21: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居家必备生活教科书:健康生活百宜百忌

第65节:二、饮食调理防疾病(24)


  酒是一把"双刃剑"

  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每日饮少量酒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适量饮酒能缓解紧张,改善情绪和睡眠,有助于人际交往。

  但是,饮酒少量可以,多量不行,以每日不超过15克酒精(这就是"戒烟限酒五一五"中的"一五")为限。少量饮酒,按国外的标准是30克酒精,按我国标准为15克酒精。这样,葡萄酒、绍兴酒在100毫升以内,60°白酒就是25毫升,如果啤酒就是300毫升。

  酒是一把"双刃剑"。少量的酒是健康的朋友,过量饮酒是罪魁祸首。

  酒喝多了以后很危险。据国外研究报道,40%的交通事故死亡者、50%的监狱罪犯、25%的重病人都是和酗酒有关的。酗酒还可引起肝硬化、酒精性心脏病、酒精性精神病、脑卒中、肿瘤、帕金森氏综合征以及其他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道德的沦丧。

  有的人酗酒后通宵搓麻将打牌,大喜大悲,大吃大喝,触犯了"饱餐、酗酒、激动"三联征,当天激动,当天死亡。

  其实,酒精是一种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约1/4由胃黏膜直接吸收,其余经小肠上部黏膜于两小时内全部进入血中,在空腹及低浓度时吸收加快。酒后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一般饮酒后体内酒精量达20~40毫升时,可感到轻松愉快,语言增多,有时则表现出粗鲁无礼、感情用事、时悲时喜、时怒时愠;当人体内酒精量达50~100毫升时,则表现为语无伦次、神情恍惚。

  美国保险公司有一个统计,不喝酒的人,滴酒不沾的人得病多,寿命短还死得快。而酗酒的人,每天喝大量酒的人,得病更多,死得更快。少量喝酒的人,每天喝点红酒、黄酒、果酒的人,得各种疾病的极少,寿命最长。少量喝酒的人比不喝酒的人平均寿命长1岁,大量喝酒、酗酒的人比少量喝酒的人平均寿命短8岁。

  酒,越少越好

  欧洲20个工业化国家的横向流行病研究表明:酒精的消耗量与冠心病的死亡率成逆相关。

  在前瞻性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在每天都少量饮酒的人群中,其高血压与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比不饮酒者低。

  美国癌症学会对年龄40~59岁的28万名男子的饮酒习惯进行了12年跟踪研究,发现适量饮酒(每天不超过15~30克酒精)的人其心脏病死亡率比不饮酒者低20%。

  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的资料显示,适量饮酒可减少40%的冠心病发作。原因是适量酒精能升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的胆固醇,因而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新近的研究发现,适度饮酒者体内C-反应蛋白含量最低,表示酒精有一定的抗炎症作用,这也有利于减轻动脉硬化的发生。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资料表明:适量饮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更健康,而且平均预期寿命延长1岁。

  世界卫生组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它把过去的"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口号改为"酒,越少越好"。因为少量饮酒的好处很容易被饮酒的巨大弊端所掩盖,也就是把"对酒当歌"改为"对酒莫歌"了。

  实际上,即使在以前认为少量饮酒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也从不提倡以少量饮酒作为预防冠心病的方法,为的是防止酗酒的巨大社会负面作用。

  酗酒之害,触目惊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8-5-18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居家必备生活教科书:健康生活百宜百忌

好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22: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居家必备生活教科书:健康生活百宜百忌

但愿对每一个人都有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3-4-11 11:03:08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4-3-29 14:57: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0 20: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