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认识负数》课后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9-5-28 11:42
标题: 《认识负数》课后反思
《负数》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标准)第二学段规定的教学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拓展。建立负数的概念,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了有理数,为第三学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把“负数”教学的具体目标定为:“在熟番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題。”

基于此本节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是这样制定的:

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在情景中能辨认正负数即可。

那么怎样让学生认识负数呢?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我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反复举例对比两种相反意义量,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引入负数后,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大量的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量的实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及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课上我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的产生的必要性及正负数的含义,让学生亲历符号化的过程,培养符号意识,建立负数的概念。本节课,我努力做到了如下几点:

l.在具体情景中,加深对负数含义的理解

上课,我以学生“起立和坐下、举左手和右手、向前看和向后看”等相反动作引出“相反”这一话题和学生聊起。由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相反的现象”聊到“相反意义的词语”,由“相反意义的词语”聊到“相反意义的量”,聊出了一对重要的数学概念“正数和负数”。丰富的聊天内容,让学生自然地走进数学,建立负数的概念;多彩的现实情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正负数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是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与学方式并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组织学生用数学方式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采用独立尝试、讨论交流等活动方式:在进行正、负数概念的教学时,则采用了教师讲解介绍范例与学生尝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正负数概念有清断的认识和了解;在介绍负数的历史时,则运用多媒体呈现负数的产生和发展,开学生的视野的同时,带给学生数学文化的拓展。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促成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3.突出数学的文化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经典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就有正负数的记载。”“国外对负数的认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向学生介绍负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发展,感受祖先的数学智慧,体会中国在数学发展史上做出的突出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整节课,从聊“相反现象”引出“相反意义的量”开始,到实践应用,围绕学生认识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展开教学活动,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尝试用数学方式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建立正负数概念;提供丰高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运用正负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正负数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亲历了负数的产生和发展,领悟到中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体验成功、提升数学素养、培养数学情感的过程。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