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包粽子作文600字800字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5-15 08:28
标题: 包粽子作文600字800字
包粽子作文600字800字
篇一:包粽子

  每当想起第一次包粽子是的情景,我就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记得那是我六岁那年的端午节,我和妈妈来到了姥姥家。一进姥姥家门就看见地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盆,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食材和绿绿的叶子。我好奇的问姥姥:“姥姥,这些都是干什么的呀?”姥姥笑着对我说:“今天是端午节,这些都是包粽子的原材料呀!”“我也包!我也包!”看我那兴奋劲姥姥答应了。

  只间姥姥从一个大盆里拿出了两片粽叶,一叠就成了一个圆筒,往里面放上两勺米,几个枣,又来回折了几下,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兴致勃勃地拿了两片粽叶照猫画虎的包起来,左边折一下,右边叠一下,折来折去,终于叠成了一个歪七扭八的圆筒,往里面放上了两勺米,几个枣,把剩余的叶子往圆筒上一铺便系上了草绳。哎?怎么馅露出来了?白白的江米就像淘气的小孩子不老实的探出头来,好像很好奇外面的世界。我使劲把粽叶往左拽拽,江米又在右面露出来。这下可怎么办呢?我望着盆里的粽叶忽然有了主意。我又拿了几片叶子左一片,右一片的把露出来的江米包了起来。现在小小的粽子就像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绿棉衣,胖胖的。

  粽子下锅了,妈妈指着锅里的一个最大,最胖的粽子说:“这个粽子最大一定馅最多,一会儿谁都不许跟我抢。”开饭了,妈妈打开那个最大的粽子,剥了一层又一层,边剥边说:“哎?这个粽子是谁包的?怎么只有叶子没有馅呢?”我听了笑着对妈妈说:“这个粽子是我包的,因为老露馅,所以我又给它包了一层又一层的棕叶。”一家子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就是我第一次包粽子的经历,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5-15 08:28
包粽子

  明天,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一定要包个粽子,我美滋滋的想着。

  终于,等到端午节这天了,姥姥和老爷来我家吃饭,我就吵着姥姥,让她教我包粽子。可是包粽子的材料都没有买,我就让妈妈赶紧去买。

  姥姥要教我包粽子了,想想就高兴。妈妈把买回来的糯米放在水里浸泡着,买回的粽叶也在水里浸泡着。过了一会,姥姥抓了一把糯米说:“还得在泡一会,不然煮出来不黏,都散开了。”我拿起一片粽叶,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粽叶的边缘还很扎手。

  姥姥终于要开始包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姥姥的手,看是怎么包的。姥姥一边包一边说:“好长时间都不包了,都快忘了。”姥姥把粽叶的一头往里面一折,成了一个倒着的圆锥,然后放了一点糯米进去,再在糯米上放了一块肉,又在肉上盖了一层糯米。糯米上的水从低下的角流了下来。该把粽子“合”上了,只见姥姥把长的一头折了过来,用嘴咬着一头线,让后把粽子缠了起来,一个粽子完成了。

  哈哈,这么简单,我挑了两片最大的粽叶,然后重叠,但不是完全重叠,可我连折都不会,这可是最简单的呀!我就求助姥姥,姥姥又给我演示了几遍,她折的那么轻松,我在旁边看了半天还不会,我真是自愧不如。好一会才学会。唉······我抓了一把糯米放了进去,结果没有把头捏紧“哗啦”一下全散了,好不容易才折好的呀!我收拾好心情,继续包。前面的步骤完后,准备粽子“合”上,可每次合上,两边总盖不上,白白的糯米都露了出来,姥姥说:“你把两边往里面捏,然后把它盖上。”听上去好简单,可做起来不是那出错,就是这出错的。但是经过我不懈努力,最终还是成功了。包完后,我用嘴咬着一头线,另一只手缠。别人都是大致地缠一下,我呢,几乎把整个粽子都给缠上线。

  我越发顺利,不一会就包完了,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吃,说:“妈,你赶快把粽子蒸了。”老爷在一旁淡淡的说了一句:“是煮不是蒸。”我赶快改口:“赶快煮粽子。”

  终于能吃到自己包的粽子了,味道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5-15 08:29
包粽子

  每年端午节来临之前,父亲都会忙里忙外地为全家人包粽子吃。这不,五月初五还没到呢,他老人家就已经包好了一大盆粽子,说要给我们送一些过来。我和老公哪能再让父亲奔波劳累,于是决定自己回去拿。

  在父母家吃完丰盛的晚餐,我俩带着裹满亲情的飘香粽子满载而归。

  吃着这甜而不腻,软而不粘的蜜枣粽子,我不禁回忆起小时候与妹妹一起跟父亲学习包粽子的情景……

  那会儿父亲还没有退休,只能利用周末时间,骑着自行车到水渠边上采摘一大捆芦苇叶(也就是粽子叶)回来。然后一片一片洗干净,放进锅里煮约20分钟,再捞出来搁在凉开水里冷却,这时你会发现叶子已由青绿色变成了黄绿色。

  葡萄干、蜜枣馅儿是早就准备好的,包粽子用的糯米也事先用水泡了两、三个钟头。当父亲将捆绑粽子的麻绳拴在厨房的金属水管上的时候,我和妹妹就知道包粽子的工作要正式开始了,于是每人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认真看起来。

  只见父亲把两片粽叶叠放在一起,卷成锥形,用调羹把掺和葡萄干的糯米舀进锥形的粽子叶里,再用筷子筑紧,塞一颗蜜枣后再放一些糯米,右手的前三指捏着粽叶顺势折叠做角,左手配合紧固,再从拴好的麻绳里抽出一根,双手配合打扣扎紧,一个四角模棱的锥形粽子就包好了。从父亲熟稔的手法中,我和妹妹简单地认为包粽子很容易,于是嚷嚷着也要动手包一包。

  我选了一片宽大的粽叶,两手相对轻轻一卷,呵,行了,有了一个尖尖的锥形,心想:也不是太难嘛!于是舀了些米进去。可不知为什么,放多一点糯米它就散了,弄了两三次也没弄成,偷偷看一眼老妹的,她竟和我一样。父亲笑着说,粽叶卷一圈当然不行,卷两圈就不会散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总算卷好了又尖又细的锥形。吃一堑长一智,这回我不再闷头傻干,而是边看着父亲操作边跟着照猫画虎,不一会儿,我就把放满了米和馅儿的锥形粽叶捆绑成一个尖尖的四角小粽子。妹妹因为手劲儿小,系好的粽子还没下锅就咧开了大嘴。看来,包粽子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父亲包得又快又好,那是因为他年年都包,动作已经很熟练了。

  如今,市场上常年都可以看到买到种类繁多的粽子,味道虽然过得去,但始终没有父亲包的粽子可口,因为父亲裹的粽子里多了份爱心与亲情的味道。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5-15 08:29
包粽子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比如说,做香包,买艾草,带花绳,划龙舟,但这次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和奶奶一起包粽子。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对屈原有了敬佩之情。

  这时我便迫不及待地催奶奶快一点交我学包粽子,奶奶听了便说:“好、好”。我看见奶奶那动作娴熟的样子,也跃跃欲试,一把把奶奶手中刚包成的无底圆锥形的粽子抢了过来,便凭着我的直觉,挖了一大勺糯米,里面的水都没有倒便装了进去。我本以为成功了,便居功自傲,可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刚挖好的糯米好像在嘲笑我一般又逃到了盆里去了。我生气的问奶奶,这是怎么回事,奶奶不慌不忙的告诉我:“孙子,是因为你的粽子皮没有包紧,而且汤水都在里面,肯定要漏。

  我听了奶奶的话,便静下心来,认真了看奶奶做了一遍。啊!奶奶不愧是我们家的厨艺大师呀!奶奶先把皮重新包好,又挖了一大勺糯米,把汤水倒了出来装了进去,手掌托着下面,把盖子盖好,为了不让馅漏出来,奶奶又拿了毛线包粽子五花大绑了起来。这样一个香喷喷的粽子就完成了。说着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小心翼翼的拿起粽子皮,不过因为太着急馅放进去还是漏了出来,我不耐烦了,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心平气和地对我说:“做事要静心,这样才能把每件事情干得更出色。”我听了奶奶的话,重新振作起来,认认真真的把粽子包好了。奶奶见了直夸我包的好。

  包粽子这件事,让我懂得了静下心来,可以做任何事。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5-15 08:29
包粽子

  端午节的清晨,是忙碌的,连空气里都带着丝丝粽叶的清香。

  闻着从邻居家飘来的粽香,软糯的粽子仿佛出现在了我眼前。想起和姥姥约定好了今天去向她学习包粽子,我忙收拾妥当,欢欢喜喜赶去了姥姥家。

  姥姥正在厨房前前后后得忙碌着看,我洗净了手,跑来给姥姥帮忙。姥姥先示范了一个给我看,姥姥拿来两片芦苇叶,先仔细检查一番有没有烂,一上一下重叠在一起,双手灵巧一翻,折成了一个圆锥形,然后将雪白的糯米装进去大半,用指头在糯米里挖一个小洞,把蜜枣、花生、葡萄干分别放进去,再抓一小把米,盖住蜜枣,最后用手使劲压一下粽子,把里面的充填物压实,在把上面的苇叶折下来双手一捏,折成一个角,最后把剩下的芦叶尖一绕,一手牢牢握住粽子,另一只手拿住棉线,麻利地绕着粽子缠两圈,打个结,一个漂亮的四角粽子就包好了。

  我看的目瞪口呆,不到一分钟,姥姥就包好了一个,看起来也不难啊。我拿过两片叶子,有模有样地包起来。可是出师不利,连一开始的圆锥我都不会折,我笨手笨脚地折了两下,还是没悟出来,姥姥看不下去了,握着我的手,教我怎么折,我这才学会。

  再往里面填米、枣,这对我来说完全小菜一碟,可是到裹地时候,难题又来了。我把苇叶往下折顾着右边,左边会漏,顾着左边,右边白花花的糯米又不听话的跑了出来。苇叶经不起我的多次蹂躏,终于烂了,我索性不管它了,又拿来一片苇叶,哪烂往哪裹,终于,在我不懈努力下,我平生包的第一个粽子出世了。把它和姥姥包的放在一起比较,姥姥的好比一个打了胜仗雄赳赳气昂昂的将军,而我的呢,说它是缺胳膊少腿的逃兵都是夸了。

  再怎么说这也是第一次,我并不灰心,又虚心向姥姥请教怎么不让米露出来,再了姥姥的教导下,我又包了第二个第三个,随着一次次的尝试,我娴熟多了,包出的粽叶也一个比一个好看。

  经过了一上午的努力,一大锅粽子终于煮好了,我也包的胳膊酸极了,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一点也不觉得累。果然劳动的果实最香甜!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5-15 08:29
包粽子

  外婆家年年都包粽子。今年过端午节,我端着凳子,坐在外婆身边,看她怎样包粽子。

  外婆先从白棉线球上抽出一根长长的线,剪断后,把线的一头系在一把竹椅背柱上。坐的旁边摆放着一个大盆,里面装满糯米。糯米中包含各种配料,有红豆、芝麻等,还加了少量的食油和碱,外婆用筷子搅拌均匀了。另有不同的馅料,如腊肉、甜枣。

  外婆包的粽子有两种形状。外婆告诉我,一种叫“牛角粽”,顾名思义,就是很像牛的角,一头尖尖的;另一种叫“斧脑粽”,是三角体,但不那么尖,像斧头一样。外婆包的主要是斧脑粽,它的体积大一点。

  外婆先拿起一片粽叶,用食指和中指摁住粽叶大致四分之三的地方,往上一折,再把多出来的粽叶绕一圈,使之与别的粽叶重合,形成一个尖尖的“窝”。然后舀一勺糯米,加一小勺馅,再加点糯米盖住,将这些糯米摁紧。用粽叶包裹严实后,用线缠住、打结。这样,一个牛角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包好以后就放到锅里煮。我也帮忙添着柴。两个小时后,散发着粽叶香的粽子出锅了,让它稍加冷却,剥开粽叶,一口咬下去,哎呀,又香又甜,真是一种享受!

  往年我们家的粽叶是在超市买的,今年的粽叶是外婆、妈妈到山上去采摘的。那天摘粽叶我也去了。所以今年的粽子中也有我的一份劳动成果,怪不得吃起来感觉特别香呢。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5-15 08:29
包粽子

  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一个赛龙舟的节日,一个包粽子的节日……还记得吗?“端午节”!

  今天下午,我们五(4)班组织了一回“端午粽飘香”的亲子活动,我们一个个斗志高昂,这并不难的包粽子活动怎得难倒我们?

  下午一点开始,家长们陆陆续续地到来了,大袋子小袋子,大锅小锅,统统带到班级来,米粒和粽叶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们激动极了,一刻也不能安稳……

  开始,我们班请了一些同学上台告诉我们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好精彩!

  之后,赵老师让粽子包的最好的马晓东妈妈给我们演示一遍:那两片粽叶,重合一半,从上往下约一分米的位置,转成一个圆锥;往圆锥里插一根筷子,放入米,用筷子捣实;再用一片粽叶包好,用手指轻轻捏成三角形,把多出来的粽叶尾部向下翻折,裹几圈,多余的粽叶尾部方可折断;抽出一根线,咬住线的一头,把线围着粽子的两个角裹实,不宜太紧,系好方可。

  马晓东妈妈做得甚快,过程又如此复杂,我们怎能记住?只能在包粽子的时候慢慢请教了。

  包粽子活动开始了,大家包的热火朝天,不过很多人都已在第一个关卡“摔了一跤”,我也不例外,左转来右转去,就是不成形,我便去找人帮忙,“终于知道怎样完成第一步喽!”我是很高兴的,急忙装米,不料,圆锥的下方已经通了个大窟窿。“唉,又得重做,真是的,气死我也!”

  不久,听到赵老师兴奋地说:“哈哈哈哈!我包好一个啦,包好一个啦!出去炫耀炫耀……”确实,包的不烂,还像模像样,似个买来的粽子,精美别致。羡慕,羡慕。

  我弄了半天,终于塞好了米,“下一步又怎么弄呀?不会。”我又无奈的跑去请教,教过之后,拿回来,又散架了,我跑去又跑回,干脆在那儿不走了,除了米少了点,资源还是挺丰富的,划来。

  历经千辛万苦,我终于包好了两个粽子,两个不像粽子的粽子……

  看到些心灵手巧的家长包的粽子,小巧玲珑,看着就想吃。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这次包粽子活动,虽然我的业绩不是很好,但是包得很愉快,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超市里轻轻松松买来的粽子,原来是如此的难包。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包粽子活动……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5-15 08:29
包粽子

  周一,我们班上综合实践课,课题就是——包粽子。但由于上周五没有把准备这事布置为作业,许多人没带材料,我就是其中之一。看着人家不算很失败的包粽子的过程与老师的讲解,我想:包粽子不算很难嘛!于是我盼着下午放学。

  总算回家了。吃过晚餐,我被告知——包粽子用的米至少要泡12小时,而不泡会使煮出的粽子不好吃。我只好开始包“假”粽子。

  一开始,我把粽叶半重叠到一起,再从粽叶约三分之二处定为盛米的漏斗形的中心处的一个角,再卷出漏斗形……等等,剩下的那一半是一个还是两个(多出的是粽叶的另一端)?幸亏一旁的妈妈指点才知道是一个。我怎么卷也没法把它弄到一边,只能蒙混过关。

  开始填米了。这是很简单,但米还是不听话,顺着粽叶滑走了。我把米填至三分之一,要放枣了,却又被告知枣没了,我只好无奈地把米填满。

  要把剩下的那半粽子扣过来时,叶子却变窄了,盖不住两角。一样没有任何办法。我刚想向妈妈请求帮助,可她却说:“这根本不合格嘛!”说完,就把我即将诞生的“杰作”毁了。

  我不甘心,又做了一次。那些问题其实丝毫没有消失,只不过比上次好了点。缠绳子时,妈妈告诉我其实怎么缠都可以,只要缠牢粽叶就行。然而我要打结时,两根绳子却无法“会合”,即使勉强凑在一起,线的细小也使我打不了结。妈妈又开始指导我说:“当初缠的时候要留一段儿(绳子),缠完了就好‘会合’了。”说完后,就给我的像那种长的直角三角板一样的粽子系了个活扣,又把这“处女作”毁了。

  包好之后,要把粽子上锅蒸1小时(高压锅40分钟),但现在包的是“假”粽子,又被毁了,我只得望“熟”兴叹。不过,我并不失望,因为——我实践了。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5-15 08:29
包粽子

  端午节过了,家家都吃过粽子。看着粽子我想起第一次包粽子的情形。

  那是87年的事。那年我女儿三周岁,第一次在幼儿园里过端午。以前都是带她的奶奶送我们粽子,今年没送来。眼看后天就是端午了,街上没卖的,因为家家都包粽子,没人买。别人家的孩子有粽子吃,唯独我家没有。我很难过,恨自己不会包粽子。想了一天,突然升起一个念头:为什么不学着包呢?当天晚上对爱人说:明天你去买点粽叶,买五斤糯米,买些五花肉切块掩上,我要包肉粽。先生反对他不吃肉粽要吃甜的。我说那好办,再买些赤豆包赤豆粽不就行了吗?先生问:你真的会包吗?我答: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二天他去把我要的材料都准备好了,粽叶也洗好烫好,只等我回来包粽子。

  吃完晚饭,我坐在粽叶旁,拿起三张小粽叶,头对头,看看粽叶上的尖头,想一想,它会把粽叶搓穿的,把它剪掉!让后把粽叶头那边两三寸左右弯个三角形出来,三角型底部不能出漏洞,先放些拌好味道的糯米,再放块猪肉,然后再放糯米把肉盖上,形成一个三角形这很顺利。现在是要把粽叶盖上糯米,即三角形的顶部。这个手势做了几次才研究出来,原来盖上米时左右手都要用一定的力顶着,才能用左手攥住它。最后是用绳子绑上。第一个做出来了,很兴奋,连着做第二个,就这样慢慢的熟练生巧,做了四个小时,总算做完了。

  开始放在大锅上煮。水开后转小火煮了一个晚上(怕不熟)。一早香喷喷的粽子香飘满屋。成功了!

  打开大锅盖,把浑浊的水倒掉,露出一个个三角形的粽子,我把它们拿出来放在淘箩里吹吹干,开始几个很好,后来有的绳子发散了,有的还裂开了。但绝大多数还是好的!肉粽味道还不错,真好吃!赤豆粽攒上白糖即香又甜,乐坏了我先生。

  晚上三人出去散步,遇上带女儿的奶奶。奶奶说:哎呀,今年忘了送粽子了。女儿昂头骄傲的回答:我妈包的肉粽比你们的好吃多了。奶奶惊讶问:小杜你不是不会包粽子的吗?我笑着说:是啊,以前我不会,昨天看人家都有粽子吃,我孩子没有很难过,自己就学着包起来,没想到还包出来了。奶奶笑着说:是应该学学,过节就应该有过节的气氛。

  从那年起,每年端午节我都包些粽子吃,倒不是买不起,只是要一个过节的气氛。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5-15 08:29
包粽子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等等。端午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

  从小我就记得妈妈不会包粽子,每逢端午前两天都是妈妈的好朋友或是隔壁的阿姨帮我家包粽子。包粽子那天比端午节还要热闹,客厅里准备了好多包粽子所需的材料,有一大盆糯米、一大碗腌制过的酱红色的喷发着香味的猪肉、一碗红枣、一万赤豆,当然还有一扎细细的绳子。最麻烦的是粽叶,我和姐姐要把粽叶一张一张的洗干净这可是个细活哦。

  包粽子的阿姨来了,这时姐姐不知跑哪去了,我就会坐在旁边虚心的学。首先拿两张粽叶对折出一个角,然后添一点米在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加一大块肉在里面,再往上添一点米,用筷子往里扎,越紧越好,最后就绑绳子,一个粽子就完成了。每每过节我都会做的津津乐道,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等粽子出炉后,家家都会互相品尝对方的粽子,评长认短总结经验好不热闹。

  现在的孩子都没了这种乐趣 ,五花八门的粽子很多,可都是买来的。我希望年轻的妈妈们带着孩子体念一下包粽子的过程。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老百姓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节日。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5-15 08:29
包粽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又可以包粽子和吃粽子!我太高兴啦!奶奶把粽叶和食材准备好了,我们俩(准却说应该是奶奶一个人,我只是闲着无聊玩玩)就开始来包粽子啦!

  奶奶飞快地包好了一个粽子,我看都没看见。我感觉有点晕晕的,对奶奶说:“奶奶,您慢一点,我都晕晕啦!”奶奶满脸慈祥地点点头,然后慢动作的教我。奶奶先把粽叶包起来成三角形,接着是把泡了好几个小时的糯米放进去,不过只能放粽叶体积的一半,再放进去一块肉,后来再加上糯米,最后把粽叶包紧,用绳子缠紧,就好了!我看了以后跟着奶奶学包粽子。过了一个小时后,在无数失败粽子中,终于有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粽子,在我粽子时,奶奶早包了数十个粽子。唉~姜还是老辣,果真不如奶奶啊!

  一提到端午节,我就想到了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好了不说了,再转到粽子这,奶奶把我们(准却说是奶奶自己,我只包了一个)包得粽子给烧好了,我尝了一个,美味啊!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