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9-3-25 18:24:2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强化认识
1.导学:上一节课,我们交到了很多生字朋友,看,它们来了,大家跟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拔、拍、踢、跑、打、足、锻、炼”等字。
3.教师出示“火字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带有这个偏旁的字。
设计意图:即使再聪明的孩子,学过的东西也需要经常复习巩固,教师通过不断再现生字,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把书本上的东西真正地转化成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诵读儿歌,读通句子
1.课件出示儿歌,引问:你能读吗?试着读一下,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适时点拨个别学生读准翘舌音“场、热、声、身”和平舌音“足”。
3.指名读生字,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读音。
4.教师导学: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儿歌,争取把句子读通顺。
5.学生两人一组赛读儿歌,比一比谁朗读时不仅声音洪亮,而且能把句子读通顺。
6.教师范读,全班听读,试着标出儿歌的节奏。
预设:铃声响,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
7.学生自由练习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8.指3名学生朗读,全班听读,根据字音、声调、语速等方面进行评价。
9.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能力。因为语感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反复诵读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语言,受其影响,把文章读得朗朗上口,对理解文章里的词汇、词语搭配、句子的格式、语言气势等都有好处,这样,良好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
三、再读儿歌,读出趣味
1.学生回忆自己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心情。(高兴、开心。)
2.学生带着欢乐的心情自由练读儿歌。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教师小结:热闹的操场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留下了我们许多欢声笑语。下面请同学们想象你玩耍时的情景,一起读这首儿歌。
5.全班齐读儿歌,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设计意图: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韵文进行表演性的朗读,可以收到“多重记忆”“立体积累”的效果。
四、小组合作,学写生字
1.学生找出生字新朋友,读一读。
2.小组合作,学生相互说说怎么记住生字。
3.引导学生反馈交流,教师表扬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4.引导学生复习看笔顺的方法,自己尝试书空笔顺。
5.师指导书写,引导学生看准每一笔的位置。
6.教师范写“跑”,强调左窄右宽。
7.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先描红,然后仿写一个“跑”字。
8.学生集体观察书写较好的生字,说说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
9.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其他字的书写。
10.指导书写其他会写字。
设计意图:写字是低年级的重头戏,指导书写时,通过老师教笔顺,教师的范写,学生的描红、临写,师生的共同评议,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把握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
五、拓展延伸,积累词语
1.课后读读画画:把你喜欢的活动涂上喜欢的颜色。书上没有的可以自己补上。
2.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卡片上,让同组的小朋友读,并向大家介绍玩法。
设计意图:从课程内容方面来说,就是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联系学生的教育资源,使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