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19-2-24 14:30:02
|
只看该作者
为巩固和发扬上述阅读教学的成功作法(经验),有效克服上述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整体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必须改革创新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与基本模式。
一、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理念、原则、规律)
(一)理解对话理念,领会编者意图,体现教材特点
1.要正确理解和努力践行“对话”理念。“修订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很明显,阅读教学要由过去的“三者对话”向“四者对话”对话转变,增加了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理念与策略。同时在不同学段的阶段目标中,也反复强调“交流”—“乐于与人交流”(第一学段);“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学段);“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三学段)。由此可见,“对话”与“交流”,正是“修订课标”所强调的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理念。这应引起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探索体现。
“修订课标”凸显“对话”与“交流”的阅读教学理念与特征,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作为基础与指导的。现代“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而“阅读教学”这一特殊场域的“对话”,涉及多个不同身份的读者,除了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外,还有引导和组织阅读教学的教师、选编文本的教材编写者。而在具体(谋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会基于文本展开不同形式的对话。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是一个多重对话的过程(比如:学生与作者或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和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等)。在这一多重对话的过程中,课文不再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冷静分析和解剖的对象”,而是“为学生提供了挥洒情感、理解人生和社会的情境、场所和空间”。其中,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始终处于多重对话的核心。
如何做到阅读教学中“多重对话与交流”的有效高效呢?关键策略:一是教师要首先启发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与作者对话,初步理解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意思(自读自悟、初步理解是对话与交流得以发生的关键和前提);二是教师要适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与分享,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特别是个性化理解,由于“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每个学生的认识(理解)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交流碰撞中,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相互参考、互相借鉴,同时教师要注意适时点拨引领,从而使学生不断地修正和发展自己的认识(理解),真正实现“在阅读中发展”的目标。
2.要准确把握和努力凸显“主题”特征。大家知道,“课标教材”是以“主题”(包括“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维度)为线索进行整合编排的,每一个主题单元的“导语”,不仅揭示了单元主题,提示了阅读的内容、方法,提出了单元训练重点,还引领了如何拓展延伸,从课内走向课外。而且,无论是人文主题还是训练重点,前后都是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因此,只有把握准编者的意图,弄清人文主题和训练重点的来龙去脉,确定好教学的起点和位置、教学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探索实施“主题牵引、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说写结合、内外沟通”大阅读教学理念和策略,才能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高效。
那么,究竟如何实施大阅读教学理念和策略呢?最为关键的策略和思路是:从主题单元整体入手解读教材、预设教学、推进教学—就是把一组组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以宏观的视野对文本进行俯视、鸟瞰,综合考虑每篇课文所在的每一学段、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每一主题、每一课文、每一节课的位置;仔细揣摩编者的意图,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训练重点的发展变化;认真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准确地选择、确定教学内容,明确这一“主题”、这一“课文”究竟该“教什么”,努力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孤立、肤浅甚至偏差的阅读教学的出现。
(二)依托借助教材,整合工具人文,力求文意兼得
“修订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中国小语学会会长、著名语文教育家崔峦指出:“母语教育责任如山,必须强化母语教育。因为,母语是民族的根、国家的魂,是每个孩子每个公民的精神家园;孩子的成长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的基点则在学语言。”由此可见,在语文(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关系”、凸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根本问题,既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操作问题。 1.要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所谓工具性,就是指语文课程所特有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缘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语文(阅读)教学中凸显“工具性”,就是要通过扎实而有效地语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好“语言”这个最常用的工具,为他们一生全面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根基。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的:“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与修养,就是母语水平和修养。”所谓人文性,就是指语文课程所具有的重要属性,是由语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特别是阅读材料)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的。德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因此,语文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必然具有人文性。所谓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课文中的人文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是在语文(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凸显这一特点的前提和基础。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来描述: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是载体,人文性是“里”、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所以教材中的选文大多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内容美,形式也美,形式和内容配合得恰当好处)。
2.要探索凸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策略。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先生指出:“语文教学中既要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又要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这就要求克服当前存在的两种偏向:一是指过早过份地突出人文教育,很多时候以放弃基础知识、削弱语文能力的培养为代价;一是指毫无进行人文教育的意识,只有孤立地字、词、句、篇训练,使语文课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
那么究竟如何科学而有效地操作才能凸显二者的辨证关系呢?总的来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课程基本特点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它应该是将理解、感悟课文思想内容,体会、感受思想感情与领会、学习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只是根据年段的不同有所侧重而已。这就是说,一篇篇课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载体,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凭借,教师要努力并善于发现课文中语言文字训练的因素,凭借课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即通过学课文来学语文、用语文。这就需要在教师钻研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语言表达,尤其是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这样表达好在哪里,从而学习他人语言文字表达、运用的方法、经验、智慧,了解语言文字表达、运用的基本规律,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等,真正达成“文意兼得”教学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