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走进语文,发现韵美——《发现语文》读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9-2-22 22:32
标题:
走进语文,发现韵美——《发现语文》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有幸阅读了孙建锋的《发现语文》这本书,作为一名全国的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案例畅谈自己和教学的对话。全书都围绕“对话”展开,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感受到与教学对话的魅力,理解“对话”既是一种内心的诉求,又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
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智慧,对教育的专注,对语文的深情,对孩子的钟爱,才有了魅力无限的语文对话课堂。纵观实录,孙氏对话往往是展示了一种“使看不见的被看见”的过程。魅力一:平等。孙老师和学生对话时,一次次把舞台留给孩子,甚至自然地下蹲像学生一位亲切的朋友在交谈。魅力二:真诚。每一次的点评独具匠心,润物无声:你的嗓音透着磁性。你可以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后备力量。如沐春风,铿锵有力。你是在考验我的听力?很努力了,尽力就好。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漫不经心的点评有时过于夸张,有时不痛不痒甚至已经背熟。而孙老师的每一句的点评透着真诚。赞赏但不夸张,点拨但不生硬,深入人心,润物无声。魅力三:诗意。课堂上弥漫着与课文相同的文学气息,学生在浓浓的诗意中触摸着文章的脉搏,吞吐着对文章的感悟与收获。魅力四:智慧。教师是课堂的精神领袖,学生是精神殿堂的旅游者,无限的风光在教师的睿智的引领下,精彩的对话中会出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妙境。
在语文教学上,我采用孙老师的书中的方法,一改以前的教师讲的多的弊端,在一篇课文还未开始讲解之前,先让孩子们自己反复读课文,然后在相应的字里行间写下“读懂的”和“不懂的”举手提出来,在学生们之间交流,或者点拨后再让孩子们读书,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这次解决不了的,才是我上课讲解的重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孩子们能自己借助疑问,进入思考的状态。
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可能一个学生记住了所学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却有所遗忘。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得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使每一个学生在听我的讲解时,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所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我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但这一点也是需要有高度的技巧和艺术的。我努力寻找重复讲解已经学过的教材的最恰当的形式,以便使学得最好的学生也能从中发现某些新东西。凡是学生的知识并没有什么空白和脱节的地方,我就只加以简短的讲解。这里没有那种表面上的积极性,学生们虽然没有开口,没有回答问题,没有相互补充,但这是真正的获取知识。我想,这种获取知识的形式,可以称之为学生对自己思想的“回顾”,对自己的知识仓库的“清点”。
这本书理念创新,体现教育的人文精神;科学权威,体现教育的时代前沿性;注重实践,突出施教的实用价值。书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我更充分地领会到了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
读了这本书,如饮甘泉,心灵得到洗涤。真正领会其内涵,还需要不断品读,不断在实践中体会。享受对话,意味着享受一种平淡有味的的艺术。让我们敞开心扉,让对话教学真正走进我们的课堂。
通过《发现语文——孙建锋对话教学》这本书的阅读,自己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如何做的。并且在书中孙老师还耐心的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是我日常教学以及与学生的生活沟通方面还需要很大的努力和提高。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