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全人之美深度语文学习心得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9-1-24 08:30
标题:
全人之美深度语文学习心得
雪后初晴,我们一行人踏上了赴山西运城参加全人之美深度语文培训的旅程。三天的学习,让我深深地明白,只有老师足够深度地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选择要通过文本,把什么传递给孩子们。
“相信种子”,是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具有绝对潜力的种子,我也一直如此坚定地相信着我的孩子们。所以我思考的更多的是我该如何更好地帮助我的孩子们成长。
第一,要有选择地传授。深度语文,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深度解读文本。文本中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每个人的思考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这意味着我们要把解读出的所有内容都灌输给孩子们吗?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我们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的意义所在,应该是更好地筛选出更合适的内容传递给孩子们。比如《项链》一课,马蒂尔德对贵族精神的理解是对是错真的很重要吗?不论她所理解的贵族精神对与否,她都在坚定地以贵族的标准在要求自己。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想结交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对孩子们来说不是更有意义吗?马蒂尔德花了十年时间赔偿一串假的项链到底值不值得,这真的很重要吗?每个孩子都像马蒂尔德一样难免有一个童话般的梦,这个梦也像马蒂尔德的梦一样难免破碎,那么比起纠结于到底值不值得,梦破碎以后我们该怎样面对,前方的路应该怎样走,不是更为重要吗?因此,我认为,深度解读文本的意义不在于把所有的解读都灌输给孩子们,而在于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选择把什么传递给孩子们。
第二,要教会孩子们思考。王开东老师提出要在问题看似结束了之后“再走一步”,也就是进一步思考。这种思考,可以体现为“质疑”。而我认为,这一步不仅要走的出去,还要能停下来,站得稳。正如王开东老师所说,要鼓励孩子敢于怀疑一切,但在怀疑之后,要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才是最重要的!质疑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必须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真正的质疑。质疑不等于抬杠,我们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质疑的意义在于问题得到解决;质疑也不是随波逐流地别人怀疑什么我就怀疑什么,有自己思想的、有思考价值的、经过思考以后能够得到合理解释的质疑,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质疑。
第三,要使孩子们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人生经验,能够理解他人的人生经验,并能够从他人的人生经验中汲取自己所需。谌洪果老师说:“太过熟悉的东西我们经常熟视无睹,从而丧失了对熟悉的东西的感受能力及发现能力。把熟悉的东西文本化,将他们以特殊的表现方式加以定格和呈现,从而产生陌生化的效果,吸引着我们的眼光,唤醒理解,进而逼视我们省察自身的生存状况。”这种陌生化理论提醒了我,初中阶段的孩子们,虽然自己的人生经验不多,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只是越熟悉的东西,越容易变得“陌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唤醒孩子们熟悉的却被忽略了的人生经验。以《背影》一课为例,朱自清在自己的叛逆期里不能够理解自己的父亲因此无法体会父爱,这样的人生经验是多么契合于我们的孩子啊。当孩子们想起自己类似的人生经验后,就会觉得原来作者和“我”是同一类人,这是多么亲切。有了这样的亲切感后,孩子们就更愿意去深入文本,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人生经验。能够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他人的人生经验进行连接,也许不待我们去讲,孩子们自己就会思考,我的父亲是不是也如文中的父亲爱他的孩子一样爱着我呢?这样的自主发现,我认为是更有意义的。
至于如何发现自己的人生经验,这让我联想到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半自动化阅读”。所谓“半自动化”,是指能够主动地边阅读边思考的状态。初中阶段的孩子们,有相当一部分在初次阅读文本时只能做到把每一个字都读对,甚至连读对每一个字都有些勉强,就更别说边阅读边思考了。想要达到阅读的“半自动化”,务必要有大量的阅读做基础,每天进行必要的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一开始像做阅读题一样,有意识地带着问题去阅读,渐渐地形成惯性,能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一边阅读一边产生思考,这必然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浅见,至于具体要如何去落实,还有待进一步思考和规划。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