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乎一直对家访有误区,总以为该是负责的家长,不用老师到访他们自会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反之,那些问题学生背后,首先就有一位甚或两位问题家长,想要改变学生或许还有可能,但是改变家长的观念,取得他们对学校教育的配合,就太难了。
上周三,放学后,我与班里的其他两位任课老师,一起走访了三个家庭。第一站---孙同学家里。该生平日较为内向,但是品质极佳,学习中等靠上,个儿较高。因此安排座位时,我让班里另一位稍有残疾的学生跟小孙同学做了同桌。事实证明,她也的确没有辜负老师的信任,开学至今,从未与同桌发生过什么矛盾。但是近两周来,学习却不在状态,总是上课做小动作,数学老师也反映,依小孙的程度,她本不该成为不会解方程的那一位,可事实就是如此:全班唯有小孙同学不会解方程。另外两位---小杨和小陈,都属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平日遗留知识点较多,长期堆积后,就越发形成恶性循环,再加上孩子天生的懒惰,使得学习总也跟不上班级步伐。
尽管之前就联系过了,但我们的到访还是让家长挺重视的。坐下简单了解了孩子的在家表现后,我们就直入主题,就孩子的近段问题进行了沟通。我们和家长一起帮孩子找原因,并为他们指出方法,最后又当面教育了孩子,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离开最后一个家庭,已经7点多了,匆匆赶回家的路上,两位妈妈流泪的样子在脑中挥之不去。之前,站在班主任的角度,我曾经单方面的埋怨过这些问题学生的家长:有什么能比教育孩子更重要呢?为什么任由孩子的问题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却不自知呢?难道就不能放下一切专心管好孩子吗?可是,当晚的家访,让我看到了生活的不易在每个人身上都留下了痕迹。儿子放学后,恰是小杨妈妈最忙的时刻。因此只能边招呼顾客边督促孩子写作业。小陈每天的作业交由辅导班老师负责,因为一直以来的磨蹭,妈妈都要等到9点以后才能接到勉强写完作业的他,再陪着他回家吃饭、洗漱后,催其抓紧上床休息。家长们拼尽一切努力,把孩子转至市直学校,然后用自己的辛苦工作、努力赚更多的钱来改善目前的生活处境。可以说,每位家长都有一颗甘愿为孩子奉献一切的心,他们的早出晚归、深夜陪读即是交给生活的一份答卷。面对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也很焦灼,但是总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加以改善。或者说,孩子的种种落后已经在家长脑子里种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他们不再相信奇迹的发生,也开始仅限于照顾孩子吃好喝好,有个好身体罢了。但是孩子是多么“狡猾”的生物啊,一旦他嗅到了投机的气息,再加上自我的惰性,就不管不顾地滑向了玩乐天地。对此,身为家长的你我,除了不断修炼养娃技能,想法设法跟孩子斗智斗勇,行使修正引导职责外,恐怕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了吧?
父母子女一场,我们能否更好激发对方的潜能,帮助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课题。愿你我珍惜这一世的修行,学做更好的父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