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材料 [打印本页]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18-11-9 09:19
标题: 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材料

    我们刚刚度过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和全省广大农民朋友一道,话丰年、晒丰收,切身感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共同展望乡村振兴、全面小康、民富国强的美好愿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农民朋友一个也不能少;全面振兴乡村,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优先战略任务。在全省脱贫攻坚集中总攻之际,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动员全省上下进一步激发对农民的感情、唤起对农村的热爱、强化对农业的重视,咬定脱贫攻坚的总攻目标,发扬连续作战的过硬作风,高质量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以扎实的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确保到2020年交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量级答卷,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中原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迈进。

    刚才,武xx同志通报了全省脱贫攻坚半年重点工作核查情况,三个县区作了表态发言。各地要正确对待这次核查结果,等次好是相对的,并不代表没有问题;等次差也不要气馁,不代表没有成绩。不到吹响最后胜利集结号的那一天,都要有归零的心态,保持昂扬的斗志、拼搏的精神,在未来的终考中见真章、论英雄。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保持清醒头脑,增强紧迫意识

    今年以来,特别是全省第六次脱贫攻坚推进会以来,各级各部门把脱贫攻坚作为锤炼“四个意识”的大熔炉、转变工作作风的突破口、检验干部能力的新标杆、推进发展的好机遇,铆足干劲、狠抓落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进展、呈现新气象。一是重视程度普遍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更加深入、践行更加自觉,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扶贫”得到有效落实,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氛围更加浓厚,各项工作布局和落实机制日趋成熟,全省上下“一盘棋”“一股绳”,打出了声势、打出了气势。扶贫扶志行动深入开展,激发了广大贫困群众靠自己双手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精准基础更加坚实。各地在落实精准方略上下真功、用实劲,抓工作的思路方法更对头、更有效。我省半年核查抽取的样本点显示,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退出准确率和因村因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两率一度”,分别达到100%、99.92%、98.02%,比国家2017年度考核结果分别提高1.39个、0.07个、8.83个百分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率达到99.02%,产业扶持措施叠加度达到1.78。今年6至7月,国家对新县、沈丘、新蔡摘帽退出情况开展专项评估检查,三县均符合退出条件,特别是基础较差的新蔡县顺利通过验收,让人刮目相看。三是统筹推进有力有效。各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以党建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各项工作互促共进。非贫困县和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步伐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71个非贫困县(市、区)本级扶贫资金共投入22.64亿元,在驻村帮扶力量上,实现对全省所有脱贫任务重的非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全覆盖。把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299个非贫困村纳入深度贫困村管理序列。四是实干氛围日益浓厚。各地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呈现出进位争先、比学赶超的势头,在2017年度脱贫工作成效考核中被约谈的平顶山、新乡以及固始等市县,变被动为主动,有了很大进步。全国因残致贫家庭脱贫攻坚现场会、构树扶贫工程现场观摩交流会、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现场会、扶贫办主任座谈会先后在我省召开,我们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特别是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县乡村干部肩扛责任、辛勤工作,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既取得一个又一个扎实成果,又以良好作风凝聚了党心民心。在派驻干部中,也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滑县半坡店乡闫河屯村驻村第一书记齐尚山,身患尿毒症,两天一透析仍然坚守岗位,他说,父母养育我、组织培养我不容易,我只想在自己可以走得动、干得了的时候为乡亲们多做点事。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军,父亲去世以后,把患有老年痴呆的老母亲带到村里,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拼命工作。正是这样一批普普通通的干部,舍小家献大爱,诠释了对党忠诚,展现了新时代出彩河南人的精神风貌。

    这些变化和势头值得肯定,但我们也要保持足够的清醒。今年以来,无论是中央第一巡视组巡视、十届省委第四轮对30个县(市、区)扶贫领域专项巡视,还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督查巡查、我省半年核查,都发现了不少问题。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党中央战略部署,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照我们立下的责任状,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近,越要点燃不辱使命的奋斗激情;年度大考的时间越紧,越要葆有军令如山的敬畏之心;攻坚克难的任务越重,越要以拼命的精神发起冲锋。

    第一,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头等重要政治任务,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习近平总书记讲,在脱贫攻坚上,我们把身家性命都押上了。大家要用心感受这句话的分量。脱贫攻坚战是只能赢不能输的重大战役,是签了军令状的重大责任工程,事关贫困群众的福祉,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事关党长期执政的基础。现在距离年底不到一百天,如果说年初的时候,可能还有一点空间和余地,现在就只能背水一战了。今年,全省要实现11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占现有农村贫困人口的一半,33个贫困县、263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均占现有贫困县、贫困村的70%,是任务最重的一年,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今年打好了、打赢了,明年就会更加主动,后年巩固提高就有了底气,否则就会陷入极其被动的境地,甚至拖全国的后腿,影响发展大局。省市领导同志都要盘算盘算,现在这33个县,有多少是底气比较足、有充分把握的;县乡领导同志都要掂量掂量,贫困村中有多少可以放心,有多少还不够扎实;部门同志都要对照对照,哪些领域政策还没有落地,哪些方面还存在短板和隐患。到了这个时候,决不能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一定要认认真真、逐条逐项落细落实落地。更要看到,越到最后问题可能越多、 困难可能越大,更何况我们也没有“补考”的机会。必须做足打硬仗的准备,把时间表、任务书拿出来对一对,把路线施工图拿出来校一校,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与时间赛跑,抓住用好这有限的战机。

第二,党中央严和实的要求极其鲜明,容不得半点虚功和水分。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从注重减贫进度到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而且要较真、叫板。从今年起,贫困退出工作由省里统一组织实施并负总责,对通过省里评估检查的xx贫困县,国家按20%的比例进行抽查。有些同志可能觉得现在脱贫摘帽的权力在省里,是不是标准会降一降、要求会松一松,过关会容易一些。国家把权力下放,要求省里对贫困县的退出质量负责,这既是信任,也是考验,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如果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我们还是问题重重,就愧对我们的衣食父母、愧对我们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自己改卷,标准只能更严,绝不会有丝毫的放松。现在,中央对脱贫攻坚的督查、考核、评估、审计、问责越来越严,考评方式采取年度集中考核和平时工作考核相结合,不搞“一考定终身”;督查巡查多采取随机暗访形式,实行常态化的领导干部约谈机制,发现问题随时约谈;对弄虚作假、干扰对付的一票否决,并依纪依规追究责任。这次省里核查中,省辖市中错退率最高的仍达到2.11%,县(市、区)中错退率最高的达到5%,这样的问题必须高度警醒。还要看到,是不是脱真贫、真脱贫,要由老百姓说了算,金杯银杯可以打造出来,但群众的口碑只有用心血和汗水才能换回来。脱贫攻坚最实打实、硬碰硬,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浮漂,决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闯关思想。一定要下足绣花功夫,不落一针、不跑一线,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第三,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依然不少,必须谨防滑坡和走偏。脱贫攻坚战打到今天,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大,但以越来越严的标准来审视,无论是上级巡视督查还是我们主动核查,发现和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现在是最吃劲、最容易滑坡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跑偏的时候。从中央巡视反馈看,我省存在脱贫攻坚工作的政治站位还不够高、坚持精准基本方略有差距、作风不实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违纪违法和腐败问题仍然多发等4个方面的问题。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督查巡查反馈看,我省在精准识别、产业扶贫、干部作风、群众教育引导、基层党建等5个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从我省半年核查情况看,麻痹思想依然存在,不精准的问题依然存在,产业支撑依然不强,资金项目管理依然存在漏洞,今年拟退出贫困县任务依然艰巨,作风不实问题依然突出。从省委专项巡视情况看,无论是政治站位、主体责任,还是“六个精准”、廉政建设,都存在很多问题,有的问题还十分严重,甚至令人震惊。个别县(市、区)党委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不及时不全面。一些地方和干部存在厌战心理和麻痹思想,有“差不多”的想法,工作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较大下滑,濮阳市去年考核排名第一,这次被评定为“较差”等次。全省产业扶持措施落实到位率平均达到92.09%,但济源市只有34%、焦作市中站区不到27%,比全省平均水平差一大截。这次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督查巡查期间,关于脱贫攻坚的网上信访留言,有3个省辖市超过300件,当然这有人口基数大的原因,但根子上还是没有用力去化解矛盾。特别是今年拟脱贫的33个贫困县,在这次120个县(市、区)的半年核查中,还有8个县被评定为“一般”和“较差”等次,其中有3个县是xx贫困县。这些,都给了我们“猛击一掌”的清醒。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会功亏一篑、兑现不了军令状,必然要吃下败仗。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都要有寝食难安的紧迫意识,全面查摆问题,深入剖析根源,认真抓好整改,以问题整改补短板、求实效,坚决防止前紧后松、防止矛盾积压、防止简单粗暴、防止短期行为。省里要对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整改不到位、标准不高的推倒重来,对整改不力、虚假敷衍的严肃问责。

    二、扭住重点关键,提升攻坚质量

攻坚战要攥成铁拳来打,盯住关键处,瞄准薄弱点,以高质量的标准务求全胜。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2018年到2020年脱贫攻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作出了“四六四”的重大专项工作部署,各地要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落实精准方略上再聚焦。纵向比,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度有了不小进步,但与中央要求相比、与群众期盼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必须持之以恒做好精准这篇大文章。精准识别要扎实。这几年,我们在精准识别上没少费功夫,问题在于有的地方“第一粒扣子”扣得不够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督查暗访时发现,有的村七八户“贫困户”住着楼房,而非贫困户住着快垮塌的土房、危房;有的“贫困户”子女在大城市工作,有儿女的赡养费,还享受贫困户政策,而有的老人患重病、儿女生活条件差,却不是贫困户,这种一眼都能看出来的问题,再不去解决就说不过去了。最近省里组织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  目的就是把不精准问题解决到位。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把这次“回头看”当作一次难得的补课机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再甄别、再核查,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退出,没有公示的要全部公示。特别要对重点户、边缘户、问题户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漏识和错退的要重新纳入管理。完善建档立卡工作要科学安排、统筹推进,注意方式方法,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作用,加强信息沟通和数据共享,减少不必要的填表报数,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精准施策要务实。重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再比对、再核查,看一看帮扶措施是否符合贫困户真实需求,是否落到了实处、见到了实效。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户一户去帮扶,做到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确保帮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精准退出要真实。对照退出的标准和程序,围绕“两率一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全面查漏补缺、补齐短板。特别是今年拟退出的33个县,退出工作要实施台账管理、动态管理,时间要精准到月,每个月完成多少,逐一对账销号。省市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对贫困县退出的新要求,完善办法,明确程序,加强指导,组织实施好今年拟退出贫困县脱贫摘帽工作,坚决防止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确保退出结果真实可信、各方认可。

    第二,在抓好根本之策上再突破。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上个月我们组织召开了全省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就是要让各市县开阔思路、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从目前全省情况来看,产业类的扶贫项目占比越来越高、覆盖面稳步扩大,但是还存在发展后劲不足、带贫能力不强、利益联结不紧等突出问题,有些地方还存在一哄而上、盲目蛮干等现象,像有个镇搞了123座蔬菜大棚,82座闲置,这类问题要引起重视。要因地制宜选准产业,让扶贫产业“落地生根”、持续发展。扶贫产业一定要围绕市场需求,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发挥好比较优势,并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与扩大开放招商结合起来,与经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既确保带贫效果,又提高发展质量。比如,平舆县富余劳动力多、二三产业欠发达,近年来引进发展户外休闲、生态家居产业,市场需求大、用工多、技术门槛低、适宜分散加工,也符合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发展到xx家企业,带动了xx多户贫困户脱贫,这就是较好的经验。各市县都要认真研究自己的优势,精准找到结合点,确保扶贫产业有旺盛的生命力。要培育载体,让扶贫产业“枝繁叶茂”、发展壮大。只有丰富做实载体,才能有效提升扶贫产业的带贫能力。各地在发展扶贫产业上,要注重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带贫企业和合作社,建设一批扶贫产业基地,规范一批扶贫车间,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提升扶贫带贫能力。比如,内乡县依托牧原公司推进养殖扶贫产业,发展“聚爱合作社”,贫困户依靠龙头企业有了稳定收入,效果就很明显。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扶贫产业“绿树成荫”、惠及群众。产业扶贫的根本目的在于让贫困群众“大树底下好乘凉”,不断分享产业增值效益,持续稳定增收。像栾川县立足本地旅游资源优势,在景区周边发展培育45个主题庄园和旅游示范点,在离景区较远的地方围绕“吃”和“购”做文章,让贫困群众更多地参与到旅游商品加工销售和旅游服务中来,这种扶贫模式值得学习借鉴。各地在发展扶贫产业中,要突出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带贫效果的持续性,让贫困群众与各类带贫主体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真正融入到产业链条中。

    第三,在攻克坚中之坚上再发力。深度贫困地区、特殊贫困群体和脱贫任务重的县(市、区),既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也是难点和短板,要强化政策供给、加大投入力度,把最难的堡垒一个个攻下。要用足用好政策。我省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对深度贫困地区加大资金投入,对特殊贫困群体加强综合保障,对脱贫任务重的县(市、区)强化结对帮扶。这些“真金白银”“真招硬招”,将有效解决各地资金不足、支持不够等难题,要紧紧地抓住用好,借势而为、主动作为、发挥效用。要改善发展条件。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导致贫困地区落后的最直接原因,对深度贫困地区来说更是如此。要以重大扶贫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网络等扶贫项目,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破解贫困地区发展的硬件约束。要强化保障能力。对贫困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贫困群体,要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结合,加快建立综合性保障体系。要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认真落实好低保、特困救助、基本养老、扶贫助残等政策。对大家比较关注的贫困兜底保障问题,省直有关部门要尽快拿出具体意见,确保那些无业可扶、无业可就、无力脱贫的特殊贫困群体不掉队。同时,要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近年来,我们认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6年计划建设的310个安置点已全部建成、9.74万人实现了搬迁入住,2017年计划建设的412个安置点已建成411个、已搬迁9.6万人,通过实施后续产业扶贫专项行动,已带动11.4万群众脱贫。这项工作获得国务院表彰。要再接再厉,全面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和规范标准,坚持行之有效的做法,聚焦搬迁群众稳定脱贫的核心目标,科学选定搬迁安置点,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健全完善复垦券制度,突出抓好工程建设、拆旧复垦、后续帮扶、要素保障、宣传引导等关键环节,如期完成今年6.29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任务,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第四,在强化扶贫扶志上再引领。“五级书记驾好车、扶贫干部推好车、贫困群众拉好车”,这应当是脱贫致富奔小康路上的励志图。但一些地方仍存在干部作用发挥有余、群众作用发挥不够、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少数贫困群众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梨子熟了都懒得去卖,甚至以当贫困户为荣,引得个别非贫困户“眼红羡贫”,上访、请托要求当贫困户。对此,要客观看待,不能简单把问题归咎于群众,而是要自我反思,是宣传组织发动没有做到位,还是帮扶工作方式方法不对路、群众不接受,主动从自身改起。要加强教育引导。深入开展扶志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农民夜校、讲习所等有效载体和形式,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像漯河市开展精神扶贫百户行活动,通过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和心理辅导专家组成专家团,定期深入乡村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改善贫困群众的认识偏差和消极心态;邓州市组织志愿者对贫困户进行“巧扶志”,走进贫困户家里,说到贫困户心里,破除了心理上的“坚冰”,提振了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各地都要结合实际,探索这类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好办法,解决“干部干、群众看”的问题。要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对率先脱贫群众的正向激励机制,更多地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开发公益岗位等方式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倡导多劳多得、勤劳致富。比如,社旗县开设的“初心屋”,采取积分换取奖品的方式,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参与项目建设,有借鉴意义。要坚持“授人以渔”,除低保金、养老金外,对贫困户一律不再直接发钱发物,对有能力的贫困户加强技术指导和项目资金支持,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要把扶贫领域诚信纳入行业信用监管体系,将不履行赡养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加大惩戒力度。要加强典型引导。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营造自强不息、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比如,卢氏县瓦窑沟乡杨书春高位截瘫,但坚持用自己的双手和仅剩的一条右腿,发展袋料香菇和黑猪养殖,不仅撑起整个家庭,还带动其他贫困户走上脱贫路;柘城县慈圣镇林凤英带着瘫痪的母亲在扶贫车间上班,被网友称为河南脱贫“励志姐”,这样的典型要多挖掘、多宣传。

    第五,在落实统筹推进上再深入。脱贫攻坚本身所固有的全局性、战略性和艰巨性,要求我们必须“跳出脱贫看脱贫”“跳出扶贫抓扶贫”,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注重统筹,促进协调发展。要统筹当前与长远,聚焦全面小康。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而且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贫困人口了,要保持扶贫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对已脱贫人口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对已脱贫县联系领导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帮扶队伍不撤,增强发展后劲。要高度关注返贫问题,对已脱贫人口加强监测管理,确保稳定脱贫。要统筹贫与非贫,防止新的分化。目前,全省非贫困村贫困人口为145.3万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65.6%,其中非贫困县贫困人口66.8万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30.2%。但由于非贫困县、非贫困村在扶贫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等方面受到政策限制,一度出现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如贫困村的现象。为此,省里专门制定了统筹推进非贫困县和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政策上作了一定的探索创新,各地各部门要强化政策落实,防止因发展不均衡而出现新的分化,确保非贫困县和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同时,各地一定要坚持现行扶贫标准,“两不愁、三保障”解决的是贫困群众的最底线需求和绝对贫困问题,不是说上什么学都不交钱,不是说看什么病都不花钱、不排队,不是说要住大房、住楼房,防止产生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待遇的“悬崖效应”,避免群众相互攀比,出现新的社会不公。要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巩固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是关键。当前,贫困村和所在县乡的工作重点就是脱贫攻坚,要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乡村振兴相关支持政策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以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以乡村振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第六,在突出党建引领上再深化。党中央一声令下,各级组织迅速行动,这种领导力、战斗力、执行力,是我们党特有的政治优势。这次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督查巡查期间,看到许多贫困群众家中都挂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门口贴着“脱贫不忘习主席,致富不忘共产党”的对联,言谈话语间充满了对党的扶贫政策的感恩之情,这就是党组织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的结果。脱贫攻坚越深入,越要加强党的领导,以高质量党建促高质量脱贫。要让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过硬。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持续强化“三基”建设。在这方面,郸城县“星级化”创建、新蔡县“三公三促”树形象、内乡县“三带五联奔小康”等活动,都是提升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好做法,值得学习借鉴。要巩固换届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对已换届的村“两委”班子认真开展“回头看”,对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要坚决撤换。当前,要结合村霸、宗族势力、黑恶势力专项整治,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工作,把村级党组织真正打造成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要让攻坚队伍变得更强。脱贫攻坚是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人”。要选优配强攻坚力量,加强驻村干部管理,特别是抓好基层带头人队伍。在这次村“两委”换届中,太康县刘寨村新选了一名40多岁在外创业的党员任书记,把全村小包工队整合成一个具有良好资质的建筑公司,带动全村40多户贫困户增收,这就是换届换出的新气象,配强配出的好效果。我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个现象,汇报工作的基本是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却总往后边站,有的地方乡村干部有依赖思想,什么事情都让驻村第一书记负责。这次省委专项巡视在对某县65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谈话中,有36人认为“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各级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这实际上是错位的,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不能把自己当二线,一定要冲在前面,切实负起脱贫攻坚责任。要分级分类组织好扶贫干部培训,特别是针对贫困村“两委”班子的培训,注重培训实效,切实提高他们攻坚实战能力,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要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让党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亮身份、展形象。像平舆县在外创业党员崔海霞,把自办的加工厂从郑州搬到村里,手把手教技术,带动几十户贫困群众脱贫,发挥了党员帮贫带贫作用。要鼓励贫困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大力推广三门峡党员积分管理、许昌无职党员“一编三定”等好的做法,引导党员在结对帮扶、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当标兵、作表率。

三、锻造过硬作风,强化攻坚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讲,攻坚战就要有攻坚战的样子。能不能攻坚拔寨,拼的是精神,靠的是实干。要让压力层层传导、军令字字生威,以过硬作风形成最强战斗力。

    第一,政治站位要切实高起来。抓扶贫的弦绷得紧不紧,干工作真不真,作风“实”还是“飘”,我们在调研中都能直观地感受到。有的干部内心深处的主动性、自觉性还不够,眼光向上看得多、向下看得少,总得要上级抽一鞭子、打一板子才往前冲,还没有真正把扶贫当成应尽之责、分内之事;有的厌战情绪抬头,  急于闯关甩手,急躁冒进,总想着抄近路,甚至搞一锤子买卖;有的标准不高,只追求差不多、能及格,甚至带有无所谓的麻木劲儿;有的还没有倾注真感情,没有把贫困户当亲人,访贫问苦、蹲点帮扶人到心不到。这些问题究其根源,都在于政治站位还不够高,政绩观还有偏差。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上将首次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有多么大的历史意义,我们能成为推动者和贡献者,那是多么大的荣光!我们都是共产党的干部,是有一床被子也要分半条给老百姓盖的人,看到贫困地区艰苦的环境、简陋的条件,看到那些因病因残、快要失去希望的兄弟姐妹,看到贫困孩子想过上好日子的渴望眼神,我们心里就不安生。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率先垂范,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不拼上命大干一场。“四个意识”强不强、落实“两个维护”坚决不坚决,在脱贫攻坚中看得最清、看得最准,也最能检验党的建设质量。只有政治站位高起来,群众感情真起来,作风才能实起来。刚才通报中提到,息县县委书记在xx个贫困村中住了xx个夜晚,而有的地方仍把脱贫攻坚作为一般性工作安排部署,有个别县委书记还搞不清“六个精准”,有个分管扶贫的副区长竟不知道贫困户退出的标准,这绝不能看成是小事情。按照分工,每位省级干部都有自己的联系点,省直相关单位也都有自己联系的县,各地都建立了相应的机制。大家要认真想一想,自己的联系点去过几次,去过之后是认真解剖麻雀、解决问题,还是走马观花、应付差事。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抽出专门的时间沉到点上去,在基层一线、战斗前沿听真话、找标杆、添动力,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第二,求真务实的导向要切实树起来。不实是脱贫攻坚战最大敌人。要确保政策落实不挂空挡。好政策千条万条,不落实等于白条。有的地方政策落实仍有死角,不少政策还悬在空中,其中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三保障”政策和残疾人补贴政策不落实的问题尤为突出。我省半年核查中,扶贫政策落实率最低的渑池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好政策如果不能及时落到贫困户身上,就无法让群众满意,也没有任何效用。要对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一次全面排查,督促落实,确保不出现漏项。对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省直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症结,拿出针对性的举措,加强工作指导,不能把个性问题堆积成共性问题。要确保扶贫走心不走形式。有的扶贫干部“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对工作不熟悉,对政策不掌握,甚至搞“挂名式”帮扶,不谋脱贫谋脱身;有的地方驻村第一书记由派驻单位班子成员轮流担任、一周一替换,有个单位竟然还将非党员选派为第一书记,某县有个村只有1户贫困户,却照样派了第一书记和3名帮扶干部;有的地方热衷于抓亮点、造盆景,注重面上挂标语、竖牌子,忽视“润物细无声”的基础工作,导致“亮点很亮、短板很短、死角很多”。要向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出“红牌”,以走心的扶贫换来贫困户的暖心。要确保帮扶到户不简单应付。有些地方帮扶单位对分包村的发展研究不深入、谋划不长远,仍是简单地送钱送物,帮扶的贫困村到现在还没有像样的致富产业,贫困群众增收难。有的拍脑门决策、闭门造车,像有个贫困村地处深山、严重缺水,驻村帮扶单位却投资xx多万元打3口井发展龙虾养殖,只有1口井能出水且水量很小,项目烂尾。贫困地区发展脱贫产业着实不易,但必须从实际出发,帮助贫困户选准脱贫致富产业,扎扎实实地抓下去。要确保脱贫成效不掺水分。有个别地方或出于军令状的压力,或出于打造“扶贫政绩”的冲动,“扒拉算盘”搞数字脱贫、投机取巧造表面账单,动摇的是精准扶贫的根基,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对党不忠诚的表现。在此,要再次敲下警钟,对于弄虚作假的人和事,不管是谁,不管是哪一级干部,都要坚决严肃查处。同时,要持续改进督查检查,现在基层迎检任务依然很重,有的乡镇最多一天要接受8次上级检查,有的贫困户刚下地干活,又被叫回来应付检查,不少检查往往是查人头看表格,“只看病、不开药”,甚至教基层如何应对检查,这种现象必须下大力气扭转。当然,这不只是下面的问题,省委、省政府也必须担起责任,带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第三,从严的标准要切实立起来。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指出,我省扶贫领域违纪违法和腐败问题仍然多发,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存在廉政风险。中央巡视期间,群众对贪污挪用、虚报冒领、强占掠夺扶贫款的问题反映还比较集中。这次半年核查和省委专项巡视结果也显示,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上只讲任务完成、不管效益发挥;有的项目操作程序违规、资料管理混乱;还有xx个县没有严格落实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这些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必然会导致脱贫成效大打折扣。要切实做到严格管理。对扶贫项目实行阳光化管理,引导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入库选择、批准后实施、竣工后管理。扎实开展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审计和专项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最大化。要从严推进考核奖惩。抓紧完善考核标准和程序,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指标体系,通过科学、严格的考核评估,促进工作更加精准、促进质量显著提高。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形成鼓励有作为、整肃不作为乱作为的鲜明导向,打板子要真正打到痛处,激励奖励要暖到心上。对今年拟退出的xx个贫困县必须严字当头,必须确保质量,任何县都不能做“夹生饭”,不能坐等摘帽。要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聚焦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帮扶成效开展定向监察和执纪监督,加大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力度,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对问题频发的地方和部门,依纪依规严肃问责。完善以暗访为主、经常性的督查巡查机制和常态化的约谈机制,倒逼作风改进、工作落实。

    第四,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要切实弘扬起来。脱贫攻坚是难事、苦事,这是客观事实。难,更是一种考验,现在正是最需要担当、最考验担当的时候。当年,上级决定派焦裕禄同志到条件十分艰苦的兰考工作时,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只要党需要,我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尽力完成”。我们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像他那样,有压倒困难而不被困难压倒的英雄气概,在脱贫攻坚中敢于担责担难担险。要在激发对群众的亲劲中明担当之责。最近网上出现了一个帖子,某省一个贫困户在家门口写上“各位领导:本人已脱贫,请不要再来打扰了”,这折射出有些干部在进村入户时,工作上做的是规定动作,行为上还透着官僚习气,方法上不接地气,村民当然不愿意隔着“心墙”跟他们打交道。“三农”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全局性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党正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夺取了政权;我们国家正是有广大农民的默默奉献和巨大付出,才奠定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坚实基础;我们正是依靠农业这个生存之本、衣食之源,才生生不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任何时候都不能抹去祖祖辈辈在我们身上打下的烙印。心中对群众有了亲劲,就会情愿以己之苦换群众之甜,以己之难换发展之好,让贫困群众经常看到变化、感受到党的好政策带来的温暖。新蔡县狮子口村第一书记原玉荣,与群众零距离打交道,被群众称为“狗不咬”的书记,我们就需要千千万万这样走遍千家万户求真、沾满两鞋黄泥求实的扶贫干部。要在激发抓工作的韧劲中求担当之效。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能靠冲一冲,更不能靠运动式。我们强调现在是迎接大考的冲刺阶段,但贫困县摘帽、贫困户脱贫之后也不是画句号了,还应在巩固脱贫成效的同时,研究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像兰考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战略机遇,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要求,不仅率先脱贫摘帽,而且县域经济乘势而起。脱贫攻坚必须立下愚公移山志,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但要在冲刺阶段跑好“百米赛”,还要在工作全程跑好“马拉松”。要在激发干事业的拼劲中展担当之为。毛主席说过,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要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股拼命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如此,今天改革发展同样如此,新蔡县委书记带头立下军令状,如果没有实现目标就主动请辞,体现的就是一种担当。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中,党的旗帜迎风招展,领导干部走在前、作表率,广大干部群众紧随其后、步伐坚实,就能够汇聚克难攻坚的磅礴力量,就没有攻不下的“娄山关”“腊子口”。我们要不惧条件艰苦、不怕问题复杂、不畏任务艰巨,始终保持战斗姿态,确保冲得上、顶得住、拿得下、赢得了。

    上面千百锤,下面一根钉。脱贫攻坚到了冲刺阶段,广大扶贫干部特别是县乡村干部肩上的担子更重、承受的压力更大,大家不管早晚、不避风雨、不顾家庭地全力付出,很多时候还默默承受一些误解和抱怨。基层任务很重,基层干部很辛苦,做基层工作也很光荣。基层抓好了,基础夯实了,人心凝聚了,全省的工作就有了底气。我们要充分理解基层干部,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对他们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信任和温暖,满腔热情战斗、心无旁骛打拼。

同志们,脱贫攻坚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松劲;如滴水穿石, 一滴不可弃滞;如滚石上山,一刻不能停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勠力同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扎实推动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交出一份让党中央和全省人民满意的答卷。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