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 ——听徐老师《望岳》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8-6-15 23:49
标题:
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 ——听徐老师《望岳》有感
近日听了一节徐文祥老师执教的古诗教学《望岳》,心有所感,是以即时反思,以便进一步学习。
徐老师的一共设置了一下四个教学环节。一、了解作者,积累作者相关诗句。二、初读诗歌,了解诗歌所写内容。三、品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及写法。四、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都说,很多时候,借班上课的我们不得不考虑到这些可能会存在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徐老师也遇到了。在第一个环节了解作者,积累作者相关诗句时,徐老师从题目入手,直接导入,询问学生对作者的了解。然而学生们大多在翻资料,沉默,却无人发言。遇到这一状况,徐老师耐心引导,让学生们自己读PPT,自己去了解杜甫。徐老师的耐心引导,不轻易给出答案,这是学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一教学理念的体现。
接下来,徐老师让学生们回顾下,积累的杜甫的哪些诗歌名句。杜甫作为古代著名诗人,他的许多诗歌连小学生能出口成诵,但是意想不到的情况再次出现,徐老师再次遭遇冷场。然而徐老师马上做出调整,引导学生背诵《春望》、《绝句》等诗篇。之后学生就敢于发言了。在这里,在学生学习遇到障碍时,充分体现了老师的引导作用。
在这一环节中徐老师通过了解作者,积累作者诗句的导入,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情,另一方面为新授课做铺垫。在遭遇冷场的突发状况,徐老师顺应学情开展课堂教学,我们可以看出徐老师的教学机智。在常识积累中,徐老师一步一步推进。这让我看到了徐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做到了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初读诗歌,了解诗歌所写内容。徐老师让学生自读诗歌,问知道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沉默,无人发言。于是徐老师让学生们再次齐读诗歌。齐读之后却沉默依旧,此时徐老师也沉默了,只让学生仔细看看。将近3分钟左右的沉默后,终于有学生小声说了一个“山”字。有了这个好多开始,加上徐老师的引导,渐渐的关于诗歌的内容终于全部呈现。
在这一环节里,徐老师三分钟的等待,让我感动。在学生学习被动的状态下,等待也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式。正是这等待,鼓励了学生,让学生敢于表达,课堂状态有了转机。可见课堂上的沉默背后有多种原因,但放慢脚步,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能很好的改变这一状况。这也是心中有学生的体现。
但是在这一环节中贯穿了对“五岳”常识的学习。学生不了解,徐老师在课堂上至少占用了5分钟的时间来学习“五岳”的常识,我个人觉得初读环节用这么多时间是不恰当的。
第三环节是品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及写法。在这个环节中徐老师就一个问题贯穿始终:诗歌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在学生不会回答时,徐老师意识到学生对文本的不太熟练,是学生理解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于是徐老师通过三次不同要求的背诵,(第一次齐背全诗。第二次背全诗,边背边想,要求更加具体。第三次背全诗,师示范。)
学生能逐渐回答了,之后徐老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总结。徐老师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学习语文、欣赏作品的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最终学生对这首诗能够理解到这样的程度,达到了教学效果。
最后一个环节,总结全诗,拓展延伸。徐老师总结了学习方法。(一首诗歌,我们一定要从它的内容、情感和写法上去分析,把握住重要的关键词句,去体会作者的情感的技巧。)之后布置了任务:杜甫同样还写过两首《望岳》,那两首诗写的时期就不同了,肯定表达的心境也不同了。那两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写的是哪两个地方呢?
由于时间有限,徐老师放在课下让学生解决。我想如果有时间,杜甫另外两首不同时期的诗作,在课堂上进行比较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总之,纵观这节课,徐老师根据学情,及时调整他的教学,让我感受到了徐老师真正做到了心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才让学生在课堂中从沉默走向活跃。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