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研小论文 以灵动多姿的形态让朗读渐入佳境 ——以《孙权劝学》为例浅谈文言文朗读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7 18:1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经岁月沉淀,流传下来的文言文,无论是借景抒情的散文,还是生动鲜活的记叙文,抑或是逻辑紧密的说理文,都彰显着古典文学的美。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传承古典文化是使命,阅读古典文学却是爱好。偏爱文言文的我,总想尽我所能的在语文课堂中向学生展现古典文学的魅力。

之前的在讲授文言文课时候,总是不遗余力的将文言文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说表现出来的精湛艺术展现出来,期待着学生的叹为观止,可现实给予我的却是学生迷惘的眼神。我陷入了沉思,是什么导致精心筹备的干货满满的课,却一次次未能得到学生认可。

我在我们班做了一个简单调查,其中认为文言文学习中对字词理解最具难度的竟占了近百分之七十,认为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高达百分之六十。基于这样的现状,我做出了反思。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以成年人的视角审视文言文教学,站在高处品析它的美,而孩子们却只能在高山脚下仰望。因此,我意识到,要想让学生们领略山顶的美不胜收,必须跟他们携手从山脚下一步一步走,并教会他们攀爬的方法。

教学千法,以读为本。以往教学中,短暂的四十五分钟我视若珍宝,处处彰显魅力的古典文学值得分析、品位的地方太多,总舍不得留时间让孩子们读,对课文内容理解的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反思,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应该是在多层次多角度读的基础上,由浅入深、有主有次的品析。

一、朗读,整体感知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途径,也是重要的内容。在此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学习步骤。

1. 书声琅琅,读准字音

对于七年级的孩子,识字辩词也是语文学生的一项重要活动。要求学生出声朗读,圈出不认识或者读不准的词,查字典解决,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的习惯。

2.教师泛读,正音断句

教师朗读,让学生静静的听,一听语音,二听节奏、停顿、快慢。在教师泛读的基础上,学生自主练习。例如:邪、涉猎、更、遂等字音的读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强调。

二、吟读,读出古韵

文言文较之于现代文来说尤其独特的韵律和语调,在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吟诵。例如,《孙权劝学中》中的“邪”,它是个语气词,在文言句末,可以略加强语势。另外如“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末尾也是一个文言语气词,在读的时候可以拖长语音,读出文言味儿,读出坚定的语气,一步步拨动孩子朗读的欲望,在这样的氛围里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三、演读,读懂角色

       1.以声传情,读出人物内心

这是一篇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的短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读者用饱满、圆润的语气,切身感受人物。引导学生思索每个人物在说话时候的语气和心情,例如,“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是孙权一种关心中夹杂着命令的语气,告诫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如“孰若孤”在劝学被拒后孙权的这句话显然是有生气的语气,也可适当加入表情演绎怒气。再如“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被称赞后一种颇为得意的自信和。

2. 合作学习,评价质疑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三个孩子分角色朗读,其他孩子来点评,从语音、语调、节奏、语气、表情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大多数学生基本可以较为准备的理解句子的停顿和节奏,可是将任务的内心独白用恰当的语气、语调的展示出来,对于一部分孩子还说还有一定难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点评,在竞争者成长进步。

3. 学生展示,教师从语气、体态、身份等方面引导

通过以上方式的读,学生能基本找准人物内心与语言表达的衔接点,可是就演读而言,应明确人物的身份、说话的口吻等也是一个难点。人物身份往往是作为七年级的学生考虑不到的,教师适当引导,加入背景介绍,让学生能更加深刻的进入情境进行演读。

4. 配乐齐读,声情并茂。

在渐进式的有力度的朗读培训下,学生已然认知文字、掌握语音、领会音韵、神情到位,最后配上音乐,让学生在朗读中静静的感受文言文的美,获得朗读带来的美好体验。

     细细浸润,稳重求进,一步一步让学生在朗读中渐入佳境,体会文言文朗读带来的愉悦感,真正体会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为品析文言文的行为脉络、构思手法和意境魅力做铺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9: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