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随笔多篇欣赏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18 22:00
标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随笔多篇欣赏
导学案”如何导入新课
怎样有效地导入课题,精彩开始每一课,引发学生的兴趣,快速进入角色,是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精彩的课题引入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他原有的知识,能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用恰当的方法导入新课, 将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导学案的教学中,我们导课的第一环节是温顾互查,简单的说就是回忆旧知识,同桌互查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复习导入。这样的导入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联系旧知识的同时,降低新知识的难度,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状态中,能够比较容易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好处,但是是否每一课时,每一种课型是否都适合用这种导入方法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并不是每种课型都能用这种导入方法,在每个独立单元的新内容,第一次学生新接触的新知识点,就没办法用。有些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反而效果更好,对于计算类的课,就用复习的方法就比较合适。所以,我觉得“导学案”的导课方法,应根据课的类型灵活地选择适合的导课方法,不应固定一种统一的导课方法,只要导课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对于教师的教学是有利的就可以了。
当然,在导学案的运用上,我们还在摸索,相信在不断地研究之后,我们一定会找到一种最适合导学案的导课方式。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18 22:00
开学初始,我校进行了骨干教师践行导学案的示范课。第一节是贾老师的《位置》,第二节是武老师的《直线、射线和角》。这两位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位置”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相应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提高。学生在低年段已经学习了如何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中年级“位置与方向”的学习,知道了在平面内可以根据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贾老师能够做到结合具体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借用教材的情境与问题这一思路,先从学生自己班上的座位情况这一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入,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习。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福。
武老师的课中, 注重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了知识结构的建构,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一堂课安排情境创设、探究新知、知识应用等几个教学层次,都体现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做到环环紧扣。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贯穿了一条训练线——观察操作、表达、解决等思维训练。
两位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她们能够灵活运用学案,上出了自己的特色。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18 22:01
《笔算乘法》教后随感
贾 茹
周三,学校进行了评教评学活动,三年级所讲课题是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课前,我仔细研读了教材,也请教了经验丰富的杨老师。课后,在小组评课活动中,大家因对教材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争议让我这个经验不足的晚辈很有感触。因感觉自己对整套教材还缺乏系统研究与认知,所以在老师们对我的课提出异议时,虽然有自己的设计理由,却担心自己笨拙的语言无法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又不能经验判断自己设计的合理性,所以在这里以这种沉默的方式写写自己对这节课某些环节的设计意图与做法。
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我以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为出发点,并注重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已具备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活动。
在自学提示中,其中我出示的一个问题是“笔算乘法时怎样列式?如何计算?”杨老师建议我用“笔算乘法时如何列式计算?”认为我表达罗嗦。我这样解释:“怎样列式”是要对学生列竖式书写格式的强化;而“如何计算”则是强调得到结果的方法和书写位置。这样设计是因为本班孩子有个特点,学习气氛浓郁却急于求成,缺乏条理的思维能力,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这样设计,有助于辅助其细化认知,对知识理解透彻。
在“如何计算12*3”这个过程中,我们设计了让孩子们汇集方法,比较优劣,进而学习竖式感受其简便性环节,很多老师认为这个环节可以省略或简化,认为重点是学竖式算乘法。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识的:笔算乘法固然是本节重点,这无可非议,但笔算乘法却不是难点,学生很容易掌握。因此我把重心稍倾向于培养孩子的数学素养上。数学思维方式的衔接是使孩子数学认知系统化的关键。在呈现多样化算法及比较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因数分解法简便。而与竖式相比,其思维方式与竖式思维方式是相同的,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通过举例“213*3”再次让学生体会因数是多位数时,用竖式计算就要比因数分解法更简便。
这样的过程,孩子们的思维有了新的提升,对系统的数学知识学习起来也更有兴趣了。
一点浅谈,望大家点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18 22:01
乘着交流的浪潮,我从逐渐壮大的明星小学,到了人才济济的百年老校实验。陌生的环境,新的班级,让我品尝了各种滋味。其实接班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儿,而让我倍感负担的还是来自部分家长的信任,他们把期望抛给了我,我感到肩上沉甸甸的。
在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生学习中基础不扎实,思维如井底之蛙,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上不会听课,不会倾听别人回答,不会自己提问题,也不会看书自学,作业书写没有规矩,面对老师的激励学生漠视,虽然能坐起听课,但时不时的小插曲总影响我的情绪,不由生出些厌恶的心情,我也很苦恼。
一篇文章打开我的心扉,换个角度,鼓励自己能做好。文章上说:一位雕塑家发现自己这两年越变越丑,不由得烦恼频生,求助一位大禅师。大禅师建议他来到自己的庙里,雕刻观音菩萨。两年过去了,每天看到的是观音美丽、端庄、慈祥的面容,他心里想的眼里看的都是美丽与善良,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容貌也越来越善,越来越美,而且他找到了自己几年前变丑的缘故,原来那时他雕的是夜叉。
心里想的是什么,面部表情就是什么,效果就是什么,联想我自己,我要把孩子们当成夜叉,它最终真会成为夜叉,于是我告诫自己:要把孩子们当朋友,首先需要沟通的是班主任,从他们那儿了解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减少摸索中所要走的弯路;第二个沟通的当然是与学生,这时候的沟通讲究的是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摸顺毛,倒毛尽量少扯,这样能博得他们的好感,减少反抗与敌意。还有一方面的沟通,那就是与家长的沟通。刚接班这段时间在家长前面讲话是最难的,因此,我觉得还是以守代攻,会比较好。等我们的家长认为有必要与我沟通的时候,他们会主动找我,这时候,我要认真地倾听,引发他们主动讲述自己孩子的性格表现,在这过程中趁空挡说出我对孩子的了解。而这时我的了解也许恰恰是家长所不知道的,那么他们听了就会震惊,为我这个新老师在短短的时间内对他孩子的关注,也为我的教育能力由衷佩服。其实,这并不是我技高一酬,而是基于我平时的察言观色,源于我对孩子们的爱。
还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素质和魅力,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这会对今后的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前要精心准备。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精心预设教学方案,创设情境、预设流程、提供空间、备有可能以及应对的策略等,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实施。
上课时,目光要犀利、灵活而有神,以便让学生尽快安静下来。如果还有人讲话,应用期待的目光“盯”住他们。必要时,可以了解他们的姓名,并把他记录下来,给他们“下马威”。
课中要关注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交流、去体验,获取新知。还应及时捕捉生成出来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并灵活利用,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同时,还应使出浑身解数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语言要生动活泼,条理要清晰有序,板书要工整美观,讲解要深入浅出,教态要落落大方,表情要富于变化。让学生喜欢你、佩服你,自然也会喜欢这门学科,
总之,只要我真心热爱我的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天天进步。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