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从未发生过像今天这堂课上这样值得我回味、深思的事情。
这是一节师生对抗赛式的数学课,使我真正感受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我们教学是多么的重要。正确地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变突发事件为合理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课堂学习活动中,提高课堂实效。
本节课的新授内容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课前的铺垫孕伏练习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老师这里有10道口算题,我们全班分成三个小组来比一比,在3分钟之内,哪个小组能做完,而且都做对,那个小组就得第一名,奖励一朵小红花。我们可以把 答案写在纸上。”同学都拿出了纸和笔,做好了准备。这刚准备说开始时,突然有一个同学说:“老师,你也来做,我们大家和你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行吗?”以往,都是老师出题,学生来做,没有学生让老师来做的,针对这个突发事件,我本想把这名学生“出风头”的学生批评一顿,拒绝他的“无理”要求。但是,当我看到全班几十双期待、乞求的眼睛时,我感觉到这位同学的建议被全班的同学所接纳,我如果拒绝,同学们肯定会感到扫兴,那么他们对做这几道题的积极性肯定也不是太高的,这不能抚去同学们的好意。于是,我很高兴地说:“好吧,老师和你们比一比,看谁能得第一名”。
同学们的积极性下被调动起来,课堂的气氛也比以往活跃了许多。当我一声令下——“开始”。同学们和我都进入了比赛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口算练习中。不到两分钟,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说:“老师,我做完。”这时又有一个同学也举起了手,说做完了。我是第三个做完的,3分钟之内,同学们陆陆续续地举起了手,说明都做完了。这时第一个做完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第一个做完的,我得第一名,小红花应该奖给我。”看着他那高兴的神情,我说:“做完了,我们还要看做对了没有。下面我们来对一下答案,同桌之间交换来批阅。”我也和一个同学交换了试题,把课前准备好的答案挂在了黑板上,很快同学们都改完了。比赛结果出来了。第一个做完的同学错了两道题,第二个做完的同学错了一道题,而我的都做对了。我笑着说:“小红花应该奖给谁呀?”同学们都齐声说:“奖给老师。”我拿起了小红花,这时,我看到了那个第一个做完的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灵机一动,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吗?
于是,我对他说:“你没有得上第一名,原因是什么呢?”这位同学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太粗心了”。我又说:“对于这种情况,你想说些什么。”他说:“老师,我以后做题一定要细心,不能只顾做题的速度快,而不顾做题的质量好。”我又说:“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看法吗?”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明了自己的决心。这时,我适时地说:“同学说得都很对,我们学数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要不得半点粗心。一道数学题就好像是一个自行车链条一样,环环相扣,一个数字,一个运算符号,一步计算就像链条的每一节,只要链条中的某一节出现毛病,自行车就不能走了。同样,在做数学题时,只要写错一个数字,抄错一个运算符号,做错一步计算,那么,你这道题肯定就错了。不单单做题是这样的,我们以后做事,更要这样,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面对,细心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大家一定要细心,能不能做到。”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能!”。
课后静下心来,我对这一偶发事件进行了思索。我觉得对于偶发事件,我们不能一味地怪罪学生,不能一味地避、让,应该处理好偶发事件,把有些可利用的资源应用到我们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实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