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丝路我知道”“一带一路”竞赛试题大全
[打印本页]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17-11-2 22:37
标题:
“丝路我知道”“一带一路”竞赛试题大全
一、 丝绸之路中国历史部分
1、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2、 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3、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4、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已知有史料记载的最为古老的欧亚大陆东西方海上航线。
5、 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
6、 历代海上丝路,亦可分三大航线:1.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朝鲜、日本。2.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东南亚诸国。3.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7、 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有番禺(后改称广州)、登州(今烟台)、扬州、明州泉州、刘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丝路起点可能有两处乃至更多。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
8、 古丝绸之路的基本作用有商品交流(丝绸、瓷器、水果、蔬菜、金属等)、文化交流(造纸术、印刷术、农业技术等)、宗教交流(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等教派)。
9、 汉朝时,丝绸之路的终点大秦是当时的古罗马。
10、 公元前92年,匈奴在焉耆设立“僮仆都尉”管理西域,成为西域的霸主。
11、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正式打通了我国内地与中亚的官方经济和文化往来,丝绸开始大规模畅销中亚、西亚和欧洲,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12、 西汉武帝时,大将李广利两次征伐中亚大国“大宛”(今费尔干纳),获取宝马,被汉武帝命名为“天马”。
13、 张骞、甘英等汉使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为长安→河西走廊→今xq境内→今中亚→西亚。
14、 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寻求军事联盟,共同打击匈奴。
15、 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地是大月氏,他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地是乌孙。
16、 汉朝打败匈奴,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xq地区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17、 西汉昭帝时,傅介子刺杀楼兰王,改其国名为鄯善,使其重新归顺汉朝,确保丝绸之路畅通。
18、 公元前59年,西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管理丝绸之路南道和北道,xq正式属于我国政府管理,治所在乌垒城(今xq轮台县境内)。
19、 郑吉是第一人西域都护。
20、 汉代西域分为游牧为主的“行国”和农耕为主的“城郭国”。
21、 汉代的吐鲁番主要是车师人。
22、 西汉时抗击匈奴的名将是卫青、霍去病、李广。
23、 东汉时抗击匈奴的名将是窦固和窦宪。
24、 东汉时期经营西域的功臣是班超、班勇父子。
25、 东汉在吐鲁番的统治有高昌城和柳中城。
26、 东汉时期出使大秦的使者是甘英,他最远走到叙利亚地区。
27、 汉代丝绸之路南道是从玉门关→楼兰→焉耆→龟兹→疏勒→中亚。
28、 汉代丝绸之路北道,路线是从阳关→楼兰→精绝→于阗→莎车→疏勒→中亚或南亚。
29、 三国时期出现丝绸之路新通道,路线是玉门关→吐鲁番→焉耆→龟兹→疏勒→中亚。
30、 公元6世纪,统治西域的是高车(敕勒)。
31、 南北朝时期,吐鲁番地区兴起由汉族人建立的高昌政权。
32、 南北朝时期青海地区兴起于一个政权吐谷浑,其控制的道路成为丝绸之路“吐谷浑道”或“青海道”。
33、 隋代时,裴矩经略西域,丝绸之路贸易畅通。他著有《西域图记》一书。
34、 隋代丝绸之路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路线是敦煌→伊吾(今哈密)→蒲类(今巴里坤)→天山北麓→伊犁→中亚。
35、 唐高祖时,高昌向唐朝进贡狮子狗。自此,来自西亚的狮子狗进入中国。
36、 唐太宗时,攻灭阻碍丝路贸易的高昌,建立西州。
37、 西汉长安城三大宫分别是长乐宫、未央宫和建章宫。
38、 唐代长安城三大宫分别是大明宫、兴庆宫和太极宫。
39、 吐鲁番是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现存古城址是高昌故城、交河故城。
40、 安西四镇分别是碎叶、龟兹、于阗(tian)、疏勒。
41、 公元8世纪,欧亚大陆出现两大世界性帝国,分别是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
42、 唐代在xq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43、 汉元帝时,王昭君和亲匈奴,促进汉代北疆的和平稳定和草原丝路的畅通。
44、 唐代宗平定东突厥后,漠北游牧民族奏请开设“参天可汗道”直达唐都长安,沿途设置驿站68处,备有马匹与食物供应往来使者,中原与漠北草原丝路进一步繁荣。
45、 唐代与吐蕃先后有两位和亲的公主,分别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
46、 唐与吐蕃和亲后,开辟出新的通道“唐蕃古道”,从长安,经青海,xz至尼泊尔和印度。
47、 743年,回纥(后改称回鹘)成为蒙古高原的霸主,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草原丝绸之路畅通繁荣。
48、 840年,回鹘国破,部分贵族和民众西迁进入甘肃建立甘州回鹘,迁入天山东部及吐鲁番者,建立高昌回鹘,控制xq丝绸之路的中道和北道。
49、 进入xq的回鹘与当地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今日维吾尔人。
50、 680年,吐蕃进入青海地区,控制了丝绸之路的“青海道”。
51、 8世纪中期,唐军在葱岭的大小勃律驻防3000兵力,确保丝绸之路的通畅。
52、 安史之乱后,吐蕃进入xq昆仑山北麓地区,控制丝绸之路南道。
53、 唐代高僧鉴真从扬州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将我国律宗传至日本。
54、 日本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所创建,对日本建筑影响很大。
55、 为学习中国文化,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系统学习中华文化,促进日本进入封建社会,史称“大化革新”。
56、 在日本的“遣唐使”中,阿倍仲麻吕(中文名为晁衡)是杰出代表,留唐官至秘书监。
57、 日本高僧最澄和尚﹑空海和尚在我国学习回国后分别创立了日本的天台宗和密宗,并且仿效唐朝,开创了日本佛教在山岳建寺的风气。
58、 日本高僧空海来到长安留学,在青龙寺师从惠果大师学习密宗,返回日本后创立密宗,成为日本密宗始祖。
59、 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借鉴我国汉字,创立了日本片假名和平假名,日本从此有了文字。
60、 唐朝绘画被日本人推崇,称为“唐绘”。
61、 我国的茶叶和饮茶之风也在唐代传入日本,后演变为日本“茶道”。
62、 日本高僧圆仁和尚留唐十年的日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研究中国和日本的文艺批评﹑文字学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63、 唐代长安的建筑风格传入日本,影响到当时平城京(今奈良)和平安京(京都)的建筑规划。
64、 唐代朝鲜半岛的新罗至我国学习的杰出人物是崔致远,著有《桂苑笔耕集》一书。
65、 在唐代,传入朝鲜的文学中,白居易的诗文最受欢迎。
66、 788年,新罗模仿我国唐朝,采取科举考试制度,选拔官吏。
67、 828年,新罗使臣把我国茶种带回国,朝鲜自此开始种茶。
68、 唐末五代时期,我国的雕版印刷术传到了朝鲜。
69、 7世纪末,我国的纸张经中亚传入印度,后又经尼泊尔传入造纸术,结束印度从白桦树皮和贝叶书写的历史。
70、 唐代的真腊(今柬埔寨)向唐朝进奉“扶南乐”。
71、 唐代的骠国(今缅甸)向唐朝进奉“骠国乐”。
72、 悟空(名车奉朝,陕西泾阳人)是有史记载的唐代最后一位去西天求经的佛僧,是继玄奘之后,在印度影响很大的唐朝高僧,回国后撰写《悟空入竺记》一书。
73、 789年,悟空取道xq回国时,因河西走廊被吐蕃控制,该从“回鹘道”返回长安。路线是疏勒→于阗→安西→北庭→蒙古草原→“参天可汗道”→长安。
74、 唐代在西域开设56屯,约28万亩田地。大兴屯垦,确保丝路安全和人员饮食供给。
75、 唐朝在西域设立“安西四镇”分别是焉耆(后期是碎叶)、龟兹、于阗、疏勒,确保丝路安全与通畅。
76、 唐代经略西域的名将有侯君集、苏定方、郭孝恪、阿史那社尔、高仙芝、裴行俭、王孝杰。
77、 692年,武则天派王孝杰收复西域,重设安西四镇,驻兵3万,保障丝路安全。
78、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今库车)管理xq天山以南地区。
79、 唐朝设立北庭都护府(今吉木萨尔)管理xq天山以北及中亚地区。
80、 840年,漠北的回鹘王国破灭,部分贵族和民众向西迁入xq吐鲁番地区,建立高昌回鹘,对xq历史和丝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81、 回鹘民众迁入中亚地区,与当地的葛逻禄联合,建立喀喇汗王朝。
82、 1041年,卡拉翰王朝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喀喇汗王朝统治中亚地区,东喀喇汗王朝统治今xq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
83、 西方历史称西喀喇汗王朝首领为“桃花石汗”,意思是“中国君王”。“桃花石”是“汉人”或“中国人”的意思。
84、 1074年,塞尔柱王朝进入中亚,臣服西喀喇汗王朝。
85、 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进入西域后,先降服东喀喇汗王朝,再于1141年大败塞尔柱王朝军队,臣服西喀喇汗王朝,成为西域霸主。
86、 中亚历史称西辽国首领耶律大石为“菊尔汗”或“阔尔汗”,意思是“诸汗之汗”或“王上之王”。
87、 高昌回鹘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丝路贸易繁盛,回鹘商人把珍宝、乳香等珍品与辽朝贸易,从辽朝获得丝绸再转卖给中亚地区
88、 为管理回鹘商人,辽朝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设“回鹘营”。
89、 北宋太宗时期,派王彦德出使高昌,归来撰写《西域使程记》(又称《王延德使高昌记》)。路线是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毛乌素沙漠→黄河→蒙古草原→甘肃与蒙古国交界处→哈密→高昌(今吐鲁番)。
90、 1206年,蒙古族在蒙古高原兴起,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
91、 在成吉思汗西征期间,窝阔台率军整修过阿尔泰山的山间道路,察合台率军整修经过天山赛里木湖附近的山间道路,修建48座桥梁,保障了丝绸之路的通畅。
92、 成吉思汗西征期间,随从西征的耶律楚材在《西游录》一书中,记载具体路线:居庸关→蒙古草原→阿尔泰山→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昌八里(今昌吉)→赛里木湖→阿力麻里(今霍城)→中亚。
93、 13世纪20年代,全真道人丘处机从中原出发至西域拜见成吉思汗,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载路线是山东登州→燕京→居庸关→蒙古草原→阿尔泰山→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昌八里(今昌吉)→赛里木湖→阿力麻里(今霍城)→中亚。
94、 1259年,常德奉蒙古大汗蒙哥的命令从和林出发出使伊利汗国的旭烈兀,留下《西使记》一书,记载路线是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叶满城(今xq额敏)→布拉(今博乐)→阿力麻里(霍城)→寻思干(撒马尔罕)马兰城(今马里)→报达(今巴格达)。
95、 元朝忽必烈时期,意大利人马可波罗随其父亲和叔叔至中国,《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路线是威尼斯→地中海→黑海→巴格达→波斯湾→霍尔木兹→伊朗→阿富汗→帕米尔高原→喀什→和田→甘州→亦集乃(即黑水城,今居延海附近)→上都(内蒙古锡林郭勒旗敦达浩特附近)→大都(今北京)。
96、 明永乐年间,陈诚奉命出使西域,恢复了与中亚帖木儿帝国的交通,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回国著有《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二书。
97、 陈诚出使的路线是肃州(今酒泉)→嘉峪关→哈密→吐鲁番→伊犁→阿力麻里→伊塞克湖→养夷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撒马尔罕→八剌黑(今阿富汗巴尔赫)→俺都怀城(今阿富汗安德胡伊)→哈烈(德黑兰)。
98、 元代,西域属于察合台汗国统治。
99、 1348年,察合台汗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察合台汗国管理今xq广大地区。
100、 1514年,东察合台汗国贵族萨亦德建立叶尔羌汗国。
101、 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与明朝和清朝保持着经常朝贡关系,把丝路看为“金路”。
102、 明末,瓦剌蒙古西迁至xq北部地区,清代称之为卫拉特或厄鲁特蒙古,分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及土尔扈特四部。
103、 清初,土尔扈特部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草原。
104、 1677年,噶尔丹建立准噶尔汗国。
105、 1680年,噶尔丹灭叶尔羌汗国,统一xq全境。
106、 1755年,清军攻灭准噶尔汗国,统一xq。
107、 1759年,清军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恢复南疆社会稳定。
108、 1762年,哈萨克三部向清朝表示臣服,乾隆帝决定与之建立贸易关系。我国与中亚的丝绸贸易重新恢复。
109、 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110、 汉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徐闻港和合浦港。
111、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已经抵达印度洋的黄支国(今印度金奈附近)。
112、 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派使臣从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洛阳,将象牙、犀牛角等礼物赠给东汉桓帝。这是我国史籍中记载的罗马国与我国直接交往。
113、 东晋时期,高僧法显从天竺求法后,取道海上丝绸之路返回。
114、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广州,从广州出发,经海南岛东南部,西沙群岛,向西南,沿着越南东部海岸向南,至马六甲海峡,向西进入印度洋,可向西进入波斯湾。
115、 唐代高僧义净去印度求法,来回均取道海上丝绸之路,表明海上丝路已经畅通无阻。
116、 唐代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海上贸易。
117、 明州(今浙江宁波)是唐代重要的对日本的贸易口岸。
118、 高僧鉴真是从扬州起航去日本传播中华文明的。
119、 宋代重视海上贸易,瓷器成为海上贸易的主要物品,特别是景德镇瓷器尤为著名。
120、 宋代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
121、 宋代对外贸易的港口主要是广州、泉州(今福建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杭州等。
122、 宋代海上航船采取船尖底设计和隔舱技术,成为当时世界先进的海船。
123、 宋代海上航行使用指南针,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124、 元代对外海上贸易的最大港口是泉州港,被摩洛哥人伊本拔图塔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125、 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了元代海上丝路的情况。
126、 清代,我国政府允许唯一一处对外海上贸易港口是广州。
二、 古诗中国的丝路与唐都长安
1. 《凉州词》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 《凉州词》张籍
边城暮丽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3.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8. 《少年行》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9.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10. 《琵琶行》白居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1. 《胡旋女》白居易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1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3. 《登观音台望城》白居易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1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三、 丝绸之路外国历史部分
1. 中亚两河流域是指锡尔河和阿姆河。
2. 锡尔河,波斯语称亚克萨尔特河,意思是珍珠之河,中国古代称之为药杀水(音译)或真珠川(意译)。
3. 阿姆河,希腊语是奥克苏斯河,我国南北朝隋唐史籍称之为乌浒水,是对奥克苏斯的对音。古伊朗语成为瓦赫舒河,《大唐西域记》称为缚刍河,是对瓦赫舒的对音。
4.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的中部核心地带,自古就是欧亚大陆文明交往的重要枢纽,人种迁徙、文化交流再次汇聚,塑造了辉煌的多元文明。
5.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的中亚主要游牧民族是斯基泰人,我国史籍称之为“塞人”,对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起着重要桥梁作用,特别是“野兽纹艺术”影响巨大。
6. 公元前6世纪初,波斯帝国的大流士一世东征,征服中亚中南部和印度中北部,祆教得以大范围传播,小麦和葡萄也从西亚传播至中亚。
7. 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再次征服中亚地区,许多希腊人移民到了中亚,希腊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西方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经这一途径,希腊和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具有深远影响。
8. 公元前312-公元前250年,中亚属于塞琉古王朝统治时期。当时,横贯东西的商路西起爱琴海沿岸,经过西亚、中亚直到我国xq地区,我国的丝绸、印度的香料等物产畅销东欧。
9. 公元前256-公元前145,中亚属于巴克特里亚王朝统治时期,我国历史称之为“大夏”或“吐火罗”。当时,在中亚实行郡县制度,有学者认为是从我国汉朝学习的。当时东西方贸易畅通,从西伯利亚输出黄金,故被西方史学界称为“黄金之路”。我国外交家张骞在该国见过产自我国四川的竹杖。
10. 在“大夏”时期,产自中亚的粟特文和印度北部的佉卢文传入我国xq天山以南地区,得到广泛使用。
11. 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向外传播佛教,佛教在中亚和我国xq广泛传播,再向东传入我国,影响深远。
12. 西汉前期,原居住在我国xq东部和甘肃西部的大月氏受到匈奴和乌孙冲击,向其迁入中亚,建立贵霜王朝,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
13. 公元90年,贵霜王因求汉公主,被东汉驻守西域的班超拒绝,遣副王率军七万攻超,为超所败,纳礼求和。贵霜帝国向东汉纳贡珍宝、狮子等异兽。
14. 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今天伊朗地区建立安息帝国。安息帝国位于罗马帝国与汉朝中国之间的丝绸之路上,成为了商贸中心,与汉朝、罗马、贵霜帝国并列为当时亚欧四大强国之一。
15. 公元前119年,张骞派出的副使抵达安息帝国,受到接待。安息使臣随着我国使臣返回长安,并贡献鸵鸟蛋和表演魔术之人“善炫人”。这是我国与伊朗最早发生直接联系的历史记载。
16. 公元前36年,汉朝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发兵击杀逃到中亚的北匈奴郅支单于。
17. 西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与占据天山以北的乌孙的联系,先后派出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与其和亲,内地文化传播到伊犁河地区。
18. 公元91年,东汉大将窦宪在金微山(今xq阿尔泰山)击败北匈奴,北匈奴余部向西亚迁徙,进而影响引发东欧民族大迁徙,直接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
19. 东汉时期,我国与罗马帝国直接,隔着贵霜和安西两大帝国。为打通东汉与罗马的直接联系,公元97年,班超派使臣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但到今波斯湾地区受阻返回。
20. 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从海上抵达洛阳,献象牙、犀角、玳瑁等礼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和古罗马帝国的官方交流走的是海上丝绸之路。
21. 在贵霜帝国时期,中亚、西亚与罗马帝国有着商贸往来,我国的丝绸通过贵霜帝国向西销售至罗马帝国。同样,来自罗马的珍宝及安西帝国的物产也通过贵霜帝国传入我国。
22. 在贵霜帝国时期,兴建了著名的巴米扬大佛(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同时,融合了希腊、印度风格的健陀罗艺术(今巴基斯坦北部的白沙瓦地区)传入我国xq,影响深远。
23. 公元5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中亚属于嚈哒帝国统治。
24. 公元224年-公元651年,萨珊王朝取代了被视为西亚及欧洲两大势力之一的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共存了超过400年。萨珊王朝被认为是伊朗或波斯最具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历史时期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罗马文化,文化影响力遍及西欧、非洲、中国及印度,对欧洲及亚洲中世纪艺术的成形起著显著的作用。
25. 436年,我国北魏王朝的使臣董琬和高明等人出使中亚诸国,归国曾对当时西域的地理和交通提出详细报告。
26. 519年,北魏的时臣宋云护送高僧惠生、法力等出访天竺,从洛阳出发,经过青海、xq昆仑山北麓、中亚、健陀罗等地进入印度。522年,携大乘经论170部返回洛阳。
27. 在魏晋南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亚的粟特人成为丝绸之路上最活跃的商人。其商团首领称为“萨保”。
28. 粟特人,也称“昭武九姓”,主要是中亚的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等小国。
29. 粟特人信奉祆教(即拜火教)。
30. 片治肯特粟特遗址(今塔吉克片治肯特城东南3里)壁画中描绘了我国人物身穿唐装的形象,表现出丝路中人际交流的历史。
31. 今天西安的康业墓、安伽墓均是在长安居住的粟特人遗迹。
32. 在魏晋时期,产生于波斯的摩尼教经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唐初大规模传入,768年于长安建有大云光明寺。
33. 在唐初,产生于叙利亚的景教(基督教)传入我国,在长安碑林保存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了这一历史。
34. 公元6世纪中期,兴起于金山(今xq阿尔泰山)南麓的突厥人兴起,建立横跨中亚及蒙古高原的强大帝国,控制了丝绸之路,与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建立商贸关系。572年,波斯与拜占庭帝国为垄断丝绸贸易而爆发一系列战争。
35.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都城是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36. 583年突厥汗国被隋朝分裂成西突厥、东突厥两部后,西突厥称霸西域,并控制丝绸之路,极盛势力范围,东起敦煌,西尽里海。
37. 657年,唐大将苏定方平定西突厥,中亚纳入唐政府管辖,实行羁縻治理,促进丝路畅通。
38. 661年,唐朝派王名远往中亚设置羁縻州县,立波斯萨珊王朝的末代王子卑路斯为波斯都督。
39. 632年,阿拉伯帝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称之为“大食”。
40. 642年,阿拉伯军队在卡迪西亚战役中彻底击败了萨珊波斯军队,征服波斯。
41. 751年,唐军与阿拉伯军队爆发怛罗斯战役,唐军失败,阿拉伯东扩也止步于中亚。
42. 怛罗斯战役后,伊斯兰教传入中亚地区。
43. 怛罗斯战役后,唐朝军官杜环被俘,回国后写《经行记》,记述我国造纸术传入西亚的历史。
44. 785年,陕西人杨良瑶奉命从广州乘海船出使大食。他是中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比明代的郑和早620年。
45. 公元700-1231年,在阿姆河下游、咸海南岸有个西亚大国,叫做“花拉子模”。
46. 公元9世纪下半叶至10世纪,中亚属于萨曼王朝统治。
47. 萨曼王朝是中亚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一个封建割据王朝。
48. 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中亚属于喀喇汗王朝统治。
49. 1041年起,喀喇汗王朝正式分裂为东西两大部分。
50. 西喀喇汗王朝都城在撒马尔罕、布哈拉,范围包括河中地区及费尔干纳西部。
51. 东喀喇汗王朝都城在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坦托克马克)和我国xq喀什,范围包括费尔干纳东部、七河流域和喀什噶尔。
52. 940年,喀喇汗王朝全部改信伊斯兰教。这是历史上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语族政权。
53. 塞尔柱帝国(1037—1194年)是11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在中亚、西亚建立的伊斯兰帝国。
54. 1141年,西辽军队在卡特万之战中击败塞尔柱帝国联军,称霸中亚,威名远播至欧洲。
55. 西辽被西方史学家称为“喀喇契丹”,都城为虎思斡鲁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开国者是耶律大石。
56. 1218年,蒙古大军攻灭西辽。蒙古势力开始统治中亚。
57. 1218年,蒙古贸易团队被花拉子模王国谋杀,成吉思汗开始西征,攻灭花拉子模。
58. 蒙古统治中亚和西亚的四大汗国分别是: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
59. 西方史学界称钦察汗国为“金帐汗国”。
60. 1253年,旭烈兀西征,蒙古大军征服中亚和西亚。
61. 1256年,旭烈兀建立伊利汗国,范围包括今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及里海、咸海以南的广大地区。
62. 1222年,察合台汗国建立,是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统治今中亚广大地区。
63. 1231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与西察合台汗国。
64. 我国历史上把东察合台汗国称为“别失八里”或“亦力把里”。
65. 1370年,帖木儿在中亚建立帖木儿帝国,定都撒马尔罕,后迁往赫拉特。
66. 帖木儿帝国势力最强时,领土从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
67. 1525年,帖木儿帝国的贵族巴布尔攻入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
68. 1470年,哈萨克汗国建立,主要活动今中亚北部的哈萨克草原。
69. 1514年,东察合台王朝贵族建立叶尔羌王朝,定都叶尔羌,统治今xq南部地区。
70. 16世纪,中亚南部出现三大汗国,分别是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和浩罕汗国。
71. 公元前1500-前600年,印度历史进入吠陀时代,印度婆罗门教产生,教义核心是“羯磨”(因果业报)理论。
72. 公元600-前324年,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释迦摩尼创立佛教,教义核心是“四蒂”(苦、集、灭、道)。
73. 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和大流士征服印度河流域,将波斯文化传入印度。
74. 为加强帝国各地的联系和商贸往来,大流士一世在原来商道的基础上修建一条“御道”,从巴比伦,经伊朗高原至印度河流域。
75. 公元前326年,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攻入印度河流域,将希腊文化传入印度,产生健陀罗佛教艺术流派。
76. 公元前273-前236年,印度孔雀王朝进入阿育王统治时期,帝国版图几乎包括整个印度次大陆。
77. 阿育王在位期间,大规模弘扬佛教,佛教开始走出印度,促进印度文明向世界的传播。
78. 公元1-2世纪,贵霜帝国攻占印度北部地区。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在贵霜帝国交流汇聚。中国丝织品、漆器、桃子传入印度。
79. 在贵霜帝国统治印度时期,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80. 大乘佛教在贵霜帝国统治印度时期,经过丝绸之路向东传入我国,特别是净土宗和禅宗影响甚大。
81. 公元4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印度进入笈多王朝统治时期,是印度的古典时代。
82. 在笈多王朝时期,我国高僧法显至此学习佛教。回国时著有《佛国记》一书。
83. 公元606-647年,印度进入戒日帝国统治,定都曲女城。印度历史步入封建时代。
84. 在戒日帝国时期,我国高僧玄奘至印度的那烂陀寺学习佛教,回国后著有《大唐西域记》。
85. 在印度求学期间,玄奘把唐代乐舞《秦王破阵乐》和老子的《道德经》梵文译本传入印度,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86. 641年,戒日王派遣使臣至唐都长安,与我国唐朝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次年,唐太宗派梁怀璥回访印度。
87. 在戒日帝国时期,唐太宗派人从印度学习熬汤技术。
88. 648年,唐朝使臣王玄策率领外交使臣出使印度时,被戒日帝国的权臣阿罗那顺截杀,王玄策与蒋师仁在吐蕃的帮助下,俘虏阿罗那顺,逮至唐都长安。死后,刻其像立于唐太宗的昭陵。
89. xz吉隆县的“大唐天竺使出铭”记录了唐高宗时期王玄策出使印度的历史。
90. 王玄策回国后著有《中天竺纪行》一书。
91. 在戒日帝国时期,中国的造纸术传入印度。
92. 1206-1526年,印度历史进入德里苏丹统治时期,国都是德里。
93. 在德里苏丹统治时期,伊斯兰教传入印度。
94. 1526-1761年,印度历史进入莫卧儿帝国统治时期。
95. 印度最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泰姬陵。这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爱妃而修建的,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
96. 印度与我国的联系通道主要是西北绿洲丝绸之路,还有经过xz和云南的西南丝绸之路。
97. 印度的佛教石窟建筑传入我国后,对我国云冈石窟的建造产生了重大影响。
98. 10 世纪后,中印经济文化交流主要转变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典型事件时郑和下西洋多次抵达印度。
99. 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成为横跨地中海的大帝国,成为丝绸之路交流的西段文明区。
100. 我国历史上把罗马帝国称为“大秦”。
101. 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102. 西亚的两河与中亚的不同,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103. 公元前2006年,巴比伦王国建立,定都巴比伦(今巴格达南180里处)。
104. 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他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并且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105. 公元前3000至前2000年,在地中海的克里特岛上诞生了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种植小麦、橄榄、葡萄等作物。
106. 雅典卫城是希腊古文明的重要象征。
107. 希腊人的海上贸易尤为发达,成为地中海贸易的重要中介者。
108. 神庙建筑和雕塑是希腊文化的代表。
109. 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罗马征服地中海周边地区,成为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垄断了地中海的海上贸易。
110. 公元前64年,罗马人入侵叙利亚后,从那里得到来自中国的丝绸。
111. 罗马共和国晚期(公元前60年左右),凯撒皇帝身穿丝绸衣服,在罗马引起轰动。
112. 在罗马安敦尼王朝时期(161-180年),罗马对我国进行大宗丝绸贸易。我国丝绸在罗马价值等同与黄金。
113. 公元11-13世纪,欧洲发动七次十字军东征,结束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对丝绸治理贸易的垄断,使得欧洲人对东方文明有了新的认识。
114. 1299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
115. 1453年,奥斯曼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116. 随着领土扩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形成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垄断了丝绸之路贸易。
117. 为突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丝绸之路的垄断,西班牙支持哥伦布通过海路探寻抵达印度的新通道,从而发现美洲大陆。
118. 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带领船队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抵达印度。
四、古代丝路文明交流
1.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2. 最早、最详细记载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是班固《汉书・地理志》。
3. 西汉正式开辟丝绸之路以前的中国对外的商贸之路称为玉石之路。
4. 广义的丝绸之路包括西北绿洲沙漠之路、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北方草原之路、西南高山峡谷之路。
5. 唐代贾耽记载广州与海上贸易的路线是“广州通海夷道”。具体路线是由广州经今越南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渡新加坡海峡,过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尼科巴群岛而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再沿印度半岛西岸经波斯湾至幼发拉底河口的乌刺国(今伊拉克的巴士拉市),自此附近陆行至缚达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终点。
6. 宋代周去非著有《岭外代答》一书,记载南海周边及印度洋的诸多国家,是研究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书籍。
7. 《诸蕃志》是宋代赵汝适海外地理名著,记载东自日本、西至东非索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东岸诸国的风土物产及自中国沿海至海外各国的航线里程及所达航期。
8. 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所著记述海外诸国见闻的著作是《岛夷志略》,涉及东西两洋周边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研究古代亚非海洋沿海地区的重要著作。
9. 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著有《郑和航海图》一书,是我国著名的海航图及航海技术典籍。
10. 明代黄衷是《海语》一书记录明朝后期海上丝路的重要文献,对研究16世纪东南亚史地和中国南洋交通关系有重要参考。
11. 清代谢清高的《海录》一书记录了作者随西洋商船游历世界各地的见闻,是清代著名的海上丝路文献。
12. 《海录》也就成了较早将欧洲文明传播到中国的书籍,对林则徐、魏源等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魏源的《海国图志》征引了《海录》的大量内容。
13. 1403年,《顺风相送》航海图曾第一次出现了“钓鱼屿”(即钓鱼岛)、“赤坎屿”(即赤尾屿)的名称。
14. 1534年,明代陈侃在《使琉球录》中记载记录了钓鱼岛及其附属黄尾屿和赤尾屿属于中国版图的历史事实。
15. 1582年,明朝将钓鱼岛归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
16. 海上丝绸之路又称“瓷器之路”。
17. 西安地区的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遗址点包括未央宫遗址、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
18. 丝绸之路上最为重要的中亚商人是栗特人。
19. 汉代丝绸之路上除了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之外最重要帝国还有安息、贵霜。
20. 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时期是唐代、宋代和元代。
21.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
22.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
23. 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丝绸之路”的是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的专著《中国》。
24. 西亚的两河文明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古巴比伦文明。
25. 西亚地区最为重要的丝路城市主要有君士坦丁堡、大马士革、巴格达、伊斯法罕等。
26. 汉唐时期进出西域的名关是阳关、玉门关,明代改为嘉峪关。
27. 唐代丝路沿线最重要的国家除了唐朝之外还有大食或阿拉伯,拂林或拜占庭。
28. 唐代丝绸之路上的通行证叫“过所”。
29. 蚕是我国先民驯化的,传说黄帝的妃子嫘祖发明养蚕,南朝宋以后被作为蚕神奉祀。
30. 山西出土的蚕茧实物,证明中华民族祖先养蚕历史至少有5000年以上。
31. 我国历史文献中最早记载养蚕的是《夏小正》一书,文字是“妾子始蚕”,“执养宫室”。“宫室”就是“蚕室”。
32. 河南安阳殷墟(商代)中发现的一件雕啄成形态逼真的玉蚕。这是我国蚕的实物发现。证明我国古代先民确实驯养蚕。
33. 河南安阳殷墟(商代)中发现的丝绸残片,说明商代的丝织业技术已经很高,使用提花装置。
34. 从西周开始,我国古代中亚政府设置管理丝织的官员。周代是“典丝”。
35. 商代时期,我国丝织业技术已经很高,产品有纱、罗、纨、绡、绉等五个品种。
36. 提花技术是中国古代在世界纺织技术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
37. 周代开始,我国已经学会对丝织品进行染色。《考工记》中记载具体的染色工艺过程。
38. 丝绸的染色从周代就已经开始了,有“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的说法,那么其中“纁”指的是浅红色,“緅”为黑中带红的颜色,“缁”为黑色。
39. 西汉时,临淄(山东淄博市)、襄邑(河南睢县)和成都是全国丝织业的三个中心。
40.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其重量仅49克,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
41. 成都老官山汉墓4台蜀锦提花机的模型,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填补了我国丝绸纺织技术的考古空白。
42. 由于北方战乱和人口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宋代时太湖流域成为我国丝织业中心。
43.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输工具是骆驼和马。
44. 沿着丝绸之路输入我国的植物主要有葡萄、苜蓿、芝麻、大蒜、黄瓜等。
45. 西汉后期人们就可以在餐桌上享用胡萝卜、大蒜和黄瓜了。
46. 沿着丝绸之路输入我国的动物主要有汗血马、狮子、孔雀等。
47. 在汉朝和唐朝,三种承认的通货为:铜钱、谷物和丝绸。
48. 据说xq的名字是“故土新归”的意思。
49. 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就发明了纸张,最初纸的用途是包装而不是书写。
50. 公元2世纪纸张才作为书写材料在中国广泛传播。更久以后纸张才在丝路上替代木简竹简成为最常用的书写材料。
51. 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东汉,中原地区建立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是位于今天洛阳的白马寺。
52. 基督教在唐长安城的寺院叫大秦寺,西安出土的唐代基督教碑碑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53. 祆教在唐长安城的寺院叫祆祠。
54. 东晋时期出使西域的高僧是法显,所撰反映丝路见闻的书是《佛国记》。
55. 后秦将军吕光从西域带回长安的高僧是鸠摩罗什,其在长安译经的主要地点是草堂寺,鸠摩罗什是西域龟兹人。
56. 中国古代佛教四大译经家分别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
57. 义净是唐代著名高僧,与法显、玄奘并称为中国历史上到印度取经求法最著名的三大高僧,与鉴真并称为中国著名的医僧。唐高宗年间从广州坐船至印度求法,后在武则天统治年间从海路返回,在长安大荐福寺从事翻译佛经工作。
58. 真谛是印度人,精通大乘佛教。在南北朝梁武帝时,携带大量梵文经典,从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坚持翻译佛经。
59. 不空是印度人,一说是斯里兰卡人。在唐代从海上丝绸之路到到洛阳,后在长安大兴善寺翻译带来的佛经密教经典。
60. 中古时期中亚、西亚人对长安城的称呼是“胡姆丹”。
61. 拓片制作技法及元碑拓制过程拓片的拓印的方法有四种,分别是扑墨拓法、擦墨拓法、蜡墨拓法、响拓法。
62. 中国的拓片技艺主要分为南派和北派。
63. 拓本实物最早出现于唐代。
64. 中世纪欧洲人了解中国主要是从阅读意大利商人和传教士为介绍中国文化所写的各种书籍开始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传教士金尼阁1626年编写的《西儒耳目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拉丁化拼音的汉语字典。
65. 眼镜是元明时期传入中国的,在清初以前,眼镜有3个汉文名字:叆叇,单照和眼镜。
66. 葡萄酒酿造技术是唐朝从中亚传入中国的。
67. 唐代从印度传入中国的重要技术是制糖术。
68. 唐朝传入中亚和西亚的重要技术是造纸术。
69. 唐长安城设置的贸易市场是东市和西市。
70. 唐时把来华西域人统称为“胡人”。
71. 汉唐时期传入长安的外国舞蹈主要有胡腾舞、胡旋舞、柘(zhè)枝舞。
72. 唐代上自皇帝,下至宫女都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叫做波罗球或马球戏。
73. 唐初长安曾盛行以水相泼的游戏叫“乞寒泼胡戏”。
74. 唐代传入我国的著名音乐有《高丽乐》、《天竺乐》、《康国乐》、《安国乐》。
75. 竖箜篌(竖琴)起源于波斯(今伊朗),是传入我国的著名古代乐器。
76. 距今3000年的xq吐鲁番洋海古墓出土有迄今为止我国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竖琴。
77. xq吐鲁番出土有距今2500年的葡萄藤实物,是迄今为止吐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葡萄种植实物。
78. 古代传入我国的外国乐器主要有横吹(横笛)、筚篥(bì lì)、琵琶、箜篌、铜钹、唢呐等。
79. 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东汉国都洛阳,译经著说,译出的《四十二章经》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经翻译。
80.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
81. 唐时活跃在长安城的著名中亚音乐人有白明达、曹保、曹善才、曹纲、康昆仑、米嘉荣等。
82. 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古纸经过科学分析,鉴定是西汉时期的麻纸。
83.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
84. 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7世界传到了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来经过了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和非洲,欧洲人又带着纸张传进了新大陆美洲。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造纸术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85. 世界上目前3种纯种马分别是汗血马、阿拉伯马和英国马。
86. 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中国商品,除了丝绸之外还包括瓷器、茶叶。
87. 海路传入中国的主要作物有玉米、花生、西红柿、辣椒、向日葵、南瓜、红薯等。
88. 唐代游历阿拉伯帝国并经海路回国的西安人杜环所撰关于丝路见闻的书籍是《经行记》。
89. 唐代出使印度的著名使臣是王玄策。
90. 唐朝人将印度称为天竺,将斯里兰卡称为狮子国。
91. 唐代出口国外的主要瓷器是唐白釉绿彩瓷、青花瓷。
92. 印尼出土的“黑石号”沉船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一艘沉船,运载6万多件的中国瓷器。
93. “黑石号”沉船出土物中最名贵的是3件唐青花瓷,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青花瓷。
94. “南海一号”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沉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依据。
95. 阿富汗地区通过丝绸之路输出的重要商品是青金石。
96. 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精美和田玉器,说明草原丝绸之路较为繁盛。
97. 大雁塔是由玄奘法师主持修建的。
98. 唐玄奘在长安的译经地点是大慈恩寺。
99. 明确记录“西域的蚕桑业是从中原内地传入的”的唐代著作《大唐西域记》是一本地理书籍。
100. “昭武九姓”是隋唐时代中原人对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一些小国的总称。
101. 唐长安的规划影响了日本京都和奈良的城市建设。
102. 明代开启世界历史上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是郑和。
103. 意大利的商人、旅行家马可波罗最初是在元朝沿着陆上丝路到达中原的。
104. 由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口述,由狱友鲁斯蒂谦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
105. 宋代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其中,唯一一个位于南方的是哥窑(今浙江龙泉)。
106. 目前,土耳其收藏我国瓷器最多是机构是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有1万多件。
107. 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开始兴起,元代开始成为海外销售瓷器的的“瓷都”。
108. 我国向海外销售瓷器的大宗是“青花瓷”,产生于唐代,兴盛于元代。
109. 在学习我国制瓷的基础上,土耳其人创造了“伊兹尼克瓷”。
110. 在学习我国制瓷的基础上,德国生产的瓷器是“梅森瓷”。
111. 元代时期,我国雕版印刷术传入欧洲。
112. 1440—1448年之间,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这一发明比毕昇的泥活字已晚了400年。
113.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最迟在西晋就出现了马镫。这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有一大贡献。
114. 马镫又被西方马文化研究界称为“中国靴子”。
115. 唐代我国学习西亚的建筑是“凉殿”。
116. “丝绸之路群雕”是西安市为纪念1987年丝绸之路2100周年,历时3年落成的大型纪念性雕塑,它所在的位置曾是唐代长安城著名的开远门遗址。
117. “丝绸之路群雕”所采用的石料是陕西产的花岗岩。
118. 敦煌藏经洞中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印刷书籍。
119. 《金刚经》流传最广的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
120. 中国丝绸之路考古第一人是黄文弼。
121. 中国丝绸之路艺术考古人是王子云。
五、丝绸之路相关地名
1、 长安,西汉和隋唐时期丝绸之路起点,在今天的西安。
2、 焉耆,安西四镇之一,679年到719年被碎叶取代。
3、 龟兹,安西四镇之一。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当地语言为龟兹语。
4、 于阗(tian),安西四镇之一,佛教鼎盛的绿洲,玄奘从印度回国时曾经路过。也就是现在的和田,在藏语里是产玉石的地方。
5、 疏勒,安西四镇之一,即今xq喀什,后来是东喀喇汗国的都城之一。
6、 楼兰,汉代西域古国,公元四世纪之后灭亡。
7、 精绝国,汉代西域古国之一。
8、 碎叶城,也叫素水城,今吉尔吉斯坦的托克马克城。
9、 北庭,今xq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遗址。
10、 金城,今天的甘肃兰州市。
11、 肃州,今天的甘肃酒泉市。
12、 凉州,河西重镇,栗特移民聚居地之一,位于今天的甘肃武威市。
13、 甘州,河西重镇,曾是甘州回鹘政权的中心,今甘肃张掖市。
14、 沙州,今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藏经洞所在地。
15、 安西,今甘肃瓜州县。
16、 大宛,汗血宝马产地,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东部。
17、 热海,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伊塞克湖,因终年不冻而得名。
18、 西州,是今天的吐鲁番。唐代在此这里行政机构“西州”。
19、 xq拜城的克孜尔石窟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佛教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二敦煌”。
20、 怛(da)罗斯,751年,今吉尔吉斯斯坦塔拉斯,唐军与阿拉伯军队在此发生遭遇战,唐军战败。
21、 别失八里:庭州别名,回鹘语,意为“五城”,今天xq吉木萨尔。
22、 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是希腊化佛教艺术的发源地。
23、 撒马尔罕: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被称为康居国,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被称粟特人。
24、 大秦国都城罗马是今意大利罗马。
25、 交河城,今吐鲁番的交河故城遗址。
26、 安国:昭武九姓之一,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27、 康国:昭武九姓之一,栗特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
28、 史国:昭武九姓之一,帖木儿的故乡。
29、 石国:昭武九姓之一,又称赭时,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30、 昭武九姓分别为康、米、安、石、曹、何、火寻、戊地、史,唐代在中国的外商,以昭武九姓人最多,其中以康国人、石国人为主。
31、 播密川,是我国唐代对帕米尔高原的称呼。
32、 那烂陀,古代印度佛教的学术中心,玄奘和义净都曾于此处修习佛法。
33、 杜尚别,塔吉克斯坦的首都
34、 德黑兰,伊朗首都。
35、 药杀水,中亚的锡尔河,发源于天山,流入咸海。
36、 苫国,今叙利亚。大马士革是叙利亚的首都。
37、 和中国xq接壤的中亚三国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38、 唐朝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吐鲁番的交河故城。
39、 陆上丝绸之路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
40、 中亚地区最为重要的丝路城市主要有撒马尔罕、布哈拉等。
41、 撒马尔罕的意思是“肥沃的土地”。
42、 布哈拉,9至10世纪时为萨曼王朝首都。
43、 佛菻国,我国对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称呼。
44、 缚达城,是我国唐代对伊拉克巴格达的称呼。
45、 狮子国,今斯里兰卡。
46、 占城国或占婆国或林邑,是我国古代对越南中部古国的称呼。
47、 真腊国,是我国古代对今柬埔寨古国的称呼。
48、 蒲甘王国或骠国,是我国古代对今缅甸古国的称呼。
49、 三佛齐国,是我国古代对马来半岛和巽他群岛古国的称呼。
50、 塔什干是今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是今天中亚最大的城市,古代称“石头城”。
51、 比什凯克市是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的首都。
52、 阿斯塔纳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首都。
53、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最大城市,盛产苹果,有“苹果城”的美誉。
54、 杜尚别是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首都。
55、 阿什哈巴德市是“个永久中立国”土库曼斯坦共和国首都。
六、“一带一路”建设
1、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时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
2、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3、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6月5日“中阿北京部长级合作论坛开幕式”提出丝绸之路精神。
4、 习主席指出,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路精神的内涵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5、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6、 “一带一路倡议”的英文表述是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7、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是指导我国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8、 2017年3月,我国商务部正式发布《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6)》,对我国进行“一带一路”海外投资有指导意义。
9、 2017年5月,《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七语言版本)发行。
10、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有29国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会。
11、 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上指出:“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赢。
12、 习近平主席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五点意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
13、 习近平主席指示,“一带一路”建设应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14、 习近平主席指示,将上海自贸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桥头堡。
15、 2017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欧洲国家卢森堡时提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的概念。
16、 上海合作组织是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目前,其成员国有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印度,共8个国家。
17、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
18、 “一带一路”要打造的三个共同体是“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9、 “一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0、 “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21、 “一带一路”建设的五大重点领域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22、 “一带一路”建设要利用的最重要的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
23、 “一带一路”建设最重要的金融平台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股本金是1000亿美元。
24、 国家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是xq维吾尔自治区。
25、 国家确定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是福建省。
26、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强调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27、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支持郑州、西安建设航空港和国际陆港。
28、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明确在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29、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通过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30、 2015年5月9日,中俄两国元首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发布的声明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
31、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提出“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与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对接。
32、 习近平主席指出,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
33、 我国政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每年提供1万名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名额。
34、 俄罗斯、印度、伊朗三国发起的丝绸之路设想名称是“北南走廊”计划。
3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提出“恢复古代丝绸之路角色和地位”,从而启动了丝绸之路旅游计划。
36、 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目标。
37、 “一带一路”建设的五大方向。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三大走向:一是从中国西北、东北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二是从中国西北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从中国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
38、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两大走向: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
39、 中国提出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合作框架。“六廊”是指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40、 “六路”指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主要内容。
41、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将将东亚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联系在一起。
42、 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元首见证签署了《中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
43、 中巴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
44、 中巴经济走廊的起点是中国的喀什,终点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
45、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连接东亚、南亚、东南亚三大次区域,沟通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海域。
46、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依托海上合作,发展海上贸易、互联互通和海洋经济,打造一批海上合作支点港口,维护海上大通道的安全畅通。
47、 中国每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实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48、 2016年9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标志着“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第一个多边合作规划纲要正式启动实施。
49、 2016年11月,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呼吁各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50、 2016年12月,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陕西洛川苹果正式进入澳大利亚市场。
51、 2017年1月,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多式联运战略定位。
52、 2017年3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安理会决议。中国理念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
53、 2017年3月,新西兰与我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成为首个签署相关协议的西方发达国家。
54、 截至2017年6月,我国已与中东欧13国签署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55、 蒙古国提出“草原之路”经济政策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接。
56、 中缅原油管道工程项目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标志。
57、 目前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有5个,分别是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
58、 欧亚经济共同体是欧亚经济联盟的前身。
59、 2014年世界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口是宁波-舟山港。
60、 我国政府成立的专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基金是丝路基金。
61、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出资股本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和俄罗斯。
62、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设在北京。
63、 丝路基金的股本金是400亿美元。
64、 截至2017年6月,亚投行成员总数达80个。
65、 亚欧大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地区。
66、 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伙伴。
67、 大洋洲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向延伸地区。
68、 从郑州开往欧洲的“一带一路”货运专列名称是郑新欧。
69、 从义乌开往欧洲的“一带一路”货运专列名称是义新欧。
70、 从云南发往欧洲的货运专列名称是滇新欧。
71、 从连云港出发,经过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经过中亚到达欧洲鹿特丹的大通道的名称是新亚欧大陆桥(或第二亚欧大陆桥)。
72、 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起点城市是连云港。
73、 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重要支点城市有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74、 2016年9月,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举办。
75、 被称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和沿线国家产业园合作典范的是中白工业园。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