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美术老师的教研论文 瓶子画中的传统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7-10-21 09:59
标题:
小学美术老师的教研论文 瓶子画中的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长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度也变得更高,特别是儿童艺术教育。一些孩子的父母为了增加儿童的艺术细胞,家长将自己的意愿作为了主导,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期望以次让孩子来接受艺术教育而提升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实际中多数家长与一些教育机构在对儿童进行开发教育时所采用的方式与艺术教育的主旨目的内容却不相符合。这其实扼杀了孩子一些更好的天赋,另外作为家长们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培训班在进行儿童艺术课程教学时为了在短时间产生教学效果,采用的普遍做法是单一且形式化教学方式,这就形成孩子的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培训班也无法有效提升儿童艺术鉴赏、创造能力。
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儿童艺术教育的作用,提升儿童艺术修养与创造能力,并且轻松愉悦地进行艺术熏陶,在儿童艺术教育的这一现状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美学思想等精华内容是可以应用于儿童艺术教育中。我们学校开展的瓶子绘画以此指导儿童艺术教育的着重点,不束缚儿童天赋,鼓励艺术的自由性,强调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儿童的创新创造能力,并引导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开拓想象力、创造力。
建校以来,我校学生是在美术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成长的,在各个社团学习中,各个学段学生绘画基础扎实,对绘画的兴趣浓厚,热情高涨。但这些是远远不够满足学生的对艺术的追求,为适应孩子的发展需要,使孩子们的美术教育更全面,我们特别为孩子们搭建瓶子彩绘的学习平台,以便孩子们有更好的绘画发展空间
瓶画课程是把瓶画的教学定位在育人上。每课的设计都是紧扣儿童喜欢涂抹,以及他们想象超出成人的特点,调动他们学习和创作的兴趣,注重培养儿童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瓶子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开发智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变废为宝一直是新我校美术教学的一个优秀的操作理念。生活中,大量瓶子被扔掉,很少二次使用。本课程主要是以彩绘的形式在瓶子这张“立体的纸上作画,让学生感受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小学生对手工操作的课程充满了好奇,求知欲强,利用好这一点,寓教于乐,实现理想的瓶画社团教学。
首先我们以收集生活中废旧瓶子,“变废为宝”为理念,通过观察、想象设计各类绘制瓶子并赋予它以艺术的生命力,成为富有情趣的新形象。(我们除了运用上学期在瓶外涂色后作画外,本学期我们又想出了新办法,比如在瓶内涂色,从口倒进去,摇匀,再把多余的颜料倒出来,这样就能使瓶子色泽光亮透明,颜色均匀。然后用粘土在上面进行装饰,这样效果更有立体感)
其次,我们还把京剧脸谱引入课堂,通过在马勺上画脸谱的装饰来了解我们的国粹的内涵。脸谱主要运用夸张变形,把色彩、线条巧妙地组织到一定的图案中。每种颜色的脸谱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含义。如红色象征正义、威武,如关羽;黄色性格猛烈,如廉颇;黑色公正无私,如包公;白色大多阴险狡猾,如赵高。因此脸谱是带有浓缩的寓意。
这是纸伞上绘制的青花系列的作品。青花瓷源于唐代,盛于元代,素有元青花之称。它的纹理多样,色泽以青花为主,含蓄宁静。我们的作品以简单云纹,折枝纹为主,纹饰灵动而不失规矩。
这是我们以字母为主题创作的的缠绕画,是以线描的形式来对字母图形进行装饰,在这里我们学习热情很高,不但掌握了绘画技能,而且懂得了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传统文化是儿童艺术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其双重影响,既对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有着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从而在儿童艺术教育中,需要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将有利于创新创造的部分为儿童艺术教育过程中所用。瓶子画能激发儿童兴趣潜能,熏陶艺术情趣,最开拓想象力、创造力;在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教育内容中以运用积极的传统文化来促进儿童艺术教育,广泛融合和吸收国外的儿童艺术教育形式和教育思想,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为我所用,这也是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