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教研案例 四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学会鼓励》课程研讨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7-9-30 12:30
标题:
教研案例 四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学会鼓励》课程研讨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选定的研究课型是——口语交际课。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在口语交际课上,如何构建真实 、有效 情趣共生、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如何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探讨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口语交际课课型模式?是我们四年级语文组本学期课型研讨的重要内容。
一、提出困惑,明确研究的目标。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对于口语交际课课型的深入研究不是很多。因此,对于这个课型,我们在首次教研的时候,老师们就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这类课型有啥特点?这类课型如何上?怎样才能够上好呢?如何让口语交际的课堂真实、有效、充满生命的活力?如何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探讨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口语交际课课型模式?
面对困惑,除了参考教参,搜集跟口语交际课型有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外,最好的方法是要通过具体的课例,在实践中去发现这些问题,并通过实践去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经过反复的实践、研讨、再实践,再研讨、再实践的过程,最终探讨出行之有效的口语交际课型教学模式。
二、课标学习,清楚努力的方向。
要上好口语交际课,首先得明白课标上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我们先集体学习了课标。课标中对口语交际的要求一共有六条: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明确了课标的要求,就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标。课标要求能够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那么这样的课堂肯定是有效的课堂。
我们组的陈志杰老师主动承担起了上研讨课的任务。我们结合我们四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陈志杰老师的想法,我们最终选定了练习六的口语交际——学会鼓励作为这次课例研讨的内容。
三、集体备课,发现课型特点。
陈志杰老师先独自进行了教学的设计和课件的制作。设计出来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的教研。教研时,大家各抒己见,针对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提出了修改的意见。陈志杰老师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开始着手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拿出来大家集体商量,讨论,再修改,再研讨,反反复复。最终,我们敲定了教案和课件。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发现了口语交际课课型的特点:
1、口语交际属于练习课的一种,它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教学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延伸。具有练习课的基本特征。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为主要任务的。在口语交际中,口语是手段,交际是目的。既重听说,又重表达、对象和语境,并引入合作精神。主要是侧重学生练习,老师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很明显。
2、交际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交际的双向性明显,谁说谁听,怎样说,怎样听?说者如何说,听者如何听?要有明显的双向性,才显示出是“交际”而不是“说话。”;交际的层次要清晰。包括交际的内容由浅入深,交际的人数由少到多,交际的方式由单一到多样,由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在一节课上要体现出来;交际的要求要有年龄、对象、特点,不同的年级、学段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有所不同,年级的特点要清晰,才能训练到位。
3、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体现语言实践运用、重视思维训练、重视评价反馈。
四、 课例观摩,发现问题。
陈志杰老师开始第一次的试讲。试讲结束后,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不进状态;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求不够明确,表达不当;老师不能及时捕捉学生回答时的表情、语言,从而适时总结并形成板书;学生语言表达简单;集体交流讨论分量不足;老师的评价语言不够;老师没有能够通过有效的点评,启发引导学生来说;说话有时前言不搭后语,学生成了丈二的和尚……
由第一次试讲我们发现,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一定要能够借助多媒体或者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潜移默化中带领学生进入状态,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能够动起来。
五、课例研讨,探究课型模式。
针对第一次研讨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激烈的研讨。从情境的创设到过渡的语言,到对学生的引导、对课件的选用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陈志杰老师立马开始一一修改。很快,设计和课件的第五稿出来了。并准备进行二次的试讲。
第二次上课前,陈老师先让学生看了一幅图片。图片是学生三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中的插图。由于我们的学生曾经学过,此时此刻,看着这样的画面,一下子触动了学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从现场同学们的表现来看,学生积极回答,有话可说,这幅图片的出示,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诉说的情境。
上课伊始,陈老师以自身经历——学游泳为例,让学生“跳出”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为后来学生的说做好了铺垫。趁此机会,老师导入本课学习的内容——学会鼓励。
然后,陈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了对老师的鼓励,在互相诉说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鼓励的方法。
在学生知道了鼓励的方法的基础上,陈老师让学生动了起来,让学生自己去找想要鼓励的对象,把自己想说的话说给他(她)听。
前面的铺垫很好,后面学生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个口若悬河,深情并茂,课堂达到了一个高潮。陈老师趁机出示了几个事例,让学生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学生认真书写,“沙沙”地声音在教室不断响起。
这节课后,我们教研组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研讨。
本节课,老师从即时情境导入,学生备感亲切,能很快进入角色,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进行交流,课堂显得自然、真实、开放。随着学生对“鼓励”认知的深入,陈老师将课堂交际与学生生活交际两者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让学生“跳出”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自然地进入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之中,扩大交际的“面”与“量”,让学生在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弥补。最后,陈老师将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话由师生之间引向生生之间,使师生角色不断发生变化,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口语交际平台。
本节课是口语训练,说是本节课的中心任务,说是为写服务,写是为了说得更好。
这节课,完成了《课标》中对口语交际的要求: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课件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学生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还注意了语言美;在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经过多次研讨,我们基本上明晰了口语交际课的课型模式:口语交际要尽力创设双向、多向互动的情境,并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首先,老师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然后,激趣导入,明确主题;接着启迪思维,拓宽思路;紧接着全班互动、交流评价;最后,总结归纳,拓展提升
六、课型研讨,持续开展无尽头。
口语交际课课型研讨活动并没有随着课型模式的概括出来而结束,这是一个长期不断研究的过程。课型研讨的探究是无尽头的。每一类课型,行之有效的模式并非一种,在具体的实践中,还需继续努力探索出更多更合适的口语交际课型模式出来。为此,我们还需不懈努力!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