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老师读书随笔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7-9-5 13:09
标题: 老师读书随笔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有本名叫《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书,它的作者是戴蒙德,建议大家也去读一读。戴蒙德在这本书里面就说,美洲大陆文明不发达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牛马这些大型的生畜,勉强能用的只有羊驼。见过羊驼的人都知道它的力量和一条狗差不多,别说耕地了,连人都载不动。所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真正意义,是帮美洲大陆引入了很多关键因素,打破了之前两个大陆内部系统的博弈平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无论是一块大陆、一种文明、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公司,或者一所学校,因为掌握的资源和方法有限,系统体内的博弈竞争好听的说法是找到平衡,不好听的说法是陷入困境。这个时候,如果继续调度大量的资源投入,往往是没有用的,反倒是一些细小的外部因素,可能刚开始看微不足道,但只要它是原来系统没有的,倒有可能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去看一些事情,视角就不一样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要跳出原来的问题,钥匙不在锁上,就要到别处去找。有时侯是内部因素起了决定作用,但更大可能是外部因素是发酵剂,对于事物的变化起了决定作用。

跳出原来的逻辑,用上帝视角去审视,能看到不一样的因果关系。这让我想到了鲶鱼效应:渔夫在运输过程中引入鲶鱼来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沙丁鱼活着。记得“罗辑思维”中的罗振宇在《破局》一集中提到,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形成规则和规矩,而是为了破局而出,通过引入一些外部因素,打破已有的平衡,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万维钢老师所说“喜欢=熟悉+意外”,这个意外就是个神来之笔。在此之前罗振宇在《两只眼》也提到,以某点“资源优势获取特许权利”为第一只眼,以“创新、延伸、嫁接”为第二只眼,活下来的可能性会大很多,很多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当然引进外来因素需要冒风险,也需要循序渐进,让机体能够逐渐适应,否则很有可能是一场灾难。在《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里就提到,欧洲人对美洲的征服中,病菌其实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当地土著对此根本不具有任何免疫力和抵抗力。

再比如,文艺复兴就是欧洲文明自身达到了一个平衡态,这个时候再引入阿拉伯人保留下来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因素,一下子就点燃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再比如,著名的新浪公司,本来在三大门户网站当中已经做得最好了,但是困境也很明显,如果持续在门户上投入资源,只会在原有路径中越陷越深,这个时候美国的Twitter模式给了他们启发,新浪推出了微博,公司重获新生。你看,再重要的内部因素都潜藏着一个风险,让系统在原有路径上越陷越深;反过来再不起眼的外部因素,都暗含着一个机会,它有可能带来全新的基因,让系统焕然一新。

记得《冬吴相对论》的吴伯凡老师讲过一句话,说:“遇到困境看镜子,遇到顺境看窗外。”上半句好懂,遇到困境问题往往出在自身,所以要看镜子。但是遇到顺境为什么要看窗外呢?从今天我们讲的这个原理来看,所谓顺境就是内部平衡即将达成的时候,表面看起来顺风顺水,但是实际上危机已经隐藏其中,如果这时看着窗外,注意引进那些你原有系统中没有的因素,也许会有大的妙用。

从人自身来看,想把一件事做到100分和做到90分所花费的努力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最后的10分往往需要比前面90分需要花更大的努力和天赋。因此当人们做到90分时就面临了一个选择,是继续在同一领域花费更大的精力去得到最后的10分,还是转换思路将精力投入不同领域,获得另外一个90分。上周罗辑思维介绍的“两眼论”实际上就给了我们同样的启发,选择进入其他领域并将两个领域融合,往往是更有效的出路,并不是说将事情做到极致不好,只是这往往更需要天赋,并非所有人都能达成。吴伯凡老师最后的话“顺境看窗外”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不管是人还是企业一旦停止了脚步,实际上就面临了危机,要有向死而生的精神,不断自我迭代,才能减缓进入死亡阶段的过程。在感到顺风顺水时,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时候,不仅是企业还有个人,那些找到了外部关键因素并引入的企业和个人才可以脱离泥沼。之前罗胖在视频节目也提到过《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这本书,我买到这本书后打开一看,真的让我大开眼见。从来没有想过物种的脚步让世界成为了现在的世界,这真的很有意思,最近这两天吴伯凡老师在讲“不适者生存”、万老师在回顾《俭省》,共同的意思是要在极度的环境下利用好自有资源发挥到极致,而罗胖今天则讲了在内部陷入困境时可以引入外部资源,这是一个完整的多角度逻辑。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