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学《神奇的水》一课的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22: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描述、解释现象

──《神奇的水》一课的教学





执教:广西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崇善小学陶艳萍
评析:桂林市象山区教研室冯薇

  一、教学过程及评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它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液体。猜一物质。
生:水。
师:对,你们猜得没错,就是水。(师板书:水)如果老师在“水”的前面加上一个词(将板书填充为“神奇的水”),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水有哪些神奇之处?
生:水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来发现,看看水有没有神奇的现象,好吗?
[看似普普通通的水会有什么样的神奇?教师通过“神奇”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并带着问题投入研究,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师:看,现在我的手中拿着什么,一是杯子,二是硬币,通常我们会用杯子做什么?
生1:用它来装水。
生2:用它装饮料。
师:如果要往杯子里装水,你们认为怎样才算把杯子装满呢?
生1:平了杯口。
生2:让水从杯子里溢出一点。
(教师演示把杯子装满水)
师:杯子能装水,你们认为硬币能装水吗?
生1:能。
生2:不能。
师:你能说说不能的理由吗?
生:我认为杯子是凹进去的才能装水,而硬币是扁平的,所以不能装水。
师:请赞成硬币能装水的同学举手(清点人数)现在就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看,我是怎样往硬币里装水的(出示自制滴管)这是一支我们平常喝果汁、牛奶时,使用的塑料吸管,但它的一端我们用透明胶缠住了。使用时首先挤压吸管,放入水中松手,再拿出时吸管内已经有水,然后,把吸管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硬币上,这样硬币就能装水了。看来硬币是能够装水的啰。
师:接下来你们又要作一个猜想,这样的五分钱硬币最多能装多少滴水?
生1:五滴。
生2:最多八滴。
生3:十滴以下,五滴以上。
(教师将学生的猜想中最多的滴数记录在黑板上)〈板书:猜测:10滴〉
[“怎样才算把杯子装满”为下面将开展的实验作了铺垫。教师的示范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此时,并没有几位学生相信硬币能装水,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老师怎样在扁平的硬币上装水。老师只是做了一下示范,学生看得聚精会神的,一下子就把学生完全吸引到课堂内,并对“硬币装水”产生浓厚的兴趣。]
师:请同学们打开黄色的信封,利用里面的材料,尝试着往五分钱硬币上装水,看看最多能装多少滴水,同时要注意观察水在硬币上的现象,看谁有新发现。注意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
小组进行硬币装水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情况记录:一开始学生们在做这个实验时,并不能完全的分工合作,大家都只顾及参与,有一些小组在硬币上装15滴水时就溢出来了,但看见别的小组装得更多时,他们就很自觉地重新做起实验来,心中只想着自己的小组能往硬币上最多装多少滴水,也就你一滴,我一滴,小心翼翼轮流地往硬币上滴水。)
学生实验情况实录:
生1:33滴。
生2:25滴。
生3:23滴。
生4:40滴。
师:我们原来猜测最多能装10滴,现在通过实验最少的都能装23滴,最多的装了40滴。看到这些数据你们有什么样感觉呢?这数据又说明了什么?〈板书:实验:最少装23滴,最多装40滴〉
生:猜想与事实相差太大了,同时也说明硬币不但能装水,而且能装很多滴水。
师:你们在做实验时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1:我发现硬币上的水是鼓鼓的,还会动,在硬币上转来转去的。
生2:我发现硬币要装满水时,水在硬币上摇摇晃晃的,好像总是不会掉出来,继续装时,水还会往硬币外面凸出来一点。
生3:我把水滴在硬币上时,水好像有放大功能,把硬币上的字放大了。〈板书:水面是鼓鼓的、摇摇晃晃、不会掉出来、能把字发大。〉
师:你们的发现真多,描述得也比较恰当。能放大字说明硬币上的水像一个小放大镜,那么你们觉得在硬币上的水面应是什么样的?(师在黑板上画曲面和非曲面)
生:我想应是曲面的,与放大镜一样。
师:从正面和侧面进行再一次观察。
生:边缘有一点弯。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的仔细观察与描述上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数水的滴数上。仔细地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基于对观察事实的描述是很重要的,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水的这种特性,这得益于教师的有效引导。]
师:现在你们还想再来做一个挑战游戏吗?来看看这个装满水的杯子,你们认为它还能往里面装东西而使水不溢出来吗?
生:不能。
师:往杯里面放一个物体,水会从杯里溢出来吗?为什么?
生:会溢出来,因为这个物体会占据杯子里面的空间,水没地方去,就溢出来。
[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明确这一点有利于后面探究“该溢出来的水到哪里去了?”]
师:好,那我们就换用回形针放入杯中,水会溢出来吗?
生:不会。
师:让我们再次猜测下要放多少枚回形针,才能使水溢出来。
生1:20枚左右。
生2:20枚以上,45枚以下。
生3:30枚以上,45枚以下。
生4:15枚。
(教师将学生的猜测结果写在黑板上)〈板书:猜测:45枚〉
师:我们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能放的回形针最多,而使水不溢出来。比赛就要公平,那么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生:我们大家都把杯子装满水。
师:请同学们打开白色的信封,利用里面的材料,比一比。并将水面的样子画出来。
[前一个实验只是看和说,而这个实验增加了“画一画”,意在加深学生思维,进一步内化“水鼓起来”这一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汇报〕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们的实验报告)
实验情况记录:有了上个活动的经验,学生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更好的观察与合作,他们把精力完全的投入到活动中了,许多小组将老师为他们预备的回形针全部放进水杯中,发现了水在杯口摇摇晃晃的,仍不能使水溢出,学生还是不甘心,把上一个活动用的两个硬币也放进去了,还跑到讲台前拿了多余的回形针继续实验。)
师:现在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生1:我把所有的回形针放入杯子中,加上两个硬币,水晃来晃去地,鼓鼓的,但没有溢出来。
生2:我们放了84枚回形针加两个硬币,放回形针时,水面成波浪形,之后不动时,又变得鼓鼓的。
生3:我们放了112枚回形针还加两个硬币,水面好鼓,放了很多回形针水还没溢出来,水好神奇。
师:你们真棒!水真神奇!〈板书:实验:112枚回形针+2枚硬币〉这么多的回形针都要占据杯子的空间,水又没有溢出来。那么,水跑到哪里去了?(小组讨论再汇报)
生1:回形针很细很光滑很小,所以不会有太大的空间。
生2:也许还没有满,还能装,但最终还会流出来的。
生3:回形针里有缝隙,吸水的。
生4:不对,回形针没有缝隙,我折断后看过,不会吸水的。
生5:我想杯子里的水一部分往上排了一点,有一部分水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生:水跑到了杯子的上面,所以就鼓了起来。
生6:我也认为水跑到杯口上面了,开始时杯子已经满了,但没有溢出来。为什么会这样?
师:你的意思是水满而不溢吗?〈板书:水满而不溢〉
生:对。
[针对“水跑到哪去了”进行讨论,这里基于实验事实上的推测和推想,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有争论,他们互相倾听,思维相互碰撞,由此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师:问题提得真好!是的,开始时我们已经将杯子装满了水,回形针要占据杯子里空间,而水就往上排,水被挤到杯口上面了。问题是为什么水满而不溢?同学们,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它的原因吗?
生1:硬币和杯口都是很光滑的,所以水不会溢出来。
生2:因为空气的原因,天气冷,水面就结了一层冰,我们看不见。
生3:和大气压有关,是空气包住了水,所以水流不出来。
[学生限于知识与经验,他们的猜想虽然远离目标,但同样是运用了已有知识进行想象与分析的思维过程,很多真实的科学探究一开始往往并不能直接接近目标,看似盲目,实则是一种积累。学生在这种开放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师:其实水是由很多很多看不见的水微粒组成的。先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游戏中的每一位同学就像每一个水微粒,之后再来讨论吧!要仔细观察!
体验游戏:几位同学排成一个弧形队形,尽量保持身体不动,教师推动其中一位学生,学生就离开队形。反复推动几位学生;然后让队中的学生按原队形互相手挽手站好,教师再重复前面的动作,这时学生不容易脱离队形。
师:游戏中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当我们手挽手站成一个圆圈被推时,我们不易被推出去,两边的朋友可以拉住我,我们之间有力的作用。一个一个单独站着时,我们一下子被推出去了。
生2:我们被推出去时,被两边同学挽着的两只手有拉力的感觉。
生:我知道了水是有力量的。
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再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画面。
(课件播放动画:硬币上的水分子不断增加,手牵着手,都有往里收缩的趋势,始终保持弧形。)
生:(迫不及待)噢,我明白了。
[教师没有用机械的说教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想象、类比、判断、分析,从而自悟。]
师:现在,你们能试着解释一下,水面为什么是鼓鼓的,为什么水满而不溢?互相说一说。
生1:因为水是慢慢滴下去的,才会越来越鼓的。
生3:水是慢慢滴的,水微粒手牵着手,在液面上,拉的很紧,形成了像塑料膜一样的薄膜。
生4:我是这样理解的,分为三个层次,刚才老师不是要我们做游戏吗!每一个水分子就相当于每一个小朋友一样,手拉着手,就绷得很紧,水不容易流出,水分子越多所需空间越多,就不断的鼓起来,需要拉力也越大,当拉力不够时,水还是会流出来的;因为都是○型,○型的物体框住了水;水表面好像有一种弹性的薄膜,把水给固定起来了,水可以坚持不漏。
生5:原来水微粒之间也是有力量的,他们相互拉住,使每个水微粒都不容易跑出去。
[经过游戏与动画展示,每一个学生的心中都默默形成了自己的关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在激烈的讨论与交流中,产生水这种神奇现象的原因已经深深的吸引了他们,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着这现象产生的原因。在科学课中,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尝试着进行解释、进行推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互相倾听、互相质疑、互相评价,接受别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观点,科学素养的培养就蕴含其中。]
师:有位同学说到了“水分子”,很专业噢,水分子与我们刚才说的水微粒是一个意思。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都能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它,说的都很有道理。你们说的归纳起来应该是说水微粒之间有力量,有拉力,才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吗?(板书:水微粒间有力量)像水这样的神奇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出示课件,播放图片:荷叶上的晶莹剔透水珠、草尖上的露珠、雨后花瓣上的水珠…)想想在我们生活中,你在哪里还发现类似于这样的现象?
生1:下雨时,滴在雨衣、雨伞的水珠。
生2:水滴在地上或桌子上的都有可能是这样的。
生3:毛毛雨落在头发上的是圆的。
生4:我们使用的胶水在滴落的过程中和落在纸上时都是圆圆的。
生5:滴在鼻子上的水,也是水珠。
师: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起通过猜想、实验、思考、游戏等,发现了水满而不溢的神奇现象!并且推测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你们能将这两个实验做给爸爸妈妈看看,让他们也看看这神奇的水,问问他们这是怎么一回事,或者去查找资料,看看书上有没有答案,制成资料卡片,在下一节课让我们一起分享大家的资料卡片吧!
[教师始终没有把“表面张力”的概念端出来,其实概念的名称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经历了发现的过程。学生带着兴趣查找资料,在爸妈面前表现自己的技能会让他们体验成功。]
总评:本课实质上在引导学生探索“水的表面张力”这一现象,但并没有将“表面张力”这一概念由教师说出或直接由观察到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创设问题情景,通过猜想——实验观察——自主描述——想象、体验、类比、推测——尝试解释——达成共识——兴趣延伸这一主线,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力求以知识为载体,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有如下特点:一是活动过程逻辑简明,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和思考。顺着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硬币装水和纸杯水满而不溢这两个相连的实验,逐步增加难度,使学生始终围绕一个目标进行观察探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水鼓起来”这个现象。教学环节紧凑、严密,教师没有过多的话,而是将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通过游戏和课件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参与体验、动脑思考,继而联想、推测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去自主观察和发现。正是有了这催生的土壤,才有了学生思维的萌发,才有了学生“我明白了”的惊呼,才有了众多学生的精彩回答,实际上孩子们已经对水的这个性质作出了接近科学概念的回答,只是没有给这个现象取一个如“表面张力”的名字而已。更重要的是这是他们的自主发现,孩子们经历了一个较深入的探究的过程。二是教师有意识地注重学生对现象的事实性描述。描述是证据,解释是观点。基于对观察的事实性的描述是解释的基础,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孩子们充分调动他们原有的经验与知识对被观察对象进行了客观的、生动形象的描述,这为进一步进行自主解释提供了“原料”。虽然学生表达叙述不是很完整,但他们已经意识到水的表面有“拉力”,并且还想到“拉力”不够时,水不会一直“鼓”下去,“拉力”不够时,水就会流走。孩子们的这些鲜活思想的涌现得益于教师在活动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架起了抽象概念与具体经验间的桥梁。三是注意引导孩子们利用自己的而不是教师的话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解释和推测,达成共识,形成较为理性的、符合事实的结论。较好地处理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四是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探究引向课外,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实验和信息收集等课外的探究活动丰富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真实、自然、随情、随境,给孩子们一片探究的天地,还科学课一个真实。

  二、教学反思

  《神奇的水》这一节课主要内容是水表面张力,要三年级的学生真正理解它,我认为是比较困难的。一开始我就将这堂课的着重点定了位,一是让学生充分感知水的表面为弧形的现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现象;二是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三是通过一些体验游戏和动画,让学生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种现象,不涉及张力的概念。

  在实践活动中,我觉得在形式上和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上做得不错:1.这节课的研究问题不是由教师生硬地提出,而是创设情景以谈话和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很投入的进入了探究的课堂,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想要亲自动手研究的问题,这样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2.千万不能小看学生。整个活动,学生是主人,我是一名组织者、服务者。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知识面之宽出乎我的意料。如:有一位学生这样说道‘我是这样理解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刚才老师不是要我们做游戏吗!每一个水分子就相当于每一个小朋友一样,手拉着手,就绷得很紧,水不容易流出,水分子越多所需空间越多,就不断的鼓起来,需要拉力也越大,当拉力不够时,水还是会流出来的。第二,因为都是○型,○型的物体框住了水。水表面好像有一种弹性的薄膜,把水给固定起来了,水可以坚持不漏。3.学生在“做”中获得体验。“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我这节课的设计正是给学生大量的时间一滴一滴往硬币上装水,一个一个地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回形针,边观察、边记录,并能充分的利用原有的知识,对新产生的认知矛盾进行分析理解,再通过实验的直观感知进一步的了解课题——水表面张力。

  总之,运用“做中学”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学”的行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改变了教师“教”的行为,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这就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把师生带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

设计思路

  《神奇的水》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学期《观察水》单元的最后一课。在本单元,学生通过观察、测量、体验、描述、实验、记录等方法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物质的状态和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等水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及奇妙现象进行学习和探究。

  最初,我听了一位老师上的《水的表面张力》的课,他对这节课的思路主要是着重让学生们大胆的猜想,让学生们亲手做了在硬币上装水以及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回形针的两个活动,发现了水面是弧形和水满而不溢的现象之后,由老师给出了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水的表面张力。此课的设计总是让我感到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浮于表面,没有引导孩子对所发现的现象进行较深的探究,由教师直接给出了结果,不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于是我便对这一课产生了兴趣。什么是水的表面张力?我特意去查了资料:一切液体的表面就像绷紧的橡皮膜一样,具有收缩的趋势。而液体由于跟空气接触,表面层里分子的分布要比液体内部稀一些,也就是分子间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些,在表面层里,由于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就表现为引力。如果在液体表面任意划一条分界线,把液体表面分为左右两边,那么,液体左侧的分子对右侧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F1,液体右侧的分子对左侧分子的作用力合力为F2,则F1和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液体各部分之间这种相互吸引力叫做表面张力。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对于这样复杂的内容,让小学三年级学生真正理解,我想是很困难的。

  在对《神奇的水》的设计时,首先分析如何正确的解决和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的问题。不把“表面张力”这一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猜想——实验观察——自主描述——想象、体验、类比、推测——尝试解释——达成共识——兴趣延伸为主线,着重学生们的探究过程,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力求以知识为载体,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结合起来。

  其次,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每个活动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一个活动是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发现水的神奇现象,掌握观察的方法。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们进一步发现水的神奇现象,自主描述现象。再经过游戏和观看动画课件让学生亲自体验、感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此现象进行解释。努力做到逐层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延伸兴趣,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和教师引导”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1: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