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及试题答案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7-5-28 09:46
标题: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及试题答案
九年级语文第三次双周考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 解释加点的字词
庆历四年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而或长烟一空
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微斯人,吾谁与归?
9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0、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二、用笔记本抄以下2首古诗问答题:
7、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歌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前两句主要运用了起兴的手法。用关雎起兴,生动形象地表明男子的爱情纯洁而又真诚,也暗示了淑女具有贞洁的品质。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中的“流”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悠”字用得很传神,试加以分析。
答:(1)“流”字极写了少女顺着水流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地采摘荇菜的忙碌和姿态的优美,又突出赞美了他的勤劳,使全篇充满了动感和生机。
(2)“悠哉”叠用,深刻地表达了这个男子长夜不寐,绵绵不断的忧思;连用两个“悠”字,把他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把这种炽热的渴望之情入木三分地揭示出来。
3.《关雎》还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说说有何艺术效果。
答: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使内容递进,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君子”炽热的情怀,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4. 如何理解诗的最后两小节?
答:“琴瑟友之”,是两人弹琴奏瑟、亲密相爱,和谐相处的愉快画面;而“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欢快的场面。但这两句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婚恋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5.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全诗真切地表达了率真、淳朴、健康的情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8、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现的画面,并体会其作用。
答:(1)画面: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茫茫的秋水泛起侵人的寒气。
(2)作用:这两句描绘所见景物的诗句,不但是起兴,以引起正文,而且是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两句是点明季节的景物描写,既烘托深秋空寂悲凉的气氛作用,又流露了主人公凄婉的感情。
2. 描写芦苇,用“苍苍”“凄凄”“采采”,这三个词语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这三个词语写出了芦苇的颜色由苍青到凄青再到泛白的过程,色彩由暗到亮、由模糊到清晰,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所以不能颠倒。
3. 描写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这三个词语有何作用?
答:这三个词语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的情状与过程,形象地表现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主人公在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到太阳东升。表现了主人公对所思慕的人的深挚感情。同时,这三个词语又描写了秋天早晨萧瑟的景象,增加了冷寂落寞的气氛。
4.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该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
5.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答: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感染力。
7、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歌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前两句主要运用了起兴的手法。用关雎起兴,生动形象地表明男子的爱情纯洁而又真诚,也暗示了淑女具有贞洁的品质。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中的“流”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悠”字用得很传神,试加以分析。
答:(1)“流”字极写了少女顺着水流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地采摘荇菜的忙碌和姿态的优美,又突出赞美了他的勤劳,使全篇充满了动感和生机。
(2)“悠哉”叠用,深刻地表达了这个男子长夜不寐,绵绵不断的忧思;连用两个“悠”字,把他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把这种炽热的渴望之情入木三分地揭示出来。
3.《关雎》还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说说有何艺术效果。
答: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使内容递进,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君子”炽热的情怀,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4. 如何理解诗的最后两小节?
答:“琴瑟友之”,是两人弹琴奏瑟、亲密相爱,和谐相处的愉快画面;而“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欢快的场面。但这两句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婚恋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5.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全诗真切地表达了率真、淳朴、健康的情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8、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现的画面,并体会其作用。
答:(1)画面: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茫茫的秋水泛起侵人的寒气。
(2)作用:这两句描绘所见景物的诗句,不但是起兴,以引起正文,而且是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两句是点明季节的景物描写,既烘托深秋空寂悲凉的气氛作用,又流露了主人公凄婉的感情。
2. 描写芦苇,用“苍苍”“凄凄”“采采”,这三个词语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这三个词语写出了芦苇的颜色由苍青到凄青再到泛白的过程,色彩由暗到亮、由模糊到清晰,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所以不能颠倒。
3. 描写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这三个词语有何作用?
答:这三个词语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的情状与过程,形象地表现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主人公在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到太阳东升。表现了主人公对所思慕的人的深挚感情。同时,这三个词语又描写了秋天早晨萧瑟的景象,增加了冷寂落寞的气氛。
4.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该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
5.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答: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感染力。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