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5-21 12:27
标题: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  王小红

一、设计思路
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的总要求,在课堂中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以DNA分子结构模型的科学探究史为背景,通过导学案和连续的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同时将科学研究精神渗透其中。其次,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模型构建的科学研究思路,同时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学生的模型比较,归纳总结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特征。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必修二第三章最基础的内容,必修一已经学习了其化学组成,在此基础之上必修二DNA的分子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是为DNA复制和生物变异作知识铺垫。文中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学会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学重点和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
2.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核酸及脱氧核苷酸的相关知识,懂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其目的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 对于探究式的模型构建教学过程可以适应。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比较总结DNA分子的特性
2.能力目标
1、尝试有序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2、通过观察对比模型,能够总结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家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历程并学习其科学研究的精神
体验合作学习和交流在知识、技能学习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探究和课堂交互活动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5-21 12:27
教学环节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新课


以DNA衍射图谱作为导入,阐明此图的重要性,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历史。

观看,聆听,感受


从视觉上感受DNA衍射图谱的重要性
科学家的研究历程
一、 结合课前导学案中的已学知识,利用幻灯片演示,引导学生回顾脱氧核苷酸的相关知识及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长链。
二、根据课前预习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发现史。 分组讨论完成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情感价值方面的教育。根据课文48页的两个旁栏思考题,还有49页方框内的思考与讨论题,重新整理而得)。
小组代表回答
为学生动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埋线,同时学习科学家的科研方法和精神,为自主探究做准备
1、学生动手制作DNA模型


2、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1、分组讨论问题1:如果要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怎样的构建顺序才是合理的?



2、小组合作完成模型制作,并小组讨论有关问题(文49页的思考讨论)归纳总结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3、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小组制作的模型,并说说区别。


4、教师进行规范性点评,总结出:DNA分子结构具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特征

5、引导学生讨论50页模型制作后的讨论题1

思考讨论



观察构建好的模型完成讨论的问题




组间进行模型的比较、观察和讨论



观察并回答

讨论后发言,并总结出碱基对的排序就是遗传信息
让学生形成模型构建的科学思维


通过描述,引导学生总结DNA分子结构的三个主要特点

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中发现新的问题。






总结
教师对整节课的学生探究活动开展情况和探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完成板书。
学生参与总结
突出强调重点知识
课堂反馈
课文51页的练习1、2,从第1题中归纳:碱基的数量关系规律;氢键数目和DNA的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动手、动脑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5-21 12:27
板书:           DNA分子的结构

一、构建模型过程

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链→双链→双螺旋

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1.主要特点

① 双链,反向平行,螺旋

② 基本骨架: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外侧)

③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G与C(内侧)

2.结构特征: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