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称象》教学案例与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8-4-7 07:20
标题:
《称象》教学案例与反思
承留实验小学 聂毛利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特殊的朋友,它是——
(多媒体出示图片,)生齐答:大象。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头大象吗?
生1: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
生2:大象的腿像四根柱子。
生3:大象的耳朵像两把扇子。
生4:大象的鼻子像一根管子。
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这么大的象,老师特别想知道它有多重,你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吗?
(经过些许的沉思,部分学生纷纷举手。)
生:可以称一称。
师:怎样称呢?
生1:用地磅称一称。
生2:可以利用起重机称。
……
师:大家的办法都很棒,不费工夫就称出了大象的体重,可是在1700多年前,没有地磅、起重机,该怎么办呢?
二、品读课文,体会品质
师:请同学们自己小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人?
(生开始自读课文,师来回巡视,帮学生扫清字词障碍。)
生:故事发生在古时候,有曹操、曹冲、官员们。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一下当时称象的录像,看看曹冲和官员们分别是怎样称象的?
(多媒体放映录象,之后生争先恐后,抢着举手。)
生1:官员中有的说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生2:有的说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当秤杆。
师:你同意这种做法吗?
生1:不同意。把大象宰了,大象就死了,多可惜呀。
生2:做一杆大秤也不行,哪有人有那么大的力气。
师:曹操同意吗?你从哪知道的?
(生纷纷埋头读书,寻求答案。)
生:曹操听了直摇头,说明他不同意。
师:你能给老师演一演“直摇头”吗 ?
(生上台表演。之后师有意只摇一下头,问学生对不对,接着请同学一起演“直摇头”。))
师:曹冲又是如何称象的呢?
1、同桌互读第4段,然后师指名范读,大家评价朗读效果,接着让学生在每句话的前面标出序号,为下面弄清曹冲称象的过程做铺垫。
2、男、女生分组逐句朗读,师随机总结并板书称象的步骤:
赶象上船,画下记号;赶象下船,装上石头;
搬下石头,称其重量;石头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师:曹冲的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一起愉快地朗读第5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曹冲称象的具体过程。
(多媒体放映曹冲称象的片段。)
师:你喜欢曹冲吗?面对他,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多媒体出示曹冲的图片,激发说话的欲望。)
生1:曹冲你真棒。
生2:你解决了大臣们都解决不了的难题,太聪明了。
生3:你爱动脑,爱思考,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改进方法,鼓励创新
师:下课前,老师有一份礼物要赠送给大家,谁来替大家代领一下?
(生跃跃欲试,你争我抢。)
师挑选三位健壮的男生上台领“奖”——搬三块石砖。
师:请问你有什么感受?
生1:老师太重了。
生2:累死我了。
生3:有点搬不动。
师:三块砖头就把大家累成这样,试想如果让大家搬与大象一样重的石头会如何?
生1:我可不想搬。
生2:非累死我不可。
……
师:所以老师认为曹冲的方法需要改进一下,你认为呢?
(生抓耳挠腮,冥思苦想。见此情景,师建议小组讨论。)
生1:古时候有很多战马,我们可以把石头换成马,能省很多力气。
生2:马还得赶上赶下,浪费时间,不如用人代替石头,省时又省力。
至此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的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以示认可,我想、:这就是智慧的火花,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最完美的办法。
反思: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语言的好范例,也是学生学习说话,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的凭借。在教学中我很好地利用课文这一资源,为学生训练口语服务。如,导入部分引导生一边观察大象的图片一边向同学介绍大象;还有在学生明确曹冲称象的办法后,让学生面对曹冲的画像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说一说等,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降低说话难度,激发其欲望,,学生就有话可说。这样的说话训练,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让学生在说话中渗透了思想教育,这比老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本节课,我活用教材空白,引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创造性想象。如课堂接近尾声时,请学生改进曹冲的方法,给学生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困惑:
本节课叙事性很强,教学中学生朗读积极性不高,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朗读这类课文是我最大的困惑。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