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教师 | XXX | 班别 | 三年级(1)班 | 记录者 | XXX | ||
讲课题目 | 四 边 形 | 时间 | 10-13 第二节课 |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 题图(课本的图) 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图形了吗?” 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 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 ….(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 2、点明主题 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 (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 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 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2)、四边形的特点 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 举例进一步深化 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 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 1、 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 (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 | 点评: 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 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 ||||||
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 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 教师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 学生答: ①“长方形” 或 “正方形” 教师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 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 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 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2、 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 “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四、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如果有不明的地方提出,教师解答,并总结整节课。 五、板书: 四 边 形 四 条 直 的 边 四 个 角 | 但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分法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 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程度 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征 | ||||||
总 评: | 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 通过多种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
记麻明家老师的《圆的面积》 [/td] |
时间:2007年12月16日 地点:北京总政干休所大礼堂 活动主题:第八届小学数学教学大赛部分获一等奖教师“精彩课堂、名家评析”互动研讨会 对象: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 早就得到这次活动的消息,本想两天都听,结果因为昨天又是京师论坛又是开题报告,所以只听了今天上午的课,现将本人最钦佩的一堂课的听课笔记在此分享。再次对麻明家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第二节:《圆的面识》 五年级 麻明家 (山东) 课前谈话: 1、组织学生整理学具。 2、老师喜欢同学们眼睛看着我。很好,都看着我啦。还记得我吗?记得我什么? 来介绍一下自己?“五一小学”这个校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3、老师有个习惯,每堂课前都讲个小故事,叫做“小故事,大智慧”。上课之前,讲个小故事。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吗?本来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结果去称石头的重量,这是为什么呀?干嘛不直接称大象啊?大象的重量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称得出来,所以曹冲通过称同样重量的石头,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了。…… 评:用小故事的形式,课前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思维基础。如果说《圆的面积》一课,探索“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是课堂的一条明线,那么体验、反思、改进“转化”这一思想方法便是一条贯穿整课的暗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识圆面积。 1、出示圆形纸片,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 2、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 请生上台指出来。揭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洁清晰。 二、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一)起 1、启发思考:怎么求圆的面积,在大脑中检索一下,咱以前要研究一种什么新的东西,都用的是哪些方法?(把它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以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为例说明) 2、那么圆形能不能转变成其它图形?小组合作商量商量,试试看。 小组合作(估计每一小组发到的学具有:8开铅画纸一张、蓝色圆形纸片若干、剪刀一把、双面胶一个、直尺等)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方法: (1)组1: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个扇形。这样,其中一个扇形的面积乘以4,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师:有什么问题? 生1:扇形面积不会算。 生2:看成三角形。 师:行不行?为什么?但是还是比较接近的,对不对? 评:这种方法在以往《圆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中很少出现,后面的环节中经过学生的探索,也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比较容易理解。我们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种方法?据麻老师课后讲,设计这节课之前,曾做过前测,发现学生在面对解决圆的面积这个问题时,脑子里不是一片空白的,有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圆片进行对折(这是儿童生活经验作用下的原发思维),发现和三角形类似。因此,麻老师对这种方法有了一些预设。看来,要想克服我们教学设计中的一些盲点,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的一些原发的思维。 (2)组2: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个扇形,再剪下来,拼成一个类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师:怎么样?为什么说是类似于平行四边形?还是有点接近的噢! 评:没注意到老师有否引导学生关注——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转化的前提条件是问题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没有提到,那么为什么不在这里点出。 4、回顾小结: 两种方法,一种折一折,折成三角形的方法;一种是剪一剪拼一拼,把图形变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有什么共同特点啊?(都是把圆形变成了其它的图形。) (二)承 1、这两种方法变化后的图形尽管目前还不能直接看作学过的图形,不过还是很有价值的。我们继续研究下去看看。 2、小组合作选择上面的其中一种方法继续研究下去。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研究成果: (1)组1:我们用第一种方法继续折,折成16份,每份就更像三角形啦。 师:为什么要折成16份? 组1:折得的份数越多,就越像三角形了。 师:那么怎么样折会更像三角形呢? 生:再折下去 师:好折吗?那老师就用电脑帮大家折吧。 课件演示16等分、32等分,并不断问:分——像三角形吗?能更像吗?——再分 从视觉上看,就更像三角形了。把眼睛闭上,想像分的份数128份、256份,就…… 能想像到吗? 师又重复演示从四等分到32等分的过程。 引导观察:这个三角形的底是——这条圆弧。高是——圆的半径。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会求吗?(底*高/2)那么这个圆的面积能求吗? 评:操作、演示、追问、想像、贯通,层次分明。不过,为什么会越来越像三角形?看着32等分的扇形,学生能理解为什么最后可以把得到的这个扇形看作三角形吗?要知道这时候的圆弧弧度还是比较明显的。我想,第一要引导学生注意随着等分的份数增加,得到的扇形的圆弧,逐渐在变直,所谓化曲为直;第二要点出,当等分的份数无限地多下去,那么最后得到的扇形也就无限地接近三角形。 (2)组2:我们用第二种方法,把圆片平均分成八份,剪下来拼在一起就像平行四边形了。 另一组展示平均分成16分,更象了。 师将学生作品一起展示在黑板上。问:如果要比它还接近平行四边形,怎么办? 师课件演示32等分,拼成平行四边形。64份、128份。 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像……。按这样等分下去,会变成长方形。 评:不知是听课时没注意,还是麻老师没有点出。按这样等分下去,最后还是平行四边形,只不过,如果把其中的一份再等分成两份,放在两头,整个拼成的图形才会变成长方形。其次,为什么一定要变成长方形呢?平行四边形不也挺好的吗?高与圆半径的对应也不会太难嘛。 4、回顾小结。 (三)合 1、 我们已经把圆转化成了已经学过的图形,数学不仅仅只停留在操作上,你们能不能在刚才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师提供给学生辅助用纸(纸上印有圆一个、转化后图形各一个),生尝试推导公式。 2、 反馈: 生1:讲述利用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圆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师在其讲完后问:(1)长和圆的什么有关系? (2)宽呢?(3)面积怎么计算? 听明白了吗?再指生讲,原生配合在屏幕上指。 师:把圆转换成长方形,面积是相等的。这样求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求出了圆的面积。 师再讲解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板书过程,告诉学生面积的表示方法:S。 生2:讲述折成三角形的方法,提出公式:(C÷32×r÷2)×32。 师:除以32是什么意思? 生2:如果等分成32份,那么得到的三角形的底就是圆周长的32分之一。所以用周长除以32。 师:为什么除以2? 生2:求的是三角形的面积。 师:乘32又是怎么回事? 生2:整个圆有32份。 师表扬鼓励之后,问:式子有点烦,能不能改进一下呢? 生3:乘32除 32可以抵消。 生4:C=2∏r,乘2除2抵消。 师:也得到∏r2。那么如果是等分64份呢?128份呢? 生:也是会抵消掉,结果也是∏r2 。 3、看来,不管是哪种方法,不管是几等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都是——∏r2。 三、巩固练习 1、那么求一个圆的面积得知道什么条件?告知学生黑板上的圆片半径是10厘米,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计算。反馈校对。 2、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或周长,我们怎么计算面积呢?时间关系,留到下节课去讨论。 评:有人说这节课练习量是不够的。但为什么要拘泥于练习呢?学生通过本节课在思维上的练习不是最好的吗?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思想方法,呼应课前谈话。 心得: 1、正如专家点评时所说,听麻老师的课,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之所以震撼,是麻老师的课是我们一直想要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数学课堂。这堂课有新课堂所应具备的所有元素:教师组织者、引领者,不越位代替学生的思考,大气洒脱;学生拥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自主探究、参与,数学之美、思维之美,体验得淋漓尽致。特别深刻的是麻老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有步骤地探究,通过讨论怎么变——变得更接近——怎么算的过程,经历提出设想——尝试——反思——再深入实践——沟通建构,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思想非常有益处。 2、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尺度。 课后互动时,麻老师提出谈了一点自己的困惑: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尺度如何把握?其实他的课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的确非常有意义,相对于数学知识与技能而言,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更具有普遍性。尤其是本节课中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非常有现实意义,花再多的时间也不过份。但是也不是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适合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比方说本课中的极限思想。麻老师处理本课时,“转化”是贯穿全课,并再三点出的,除了没告诉学生“转化”这一术语。“极限”只是适当地让学生想像一下。因此,渗透的尺度应是:根据小学生思维水平与特点,相机点明,不搞模模糊糊一大片,也不做拔苗助长。 点评: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 朱力 |
俞正强老师《鸡兔同笼》听课笔记 [/td] |
课前谈话:同学们好,我来自浙江,知道浙江在哪里吗? 一、枚举算法: 1、齐读问题:鸡兔有头7个,有脚下22只,问鸡几只,兔几只?评: 一开始有点卡。乍一上来,就马上让学生讲,思绪还没理清的情况下,俞老师期待的一年级的方法(画图)和高年级的方法(方程)没能出现,而板演的两个学生写错或是想不起来了也是很正常的。俞老师于是调整策略,让全班学生动笔尝试,有了一个缓冲时间,学生的方法便多了起来,再从中找出其它的方法一一让其写在黑板上。 俞老师这样的设计是否是有意的?或许是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或者说用最快的速度探知学生的思维起点。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寻求多样化的算法,正所谓不悱不启,不愤不发。 另外,学生都没有想到画图法,这似乎与我们的奥数教法有关,我们很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缺乏对学生原发性思维的支持与引导。 二、理解算法: (一)方法1:评: 1、 学生的基础非常好,俞老师只是做了一些引导学生解释算法的工作。 2、 俞老师在学生解释完之后,强调了“鸡少掉一只,兔就会多一只”。开始我很费解,为什么学生都已经达到“兔多出1只,脚就多2只。”的层次上,他却拾级而下,去寻找更低层次的规律,这好像不太符合数学课思维培养的逻辑。后来才知道,此处俞老师已在为后面的沟通算法埋下关健的伏笔。 评:二元一次方程,六年级学生已会了大半。这意味着什么?如何处理方法3?俞老师适时借其他学生的补充,避开了这一问题。 后来周玉仁教授认为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够强,出现了负数的情况怎么没有提问? 师追问:还有其它方法吗?评: 我们的数学教学有些时候是在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以至于学生到了六年级,思维也已经习惯于复杂化。如此简单的画图过程还是想得这么复杂,幸好俞老师及时收回来,擦给学生看,学生恍然大悟。 三、沟通算法: 1、有一年级的方法、二年级的方法、四五年级的方法还有方程法,到六年级为止,我们的知识支持哪几种方法?评: 听过很多《鸡兔同笼》的课,上奥数课时也教过,大家一般也能注意到算法多样化,但一般是到罗列算法为止,最多也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都是假设法。俞老师能将这些算法沟通起来,可见深厚功力。 四、课堂总结 一年级的会用画的方法解决,二三年级的可以列表法解决,四五年级可以用假设法解决,六年级可以用方程解决。你有没有什么想法?评:真是服了俞老师,数学课上到最后有点像悠闲的谈话节目,从开始前的枚举算法到理解算法,接着沟通算法,最后是在欣赏数学。上升到了哲学思考的层面上。 五、作业: 1、从小学六个年级的书里想办法列举一个类似的材料来。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