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2010年中秋节小学国旗下讲话稿多篇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9-19 15:40
标题:
2010年中秋节小学国旗下讲话稿多篇
2010年中秋节小学国旗下讲话稿多篇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北宋大诗人、词人、文学家苏轼就在这传统佳节,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称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佳句表达中秋之夜的思乡情怀。我们敬仰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爷爷,在这月圆之夜凝望着天上的明月,立志要报效祖!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思念着亲人、思念着家乡,挂念着祖国;更有多少有志之士,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利益,放弃了与亲人团圆的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八月十五月儿圆。在我们与家人团圆的时候,你是否知道祖国还有一个游子——xx?让我们共同祝愿,xx——这位饱经风霜的游子,能早日回到祖国妈妈温的怀抱中。让我们共同期盼中华民族从此团团圆圆,不再骨肉分离!到时候,让我们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举杯邀明月,共谱团圆曲”!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9-19 15:40
中秋节
王建华
老师们同学们:
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秋意已经布满了床边。凉爽的秋风、金黄的落叶,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习惯。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各地至今尚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皓月当空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似。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有很多。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当然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
老师们,同学们。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每个民族长期积累的文化传承,传统节日蕴涵着民族的精神。蕴涵民族的价值取向,蕴涵着民族的文化根基。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东西才能长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我们也更加期盼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泰民安。
最后,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9-19 15:40
2010小学中秋节国旗下讲话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仲秋节了,俗话说:“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首先提前祝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全家团圆幸福,仲秋节快乐!下面我先和大家分享有关仲秋节的知识。中秋节还有八月半、团圆节、月夕待这些别名。因为中秋节人们有邀请亲朋好友夜饮玩月的习俗,又有媳妇归省至此日必还家的俗规,且以圆月为象征,称中秋为团圆节。关于中秋节的来由,前人大致有两种看法: 一是因为我国是个农业国家,古人在播种的时候,就祀土地神祈求丰收,而在收成时也报告丰收,答谢神的护佑。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节,这一天各家拜的是土地神,后来经过后人的增华而渐渐盛大起来。二是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女娲捧月的故事和嫦娥奔月的故事。从唐诗写中秋的诗中,已看到当时已经把嫦娥奔月神话故事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到宋朝,节日活动已很盛大,后来中秋赏月直到现在。
接下来我和大家共享一首台湾作家于春回带来的诗歌《明月照归程》。
明月照归程
啊,今夜我望着月亮
写着糖水一般的甜。泪水无法止住
白发的月光,照亮家门
照亮漫漫七十四年 魂兮归来的路
2010仲秋夜。母性的光辉洒遍华夏
每一个角落。母亲用多皱的手
抚过孝子挺直的脊梁
抚平逆子决绝的目光
-----哦,九.一八
我当然更不会忘!纵一杯杯祭奠的酒
浇透黄泉,又怎能愈合
国土沦丧 流离颠沛的巨大哀伤
月下,我写着团圆
内心充斥着强烈的缺憾
我嚼着月饼里的香甜
却总也擦不干悲愤的泪眼
让我们围一张圆桌 坐下来吧
用芬芳的桂花香,和平的橄榄枝
国恨家仇的艾草苦,甚至鞭痕,甚至炮火.....
调一瓶五味俱全的团圆酒
举月光的杯
饮上下五千年的甘与苦,荣与辱
悲欢与离合
今夜,所有的中国人举头望月
望一轮清清白白,团团圆圆的月
如水的月色洗净硝烟与纷争
黎明,家园上空,鸽子飞过......
最后也希望台湾早日回味归祖国,与祖国的亲人团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9-19 15:40
老师们,同学们: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到了!明天,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 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