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学学习应注重让学生经历和体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08: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课标(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新课标在知识与技能部分的目标阐述中反复使用了这样的句式:“经历……过程,掌握……,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就表明,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不能只停留于以往的水平上,即让学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运用什么。以往的教学中,忽视了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应注重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即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反思,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好数学。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放飞学生的思维

“行为发生于一切行为环境之中,行为又受行为环境的调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历、经验等,人为地创造一种利于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最佳心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在教学新课前,我总是让学生说说关于这个知识点已经了解了什么,你在课堂上还想知道些什么。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的课始,问:“关于这个12,你们知道了些什么?”等学生回答后,我又问:“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又如教学“分数乘法”一课时,问:“这节课你想学些什么呢?”虽然是一句简单的问话,但这样的问法,能让学生轻装上阵,不存在任何心理负担去学习,让学生处于一种“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环境和氛围中。这样学生会彻底放飞自己的思维,解放自己的行为,积极投入一种自主的学习状态,从而产生积极的体验,并在体验和感悟中,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发现、创造。

二、提供生活化的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学好数学。

(一)课前关注学生值得体验的内容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他们学起来会很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多想想办法来化解难点。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例如,我在教学“厘米的认识”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不同类型的尺,向家长询问这些尺的用途,并和爸爸妈妈一起量自己的身高和家人的身高。由于学生有了课前的亲身体验,上课时他们非常投入,热情也非常高,并且还提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整节课学生学起来特别感兴趣,特别乐观。

(二)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体验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可采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找找教室里哪些地方有角,自己身上哪些地方有角。学生在找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品尝到学数学的乐趣。

又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学生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我就先让学生猜一猜1厘米大概有多长,学生都做手势告诉大家自己的猜测,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对了,也有一些学生猜得很离谱。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一找,用拇指、食指两个指尖掐一掐从哪条刻度线到哪条刻度线,并说明理由。学生知道1厘米有多长后,再让他们找一找自己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有些学生说得很奇特,比如说门牙的宽度、指甲的宽度、透明胶的宽度等等。让大家印象深刻,也让我开怀大笑,同时每个学生眼里都盛满了惊奇与快乐。这样基于生活的学习,怎能不让学生对1厘米长度印象深刻呢?

(三)课后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和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就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数学回归生活,并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性情感体验。

在实际生活中,我教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体验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培养学生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的习惯。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就让学生课后查找我国的占地面积,并说出我国的占地面积是全世界的几分之几。再查找我国的人口占全世界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找一找有关实际问题的分数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三、给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

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从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没有良好的氛围,恰当的情境,学生就无法投入地经历和体验。所以在学习活动中,我们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恰当的机会,而不是把知识生硬地教给他们。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去体验、去发现。几个学生围成一小组,让他们用剪、拼等方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并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方法。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想出了书上没有介绍的方法,并会说出它的推导过程。我对他们的创新投去赞许的眼光。在这个过程中,人人都兴趣盎然地参与了学习过程,而且,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都得到了和谐的发展。

学习心理学表明:“学”这一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这种能让大脑和手真正动起来的学习,不仅能让每个学生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去参与数学学习,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还能在体验中和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增强自信。学生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与主动参与“做”而获得的数学知识,才能是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且最有使用价值的知识。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经历中去体验并得到发展,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12: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