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实际出发,实行弹性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19: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不是照本宣科。教师面对的是死的教材和活生生的孩子。如何让死教材变“活”,使学生的学习不断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能动作用。我的体会是,从实际出发,实行弹性教学。   从实际出发,一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即从学生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出发;二是从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即教材的系统性、内容的难易等;三是从教师的教学素质出发。弹性教学就是在遵循知识本身的规律的同时,注重掌握儿童的认知结构和学生学习规律,适当地调整教学进度,增减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弹性教学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知识间的“弹性”,如突破教材范围,合并教学内容;减少知识重复,加快教学进度;引导发现规律,培养思维能力等。也有师生间的“弹性”,一方面,本着“学生能接受就多教,接受不了就少教”的原则,实现教学民主化;另一方面,“抓差生,让差生变好,抓尖子,让尖子冒尖,好上加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天赋所及的领域中尽量地发展,悉心地教育学生、研究学生,为学生服务。这里我主要谈三个问题。
  ()把浅的教深了,是为了把深的教浅了
  我在前面曾提出“四教四想”的教学原则,强调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按照现行的教材体例和内容,我们不难发现知识的系统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仔细推敲每节内容同后来要学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力求深入浅出,并打好伏笔。比如我过去教工程问题,也跟有的老师一样,课上课下费了很多工夫,但教学效果仍不理想。后来经过反复研究,发现症结就在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深,对“整体1”这个又隐蔽又抽象的“量”掌握不准。所以,当我送走毕业班,返回来再教时,就事先作了设计,有意识地选好与工程问题有关的练习,为以后学习工程问题做好铺垫。
  教学“1”时,我抓住“单位1”,让学生无限制地列举一块地、一堆煤、一项工程等,把“单位1”揉得稀烂,使学生熟练掌握“1”的整体性。
  学习分数意义时,学生又温故知新,更加深刻理解了“1”的内涵。
  学习分数四则运算,我又把“单位1”乔装打扮一番,按原来的设计,让学生练习了以下各类习题,例如:
  (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5天完成,二人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几?(2)甲乙两队修一条公路,甲队每天修,乙队每天修,甲队每天比乙队少修几分之几?
  (3)一件工程要5天完成,3天完成多少?
  
  在进行分数四则运算综合练习的基础上,又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一件工程,甲单独做需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5天完成,甲乙两人合作两天后,剩下的由丙单独做10天完成,问丙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同时,也基本掌握了工程问题的“零件”,到学习工程问题时,只要把“组装的零件”一拆开,高山便夷为平地。这样,原来难教难学的工程问题,由于在相关的学习内容上适当“教深了”,再学习工程问题时也就变浅了。我深知,深与浅是相对的一对矛盾。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促使这对矛盾互相转化,变成和谐的统一体,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把不会的教会
  我从不放弃一个差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发问,提出问题,进行争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教育好,只有不善教的教师,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我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加以点拨,强化成功感,鼓励再成功,点燃他们身上进步的火花,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集体的承认,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这一点对差生尤为重要。因为儿童缺乏自我估价能力,教师要鼓励他,说他行,他就认为自己行,就能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力进取精神;反之,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
  有一次,我参加吉林省教育学院举行的特级教师表演课。当时名人荟萃,专家云集,而我要借用教室和学生来讲课,接受名人、专家的检验。我意识到难度相当大,毕竟教学的对象是生疏的外校学生啊!
  我讲的内容是“比的意义”。讲完新课后,为了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学生对答如流。我发现一个女孩子一直不作声,于是就把她叫起来,想让听课人看看,这节课所有的学生都学会了。可是没想到,小女孩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会。”听课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我。大家都懂得,一个老师讲了一堂课,结果学生不会,这能算成功的公开课吗?但是,我心里有底,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定会从不会到会的。
  我亲切地问这位学生:“你哪里不会呀?”
  她回答:“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
  我抓住时机,及时肯定了这位同学敢于发问的精神,并要求大家都来思考这个问题。
  我并没有急于让别人回答,而是直接启发这位学生:“你想一想,我相信,经过你认真的思考,一定会回答这个问题的。”随后又启发说:“你想,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构成除法和比的各部分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答:“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回答得对!”我给予充分肯定。接着又进一步启发:“那么除数可不可以为零呢?”这位学生豁然开朗:“因为除数不能为零,所以,比的后项不能为零。”我欣然地笑了,又让大家来判断:“这个答案对吗?”大家齐说:“对!”我带头为这个学生鼓掌,所有听课的老师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也深刻认识到:把一个不会的学生教会和培养一个尖子生是同样有意义的,甚至更有价值。
  ()对语文、数学学科进行动态调整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大都对识字、阅读、表达等感兴趣,而且接受能力较强;而对数数、计算、空间想象等感到枯燥,而且接受能力也略差一些。根据这一特点,我在一、二年级增大语文授课量,减少数学授课量,把语文作为开发智力,加强基础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基础工具课的作用,所以实行语文、数学不同步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其他学科特别是数学学科所需字、词的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扫清障碍。加强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为提前读写打好基础。数学课减少课时主要通过合并或压缩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行弹性教学的方法来解决。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首先引导学生认识100,然后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使学生认识100010000,并通过列竖式相加教会了多位数不进位加法,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课时,加快了进度。
  实践也证实了这种不同步教学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不但不影响质量,而且使语文、数学双丰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7: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