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次 | 起讫时间 | 教 学 内 容 | 备 注 |
准备周 | 9.1—9.2 | 学生报名注册,始业教育 | |
1 | 9.3—9.9 | 小数乘整数(2) 、 小数乘小数(2) | |
2 | 9.10—9.16 | 小数乘小数(1)、机动(1)积的近似值(1)、连乘、乘加和乘减(1)、 | |
3 | 9.17—9.23 |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练习二(1)机动(1)小数乘以整数(1) | |
4 | 9.24—9.30 | 小数乘以整数(2)、一个数除以小数(2) | |
5 | 10.1—10.7 | —— | 国庆节 |
6 | 10.8—10.14 | 商的近似值(1)循环小数(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解决问题(1)、 | |
7 | 10.15—10.21 | 解决问题(1)、机动(1)、观察物体(2) | |
8 | 10.22—10.28 | 观察物体(1)、机动(1)、用字母表示数(2) | |
9 | 10.29—11.4 | 用字母表示数(1)、解简易方程(3) | |
10 | 11.5—11.11 | 解简易方程(4) | |
11 | 11.12—11.18 | 稍复杂的方程(4)、 | |
12 | 11.19—11.25 | 机动(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1) | |
13 | 11.26—12.2 | 三角形的面积(1)、梯形的面积(2)、组合图形的面积(1) | |
14 | 12.3—12.9 | 机动(1)、等可能性与公平性(3) | |
15 | 12.10—12.16 | 中位数(1)、机动(1)、数学广角(2) | |
16 | 12.17—12.23 | 数学广角(1)、机动(1) | |
17 | 12.24—12.30 | 总复习 | |
18 | 12.1—1.6 | 总复习 | 元 旦 |
19 | 1.7—1.13 | 总复习 | |
20 | 1.14—1.20 | 总复习 | |
21 | 1.21—1.27 | 期末考试 | |
22 | 1.28—2.3 | 1月30日学期结束 |
单元 名称 | 单元 篇目 | 单元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
第 一 单 元 大 数 的 认 识 第 二 单 元 角 的 度 量 第 三 单 元 三 位 数 乘 两 位 数 第 四 单 元 平行 四边 形和 梯形 第 五 单 元 除数 是两 位数 的除 法 第 六 单 元 统 计 第 七 单 元 数 学 广 角 第 八 单 元 总 复 习 |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产生 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用计算器计算 认识直线、线段和角 角的度量 角的分类 口算乘法 笔算乘法 垂直与平行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口算除法 笔算除法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运筹思想的应用 |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大数。 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4.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5.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6.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3.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 4.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5.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第七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八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把握本册教材的各项知识点,并且能够灵活的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把握本册教材的各项知识点,并且能够灵活的应用。 |
周次 | 教学内容安排 | 课时安排 |
1 | 亿以内数的认识(认识、读法) | 4课时 |
2 | 亿以内数的写法、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 4课时 |
3 | 亿以上的数的认识 | 4课时 |
4 | 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检测、评析 | 4课时 |
5 | 角的度量 | 4课时 |
6 | 单元检测、评析、口算乘法 | 4课时 |
7 |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 4课时 |
8 | 行程问题、变的变化规律、 | 4课时 |
9 | 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单元检测、评析、 | 4课时 |
10 | 垂直与平行 | 4课时 |
11 |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 4课时 |
12 | 单元检测、评析、口算除法 | 4课时 |
13 | 商一位数(用整十数除、除数接近整十数) | 4课时 |
14 |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商是两位数 | 4课时 |
15 | 商的变化规律、 | 4课时 |
16 | 整理和复习、单元检测、评析 | 4课时 |
17 | 统计 | 4课时 |
18 | 单元检测、评析、数学广角 | 4课时 |
19 | 数学广角、总复习 | 4课时 |
20 | 总复习 | 4课时 |
周次 | 起讫时期 | 内 容 | |
1 | 9月1日-9月4日 | 第一单元:位置②;测试② | |
2 | 9月7日—9月11日 |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⑤ | 教师节 |
3 | 9月14日—9月18日 | 第二单元:1、分数乘法①;2、解决问题④;3、倒数的认识① | |
4 | 9月21日—9月25日 | 第二单元:整理复习①;测评④;第三单元:1、分数除法① | |
5 | 9月28日—10月2日 | 第三单元:1、分数除法② | 国庆节 |
6 | 10月5日—10月9日 | 第三单元:1、分数除法② | |
7 | 10月12日—10月16日 | 第三单元:2、解决问题③;3、比和比的应用③ | |
8 | 10月19日—10月23日 | 第三单元:3、比和比的应用①;整理复习①;测评④ | |
9 | 10月26日—10月31日 | 期中评价④;第四单元:1、认识圆② | |
10 | 11月2日—11月6日 | 第四单元:2、圆的周长③;3、圆的面积② | |
11 | 11月9日—11月13日 | 第四单元:整理复习①;测评④;第五单元: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① | |
12 | 11月16日—11月20日 | 第五单元: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③;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③ | |
13 | 11月23日—11月27日 | 第五单元: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⑥ | |
14 | 11月30日—12月4日 | 第五单元:整理复习①;测评④;第六单元:统计① | |
15 | 12月7日—12月11日 | 第六单元:统计①;测评④;第七单元:数学广角① | |
16 | 12月14日—12月18日 | 第七单元:测评④;第八单元:总复习② | |
17 | 12月21日—12月25日 | 第八单元:总复习②;测评④ | |
18 | 12月28日—1月1日 | 期末复习 | 元旦 |
19 | 1月4日—1月8日 | ||
20 | 1月11日—1月15日 | ||
21 | 1月18日—1月22日 | | |
22 | 1月25日—1月29日 | ||
23 | 2月1日—2月5日 |
教 材简 析 | 本册教材综合为2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处理、空间与图形安排、分类与统计、实践活动。第一部分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
目 的 要 求 |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2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2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
重 难 点 | 1、认识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
学 生 素 质 分 析 | 一年级2班共有57人,有一大半学生经过了三年的幼儿园教育或学前班教育。从基础知识看,大多数学生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有一定数数经验,能动手摆小棒、观察画面等实践活动。从学习习惯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做,上课积极思考、发言,能积极完成作业。但还有部分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好动好插嘴,行为、语言无约束性,作业拖拖拉拉。从能力看,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动口能力,但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维意识,思考过程欠条理性,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意识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够,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思维,动作缓慢,反应迟钝,学习独立性差。 |
教 学 措 施 |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 |||||
教 学 进 度 | 周次 | 课 序 课 题 | 课时 | 周次 | 课 序 课 题 | 课时 |
1 | 一、数数 | 2 | 6-7 | 1、6和7 | 5 | |
二、比一比 | 7-8 | 2、8和9 | 5 | |||
1 | 1、比多少 | 2 | 9 | 3、10 | 3 | |
1-2 | 2、比长短、高矮 | 2 | 9 | 4、填括号 | 1 | |
2 | 测评 | 2 | 10 | 5、连加、连减 | 2 | |
三、1-5认识加减法 | 10 | 6、加减混合 | 2 | |||
3 | 1、1-5的认识 | 1 | 11 | 数学乐园 | 1 | |
3 | 2、比大小和第几 | 1 | 12 | 整理和复习、测评 | 4 | |
3 | 3、几和几 | 1 | 14 | 七、11-20各数认识 | 4 | |
3-4 | 4、加法 | 2 | 14 | 八、认识钟表 | 2 | |
4 | 5、减法 | 2 | 九、20以内进位加法 | |||
4 | 6、0 | 1 | 15 | 1、9加几 | 3 | |
5 | 测评 | 2 | 16 | 2、8、7、6加几 | 3 | |
5 |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 2 | 17 | 3、5、4、3、2加几 | 4 | |
6 | 五、分类 | 2 | 17 | 整理和复习、测评 | 4 | |
六、6-10认识和加减法 | 18 | 十、总复习 | 6 | |||
审查意见 | 教 研 组 | 教 导 处 |
| 教学日期 | 课时 安排 | 教学内容 | 教学建议 | |
1 2 3 4 6 | 8.31~9.6 9.7~9.13 9.14~9.20 9.21~9.27 10.5~10.11 | 4 3 1 1 3 3 3 1 1 1 | 第一单元 测量 千米的认识 吨的认识 单元检测 检测评析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万以内的加法 万以内的减法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 整理和复习 单元检测 检测评析 | 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3、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1、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2、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 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 |
教学日期 | 课时 安排 | 教学内容 | 教学建议 | ||
7 8 9 10 11 | 10.12~10.18 10.19~10.25 10.26~11.1 11.2~11.8 11.9~11.15 | 2 1 3 1 1 4 2 1 1 1 2 | 第三单元 四边形 四边形的认识 周长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单元检测 检测评析 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解决问题 单元检测 检测评析 第五单元 时、分、秒 秒的认识 时间计算 |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 3、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教学。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
教学日期 | 课时 安排 | 教学内容 | 教学建议 | ||
12 13 14 15 16 | 11.16~11.22 11.23~11.29 11.30~12.6 12.7~12.13 12.14~12.20 | 1 1 1 3 4 5 1 1 1 2 3 | 填一填,说一说 单元检测 检测评析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整理和复习 单元检测 检测评析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 | 1、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1、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2、加强数学实践活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 |
教学日期 | 课时 安排 | 教学内容 | 教学建议 | ||
17 18 19 | 12.21~12.27 12.28~1.3 1.4~1.10 | 2 2 3 1 6 | 第八单元 可能性 事件了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事件发生的可能有大小的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排列和组合 掷一掷 第十单元 总复习 | 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要采取主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学。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