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皇帝的新装》优秀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8-19 00:20
标题:
《皇帝的新装》优秀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简介】
〖设计理念〗
1、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掌握人物个性。
2、师生围绕“皇帝为什么会上当受骗?”等问题进行阅读对话,从而深入研讨文章主旨。
3、激发引导学生对故事作批判性创新阅读与思索。
4、提供情境,舒展学生想象的翅膀。
〖课前准备〗
1、翻阅图书广泛地了解安徒生,作成资料卡片。
2、预习全文,自我设计最想与人研讨的问题。
〖教学流程〗
一、学生推荐资料,简介安徒生
教师可适当作补充。
二、了解文章内容,掌握人物个性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课文中不同角色的语气。
⑴各学习小组分角色合作朗读。(学生自由点评:谁读得最好?)
⑵在学生小组分角色合作朗读的基础上班内演读,挑选第5至第14段。(教师可饰演老大臣一角参与其中)
2、教师与学生对话:
全文围绕“骗”来展开故事情节,文中的各色人物与“骗”的关系怎样?
(骗子行骗;皇帝受骗;两位大臣骗己骗人;老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三、推荐对话,师生合作探究
四、拓展训练、链接生活
1、本文想象丰富,故事情节曲折,让我们一起根据下面的情景提示展开想象的翅膀,做一次想象之旅。
⑴游行大典结束,皇帝回宫以后……
⑵过了一年,骗子又来了……
2、我们身边有着样自欺欺人的事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五、延伸阅读
1、再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以“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为话题,谈自身的阅读体验。(教师将选择“丑小鸭”这一形象与学生推荐)
2、学习小组各自编排课本剧,准备班内汇演。
【精彩片段实录】
师:皇帝为什么会受骗?
生:皇帝太爱漂亮了。
生:骗子的骗术太巧妙了,他们声称“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病入膏肓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样一来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师:分析得很好。能结合课文并有自身的阅读分析。
生:皇帝受骗还因为他身边没有贤明的大臣,他被蒙在鼓里。
生:可是哪有人敢对他说明真相啊!
师:说得也是。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局部小组讨论。推荐:
生:这篇课文是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故事最早的篇名即是《赤身裸体的国王》。在黑暗的中世纪,什么荒唐可笑的现象都有。昏君穷奢极欲、蛮横专行,大臣们也总是明哲保身、曲意奉承。
生:被压迫愚弄的老百姓也总是胆小怕事,人云亦云,而骗子总是投机取巧,欺骗有术。
师:说得太好了。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启示我们要说真话。
生:启示我们要有区分是非、真假的能力。
生:启示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敢说真话。
师:你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实在太好了!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旦这个社会说真话的反而倒霉,人们也就不敢说真话,因而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现象也就时有发生。
师:这场骗局最后是由谁说出真相?
生:一个小孩。
师:这场骗局最后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作者为什么这样布置?
学生分组。教师巡视参与局部小组讨论。推荐:
生:因为小朋友是天真无邪的,他还未被当时不良的世风所影响。
生: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小朋友的身份。
师:说得对。让小朋友发出“天真的声音”,也是安徒生用童语写童话的具体表示。同时,这“真”“美”的举动也和充满前文的“假”“丑”的行为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师: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可以探究到安徒生的童话为何如此优秀这一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局部小组讨论。推荐:
生:作者想象丰富,善用夸张手法。
师:我们同学感觉到安徒生想象丰富,善用夸张。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描写作具体的分析。
生:文章第一节写皇帝酷爱新衣到了荒唐的程度──“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里用了夸张突出了皇帝的昏庸。
生:作者布置骗子所说的衣服的“特性”就极富想象,这种特性为下文的骗局展开作了“保证”。
生:在骗局面前,皇帝、大臣、官员的表示大体相同却各有特点。例如皇帝的骄傲、狡猾,老大臣自恃年高资深又可怜等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师:分析的很透彻。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人认为是在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虚伪、愚蠢;有人认为是揭示人性的弱点,教育人们不要自欺欺人。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生:我认为是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不做自欺欺人的人,而做一个老实勇敢的人。因为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作品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
众生:没有。
师:好! 对于文中的人物,如皇帝、大臣、骗子、百姓等我们大致有了一些一起的认识,你能“另辟蹊径”对他们做一番别样的评价吗?
生:皇帝被当众揭穿真相但未杀害小孩、百姓,还是有些仁慈。
生:大臣们也是迫于形式。
生:骗子精明,敢于愚弄最高统治者。
生:百姓尽管是无辜的,但他们有着致命的人性弱点,不敢做“出头鸟”。……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8-19 00:20
师:同学们能多角度的看待一个人,而且言之成理,有理有据,很好。当然我们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重要的是掌握他的主要特性,辨证地评说他的“功”与“过”。由此我们也能更好地明确我们的人生态度。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情节简单,思想内涵却较深的童话。所以本课的重点也就在于如何掌握全文的主旨。教师有必要借这一课的学习,教会学生分析,掌握课文内涵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学习,知识的传授,不是被动地让学生接受,而是利用了让学生讨论、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助、推荐的过程、自主地获得。这种自主学习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发明性思维。这种自主不是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放任自流,也不是说学生的阅读感受都是正确的。而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追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间的最佳结合点。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多篇和评价能力,本课在一遍遍的阅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多次分角色朗读课文时,教师的平等参与激活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人物心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个性。从而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体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意味着师生的推荐是平等地与文本对话,教师的引导与分析,并不是代表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启发学生考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课文丰富的内涵,并调动了学生的人生体验,体现了解新课改理念,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发表自身的见解,教师展示自身的思维过程更主要的是把学生带入正确的思维轨道后让他们注意奔驰,在“另辟蹊径”评价人物,学生思维空前活跃,评价的有理有据,使阅读过程也就成了一次愉快的旅程。
“课文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我们教任何一类体裁的文章,要以点带面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在这点本课设计上存在着明显的缺乏。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