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认识圆》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8-16 18:02
标题:
《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第56、57页例1、例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平面图形。教材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相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教学这部分内容,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使学生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圆有关知识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圆形物体,在低年级也已经初步认识,但都是直观的表象的认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鉴于以前学习长、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是曲线平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三、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解释圆的特征。
3、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它们认识周围事物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从游戏中,构建圆,初步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大家喜欢做游戏吗?咱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现在如果让大家像这样(出示课件)在我面前站一行,谁先跑到老师这儿就是老师的好朋友。同意这样站吗?那么怎样站才公平、合理呢?小组讨论。
讨论后,同学代表发言。出示课件,为什么这样站就公平、合理?引导得出:每个同学到老师的距离都相等,这样才公平、合理。
[一堂课好的“序幕”如同“吸铁石”,可以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让学生通过游戏“找朋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贴切、自然,这样可以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2、师:生活中见过圆吗?在哪儿见过?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
老师也带来了几张带圆形的物体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你觉得这些带圆形的物体美吗?(电脑演示带圆形物体的图片)
[学生在感受用各种圆形组合起来的图案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顺利揭示了探究的主题:认识圆。]
3、圆跟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指名学生说说。
教师总结:以前这些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板书课题。
4、抽象出圆,并介绍圆各部分名称。
回到最开始“找朋友”的课件,介绍圆各部分的名称。
(1)、同学们站的位置是站在圆上,老师站在圆内,像这外面的就是圆外,每个人相当于圆上的一个点,老师在圆内,也相当于一点,这一点在数学上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
(2)、像刚才大家所说每个人与老师的距离都相等,也就是从圆上一点到圆心这一段距离都相等,像这样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就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圆上是否就这几个点呢?
(3)、观察圆上哪两点之间的距离最长呢?学生讨论后发言。抽象出: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这一段距离叫做圆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借助课件形象地讲解圆心、半径、直径这些比较抽象地概念,便于学生理解。]
(二)、利用圆形纸片自主探究圆的基本特征。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你能在圆形纸片上找出圆心、半径、直径吗?
2、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你能发现圆内半径、直径有什么特点吗?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动手画、折、量得出:将圆形纸对折后两次后打开,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从圆心到圆上可以画无数条半径,通过圆心可以画无数条直径。还会发现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也都相等, d=2r r=d/2。
[“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通过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积极合作,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在这里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
(三)学习用圆规画圆、进一步认识圆。
1、你会画一个标准的圆吗?学生会说用圆规画。先让学生自己在纸上画一画, 交流画法。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画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①、画圆时,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的长度)从而确定圆的大小。
②、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确定圆的位置)
③、把装有铅笔芯的一脚旋转一圈,就画出了一个圆。
让学生画半径2cm,3cm的圆,然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半径3 cm的圆大,半径2cm的圆小。也就是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让学生在不同位置画圆:在一张纸的中间画一个半径3cm的圆,在这张纸的左上角、右下角、右上角再画一个这样的圆,怎么画?从而得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让学生画圆,是本课的难点,我抓住时机,以层层深入的方式让学生首先随意画圆,总结出画圆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画出半径是2cm,3cm的圆,这样让学生把理论回到实践,运用所学知识画圆,达到对圆的知识的运用,课堂教学得到良好的反馈。]
(四)巩固练习,提高对圆的认识。
1、你能找出下面圆形的半径和直径各是多少吗?单位:厘米
图略
(这几道图形题都没有直接给出圆的半径和直径,而需要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圆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从而找出半径和直径各是多少?)
2、如果在操场上画一个稍大点的圆,你还能用圆规吗?怎样画?注意什么?
3、请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知识得到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8-16 18:03
,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又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练习学生乐于参与,也有实效。]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对圆进行了初步认识,板书:圆的认识。大家有什么收获吗?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还会接触到很多圆的知识,那时,你们一定会进一步感受到圆是多么神奇。
(六)课后延伸
你能用几种方法量出1元硬币的直径?试试看。
[问题的延伸是活动的继续,是学习的继续,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也正是学生真正学会数学、感悟数学的继续。通过“量出1元硬币的直径”这一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带着数学知识走出书本、走进生活,一方面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另一方面更是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延伸到课后、生活中,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数学意识,进而培养创新意识,也可以继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情感。]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