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班级 | 六年级三班 | 学生人数 | 44人 | ||
基本情况分 析 | 本班学生共44人,绝大多数上进心强,且有极强的求知欲,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 | ||||
认 知 能 力 |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古诗,口语交际能力极强,表演的课本剧、相声、小品、故事等逻辑性强,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生动。 | ||||
学习态度及习惯 | 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参加语文时间活动和大阅读活动,效果良好。 | ||||
培养目标 | 学生整体素质较好,以提高课外阅读能力为主。个别生基础较差,但聪明灵活,主要转变其不良的学习习惯。 | ||||
二、全册教材分析 | |||||
1、本册教材安排及特点 | |||||
本册教材的编写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本册教材思想内容丰富,充实,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有序。体现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统一,同时还注意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本册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4篇。教材编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以篇的训练为重点。继续编排读写训练项目。围绕篇的训练,本册共安排了2个读写训练项目:它们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二)每组教材注意体现训练过程。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习”,后面编写了“思考.练习”;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积累.运用”。(三)本册教材识字量为140个,分别安排在讲读课文和看图学文中。(四)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材中编绘了多幅插图,它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理解课文思想内容,陶冶爱美情趣等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
2、本册教材重点、难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 |||||
本册教材注重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以及学习语文的规律安排教材内容,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重视观察、思维、想象以及创造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减轻学生的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重视自学:通过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文道合一:通过本册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大自然的神奇秀丽,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学科学、用科学,提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由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都体现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 |||||
3、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程理念,你准备如何科学、灵活地使用好教材 | |||||
课文涉及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语言,形成技能必不可少的基本素材,应以文本为基础,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在使用教材时,对“难、繁、偏、旧”的内容可有选择教材的权利(删、贴、改),选择和使用教材注意灵活性,不过分注重课本知识,打破一本教材用到底的局面,根据不同课文的训练重点,补充相应的课外书和文章,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真正做到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把习惯养成好。无论从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策略的选择,首先要想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引导学生在超越教材的同时,紧密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体现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以参与求体验,以活动促发展,借鉴补充,构件多方位的课程体系,发挥各自的作用,把用教材的过程作为让学生活动的生成过程,对现有的教材的使用要灵活的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努力做到教学目标有弹性区间,教学过程有弹性区间,并根据教材的开放性积极拓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 | |||||
根据学科、年段和本册教材,结合三个纬度拟定板块式教学目标 |
(一)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会1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理解字义、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多音字,能纠正易写错的字,复习巩固部首、数笔画查字法,并逐步提高查字典的熟练程度,培养查字典的习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字迹、审题,认真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阅读: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会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并做到积累好词佳句,写好阅读笔记。 (三)习作:将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为学生加大语文实践活动的空间,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增加生活阅历。能写内容具体真实、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和想象作文。开始学习编写作文提纲,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作文方法。复习学过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学习使用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学会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整齐,书写规范、整洁。本学期作文8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与他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听出同学发言中的问题。能简要的复述课文,能按一定的顺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语句完整、通顺、连贯,说话有礼貌,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五)综合性学习:能查阅有关资料,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参加简单的学习、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总结。对自己身边的事,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认真落实新课标关于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方面能力的要求。继续通过实践作业的设计,加大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研究,在生活中探索,在生活中提高。 |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根据新课程观念谈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开放的课堂、创造思维的培养、评价的改革、研究性学习、课内外作业设计等) |
本学期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讲习惯、写字习惯、阅读习惯等)作为主要内容。教师应牢固地树立一种意识:从小处着手,从不起眼的细枝末节抓起。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注意言传身教,发挥示范作用,这会对学生耳濡目染,从而使学生产生的内驱力。这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科学的将语文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不断的感知和实践中能加强生活积累和知识的积累,采用多种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口头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协调发展。 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发展能力,就应注重他们的生活实践活动,拓展生活的外延。加强与各门学科的沟通,使各门课程的学习同样成为语文学习的一种资源。营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学习和使用语文,看到的、听到的、及社会交际都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 建构平等互动、师生交往的学习关系。要引导学生走进学习语文的场所,不拘泥于课堂,充分利用书籍、电视、报纸、社会、家庭、网络等渠道,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教会学生学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深化课程教材改提高课堂。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才会使学生有效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以及初步欣赏与评价的能力考虑。这就要求老师们熟悉年段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找准目标、教材、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因文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将“读、思、议”阅读教学的三种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运用,以提高速度和效益。 重视“语言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语文教学的观念。从“理解课文内容”转变为“学习课文语言”。在理解语言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体验、感悟及其运用。不能仅仅停留于提问题,回答问题的理解层面上。要引导学生围绕他们自己的学习问题积极参与回忆、想象、讨论、朗读、练习,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实现对语言的感悟、理解与运用。引导学生学会提出“语言”问题。要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出发,关注语言,让学生在寻求“收获”中,明白问题可以提在内容上,更可以提在词、句、段、篇上。 要努力构建有效的学科学习评价体系。改进和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使学业评价与非学业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方法、过程的评价)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
实践活动的内容 本册教材设计了以下两个实践活动的内容:办小报,迎国庆;搜集春联、抄写春联。还可以结合国庆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开展讲故事比赛,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还可以开展古诗积累、奥运知识知多少、阅读《三国演义》等学科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目标 能提出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学科实践活动计划
|
周次 | 内容 | 备注 |
第1周 | 1----2 | 语文实践 |
第2周 | 3----积累运用一 | 语文实践 |
第3周 | 4---5 | 语文实践 |
第4周 | 6----例话 | 语文实践 |
第5周 | 积累运用二---8 | 语文实践 |
第6周 | 国庆节 | |
第7周 | 9---- 10 | 语文实践 |
第8周 | 积累运用三----11 | 语文实践 |
第9周 | 12----13 | 语文实践 |
第10周 | 14----积累运用四 | 语文实践 |
第11周 | 期中检测 | 语文实践 |
第12周 | 15----16 | 语文实践 |
第13周 | 17----18 | 语文实践 |
第14周 | 19----20 | 语文实践 |
第15周 | 21----积累运用六 | 语文实践 |
第16周 | 22---23 | 语文实践 |
第17周 | 24---25 | 语文实践 |
第18周 | 26----28 | 语文实践 |
第19周 | 积累运用八----4 | 语文实践 |
第20周 | 期末复习 | |
第21周 | 期末检测 |
作文内容的设计 本册教材共有这样几项作文内容:写春天的景物;写一件你后悔的事;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成功的感受;写建议书;想象作文:写一种你发明的东西;自由作文;给长辈写一封信。 作文目标改革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法修改作文。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作文训练措施 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团结合作的态度。 作文计划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